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夏至前後雨水較多,其氣候特點可概括為“濕熱”和“暑熱”。人們常常感覺食慾不振、胸脘痞悶、口苦粘膩、神疲乏力、頭昏腦漲、心悸短氣、小便短赤等,中醫認為,此為暑熱傷脾傷致。因此,夏至養生勿忘健脾。
運動不宜劇烈
夏至之後,天氣炎熱,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宜選擇柔和、動作緩...
冬季要注意預防3類皮膚病
冬季是許多皮膚病高發的季節,這主要由於氣候乾燥、氣溫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等。寒風直接吹到皮膚上,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乾燥的空氣讓人體,尤其是手足處的皮膚,由於缺乏水分而發生皸裂、瘙癢等情況。冬季室內外溫差過大,暴露的皮膚還容易出現過敏炎性反應。隨著冬季氣溫日漸降低,來皮膚科門診的病人也隨之增多,這其中尤其以皮膚瘙癢、手足皸裂為多見,而凍瘡近些年來雖然在城市中越來越少了,但仍是...
秋季口乾 要清清內火
秋天的氣候讓人感到非常舒服,但是口乾也是人們的一個煩惱。近來,家住鍾村的黎小姐明顯感到口乾鼻燥,甚至出現嘴角爛的現象。為了解決口乾的煩惱,她就想通過多喝水來緩解,但是,她發現,即使喝了很多水,口乾的現象仍然不見好轉。有關專家表示,秋季口乾不只是與體內水分的多少有關係,它還與人體的內火有關,需要外抗病毒,內清火熱。
秋燥還需清內火
一感到口乾,多數人想都沒想,就認為是缺水了。市...
益母草汁粥(婦科月經不調)
【來源】《太平聖惠方》
【原料】鮮益母草汁10克 鮮生地黃汁40克 鮮藕汁40克生薑汁2克 蜂蜜10克 粳米100克
【製作】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時,加入上述諸藥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
【用法】每日2次,溫服。病癒即停,不宜久服。
【功效】滋陰,養血,調經,消淤,解渴,除煩。適用於婦女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血暈、惡露不淨、淤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
【宜忌】煮...
夏至消暑七種水果撈越吃越清爽
夏至節氣到,在酷暑難耐之時,我們總能感受到水果那五彩繽紛、沁人心脾的永恆魅力。水果撈是將各式各樣的水果、糯米、冰沙等不同的東西混合在一起來吃。它不僅口味清爽,而且美容養顏,是夏日不可多得的養生佳品。這裡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款特色的水果撈,讓你撈出終生的美麗,撈出清涼一夏。
薄荷蘆薈撈
原料:綠豆50克,蘆薈50克,蘆薈汁適量,糖油10克,綠薄荷(配製酒)15克。
步驟:綠豆放入水中煮...
夏季養生 幾種萬萬不可洗澡的情況
到了夏天之後,白天的工作學習讓我們不同程度的出汗。洗澡大概是我們告別一天忙碌活動的前奏,這時候你可以一個人盡情享受,都能讓你放鬆一天緊繃的精神及情緒,但是你注意了沒有,有些時候是不適宜洗澡的。
許多人在鍛煉之後喜歡美美地洗個澡,不僅可以除去臭汗,還能使身心獲得徹底放鬆,疲勞的身體得以迅速恢復。但專家同時指出:
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
夏末調理法的飲食宜忌
現在夏天還沒有完全過去,調理方式該怎樣採取才可以讓剩下這幾天過的舒心舒爽呢?夏季的飲食調養方法,吃什麼喝什麼以下就分享分享。
夏的保健
夏季是萬物生長最茂盛的季節,天氣炎熱又多雨,醫學稱為濕熱並重的季節。一方面天空熱氣下降,地氣上升,人處其中,心火特別易旺;另一方面,夏天出汗增多,脾胃受外界濕熱影響,消化及吸收的功能減弱,因而會感到全身乏力,胃口欠佳、口淡乏味。
夏日飲食...
夏至時節 做好防暑降溫當心中暑
導語:夏至時節氣溫較高,天氣悶熱,容易中暑。專家提醒說,夏至後不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將隨即到來,因此,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中暑是發生在夏天或高溫環境下的一種急性病。在一般情況下,人體產熱和散熱正好相等,所以,人的體溫總是保持在37℃左右。但在強烈的夏日陽光下照射過久,紅外線能使人的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所以容易發生中暑。另外,如出汗過多,體內水和鹽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時補充...
胃熱吃什麼食物好
養生之道網導讀:如果你有口苦、口臭、牙齦腫痛的症狀,那麼屬於胃熱。胃熱吃什麼食物好?胃熱不適合吃辛辣食物,到底胃熱吃什麼食物好呢?下面小編推薦11種有效治療胃熱的食物。
胃熱,重則即謂胃火。引起胃熱的原因有很多,如嗜酒,喜歡吃辛辣的食物,喜歡吃煎炒燥熱的食物等等,表現為胃痛有灼熱感,常伴口渴、口苦、口臭,甚至出現牙齦腫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胃熱的人喜歡喝冷飲,吃冷食,...
吳茱萸粥(婦科痛經)
【來源】《食鑒本草》
【原料】吳茱萸2克 粳米50克 生薑2片 蔥白2莖
【製作】將吳茱萸研為細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後下吳茱末及生薑、蔥白,同煮為粥。
【用法】每日早晚服用。3~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脾暖胃,溫中散寒,止痛止吐。適用於虛寒性痛經以及脘腹冷痛、嘔逆吞酸。
【宜忌】用量不宜過大,宜從小劑量開始。一切熱症、實證或陰虛火旺的病人忌服。
標籤:【痛經】、【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