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療法的歷史演變 刮痧療法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之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非藥物自然醫療保健方法。它具有歷史悠久、方法獨特、簡便安全、適用廣泛、療效可靠等特點,千百年來廣泛流傳於我國民間,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刮痧療法是指應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屬針具、柔軟的線索團等,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反覆進行刮、擠、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膚表面淤血點、淤血斑或點狀出... 2018年11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九大穴位祛濕健脾保安康 長夏不保健,秋必宣洩 過了長夏,就算是秋了。秋主肺,肺與脾相反,它喜潤惡燥。秋天風乾物燥,秋燥之氣最容易傷肺,容易產生呼吸系統疾病,故應該慎防秋燥。秋天養生就要多吃點梨,吃點滋潤的東西。養肺要先增強脾胃功能,五行中肺屬金,脾胃屬土,土生金也。中醫裡有個重要養生原則“虛則補其母”,所以要解決肺部的問題就先補好它的“母親”——脾胃。 秋季的保健養生要... 2018年11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炙臍保健 扶正祛邪 明·都穆的《都公談纂》記載有這樣一件趣聞:永樂年間,嘉興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討賊中,官府捕到強盜多人。令金感到驚奇的是:強盜的頭目竟是一位“年百二十五歲”的壽星,此人看上去卻毫無老態,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於是擬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調查取證,結果無誤。金於是親審該盜首,“問其所以致壽之故”。犯人說:少時居荊山(今屬湖南)時,聽一異人告之... 2018年11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刮痧注意事項 近年來,刮痧漸成 “時髦”的保健方法,一塊扁扁的刮痧板,為何能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刮痧能治療哪些疾病?刮痧的手法又有哪些講究?刮痧是否人人皆宜?本期週刊,我們邀請了中醫領域的權威專家,為讀者講解既熟悉又陌生的刮痧知識。 什麼是刮痧? 日常生活中,刮痧成為十分普遍的養生方法。那麼,到底什麼是刮痧?所謂刮痧法,是指應用邊緣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屬針具、瓷匙、古錢幣、硬幣... 2018年10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針灸治療失眠 睡眠是生命的必須過程。據研究,一個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堅持一個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還有許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還與人的壽命有關。因此,保持科學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個小時 ,中年人8小時,老年人7小時左右。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失眠症發病率不斷增加,且由中老年為主向中青年蔓延。 失眠又稱“不寐”,是... 2018年10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湧泉足三里:您的兩個「長壽穴」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長壽穴”:一個是“湧泉穴”,另一個是“足三里穴”。若常“侍候”這兩個穴位,便可以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一、湧泉穴 是湧泉穴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我國中醫認為:腎是主管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重要臟器,腎精充足就能發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頭髮烏亮,性功能強盛。反之... 2018年10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針灸抗衰老功效很神奇 養生導讀: 針灸養生法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針刺和艾灸等方法通過作用於機體的經絡腧穴系統,激發經氣、調整臟腑而產生防治疾病、養生保健的方法,是中醫養生法的特色之一。 自古而來,針灸就具有非常強大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腰椎痛、風濕等病。中醫針灸還可以用於抗擊衰老,保持健康。現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7個針灸穴位的神奇功效吧! 1、印堂穴 印堂穴是經外奇穴之一,位於人體的面部,兩眉頭連線中... 2018年09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1 ℃ 次 閱讀全文
防病保健要穴——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於膝關節髕骨下,髕骨韌帶外側凹陷中,即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古今大量的針灸臨床實踐都證實,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針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在神經系統方... 2018年09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玫瑰香灸巧除絲狀疣 小麗今年法學碩士畢業,即將攜手愛人步入婚姻殿堂,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正當她為籌備婚禮忙得不亦樂乎時,發現自己的左頰和頸部逐漸出現了少量的細長贅生物,被當地醫院皮膚科確診為絲狀疣,經藥物治療沒有變化。小麗非常著急,晚上洗澡時試圖用澡巾用力搓掉絲狀疣。幾天後,情況非但沒有好轉,絲狀疣反而增多、增大了。 臨床檢查發現,病人舌質淡,舌色青,舌尖紅,舌邊有齒痕;脈象沉細,四肢發... 2018年09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1 ℃ 次 閱讀全文
按摩4穴位防感冒 點揉風池穴 該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左右耳後約兩指寬的凹陷處。用兩手拇指點揉數十下,可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適合熱感冒患者。 揉大椎穴 該穴位於頸後正中部位,第7頸椎棘突的下緣。用食指、中指用力揉100~200下,可治療感冒,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後的高熱不退症狀。 拿肩井穴 該穴在頸部到肩端的中間部位,肌肉較豐富。兩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後,提拿對側該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風及散寒... 2018年08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