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的功效和作用 養生導讀:苦參別名: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屬於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其藥用價值非常大,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的效果。那麼,苦參的功效和作用怎樣,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1、升白作用:苦參總鹼及氧化苦參鹼有明顯的升白作用,對環磷酰胺、X射線與鈷射線照射引起的白細胞減少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2、抗菌作用:苦參醚提物及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 2019年03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1 ℃ 次 閱讀全文
刮痧療法的起源 刮痧療法的雛形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通過長期的發展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針刺術、刮痧法的萌芽階段,刮痧療法可以說是砭石療法的延續、發展或另一種存在形式。 隨歷史之發展,刮痧未能像針灸等療法一樣得以系統發展,而是流於民間。 清代《痧脹玉衡》王庭《序》中所說:“先是鄉人用糞穢感痧,例... 2019年03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專家教你辨認身體毒素!清掃體內垃圾 養生提示:中醫養生教你辨認身體毒素!清掃五臟六腑的垃圾(圖)。一年四季裡,身體積累的毒素已經相當多了,是時候要進行排毒了!排毒要從我們的五臟六腑開始,那麼如何才知道我們的五臟六腑是否需要排毒呢?下面中醫告訴你究竟如何辨別身體毒素,又該如何排毒。 檢查肝臟是否有毒的方法: 1.指甲表面有凸起的稜線,或是向下凹陷。中醫認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 2019年03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女性更易患肛腸病 孕期及更年期注意預防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瞭解到,酷暑悶熱多變的天氣致使便秘、痔瘡等肛腸疾病患者增多。“最近前來就診的便秘、痔瘡患者比以前約增加了四成。”西安東大肛腸醫院院長關世敏告訴記者,除了高溫天氣使人體易缺水致大便硬結等原因外,還有許多人因為天氣變化導致生活習慣改變、運動減少,並常和親朋好友在納涼時吃大排檔、火鍋等,為肛腸疾病的發作提供了條件。 長期腹瀉也會引發痔瘡 &ldquo... 2019年03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亞健康成因概述9條 1、心理失衡 古人云:萬事勞其行,百憂撼其心。高度激烈的競爭,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使人思慮過度,素不寧心,不僅會引起睡眠不良,甚至會影響人體的神經體液調節和內分泌調節,進而影響機體各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2、營養不全 現代人飲食往往熱量過高,營養素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劑過多,人工飼養動物成熟期短、營養成分偏缺,造成很多人體重要的營養素缺乏和肥胖症增多,機體的代謝功能紊亂。 3、... 2019年03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預防八大常見疾病 身體健康就是寶,預防常見疾病我有高招,八大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健康有保障生活才幸福。八大常見疾病,我們一起來學習預防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人要健康,只要血多。要血多,只要早睡(每天10:30以前/成人)加敲膽經(大腿外側各100下/每 天)。早睡是造血時間的保證(人並非二十四小時都能造血,古時候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體造血是有特定時段的,這是天人相應的結果,是... 2019年03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時該注意些什麼 拔罐過程中若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目眩、心慌心悸、噁心嘔吐、四肢發冷、神昏仆倒等症狀,此為暈罐,應立即停止拔罐,讓患者平臥,飲溫開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轉。暈罐嚴重者,應針刺或點掐百會、人中、內關、湧泉、足三里、中沖等穴位,或艾灸百會、氣海、關元、湧泉等穴位,必要時及時送入醫院進行急救。 拔罐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治病方法,針灸、推拿適用的病症一般均適用於拔罐治療,但在拔... 2019年02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小兒咳喘靈沖劑 [主要成分] 麻黃、苦杏仁、甘草、生石膏、瓜萎、金銀花、板藍根。 [功能主治] 清肺平喘。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 [劑型、用法和劑量] 沖劑,每袋重10克。每服1袋,每日2—3次,3歲以下小兒酌減。溫開水沖服。 在非處方用藥中,另有口服液制劑。 &... 2019年02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調理睡眠的7大方法 養生導讀:睡眠不好如何調理?調理睡眠的7大方法。據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失眠人數多達30%,其中80%的成年人睡眠不健康,那麼睡眠不好如何調理?以下調理睡眠的7大方法,要注意。 造成睡眠差是多方面的,綜合分析主要有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軀體、精神等疾病因素,而睡眠不好的危害則是顯而易見的。長期睡眠不好不僅會引起心煩易亂、疲乏無力、頭痛、多夢、多汗、記憶力減退,而且還容易引起一系列... 2019年02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海風籐 藥物名稱: 海風籐 藥物別名: 暫無 英文名稱: haifengteng 藥物說明: 辛,苦,微溫。歸肝經。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徵: 暫無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用於風濕痺痛,關節不利,四肢拘攣,腰膝疼痛。也可用治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 5~10g 不良反應: 暫無 注... 2019年02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