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當時 按3個穴位緩解 1.內關穴是指手掌內側手腕處橫紋正中上約2寸的地方,這個穴位通“心”,具有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按壓內關穴是治暈車最常用的方法。 2.合谷穴位於人體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相當於第一掌骨的末端與第二掌骨基地部連線的中點,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虎口”處,按壓此穴位可直接作用於胃腸,有非常好的緩解頭暈及噁心嘔吐作用。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 2019年07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女性養生要瞭解紅棗的功效與作用 養生之道導讀:紅棗是我們經常吃到的一種“補品”,很多人都知道它具有“補”的作用。但是,紅棗的功效與作用有多少人是清楚的呢?紅棗對女性的作用有哪些呢?作為一個養生女性,瞭解紅棗的滋補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女性在經期補血時,選用大棗是不二之選,紅棗無論是生吃還是曬乾熬粥,都是... 2019年07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白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白菊花的功效: 白菊花茶能“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皮膚死肌、惡風濕痺,久服利氣,輕身耐勞延年。”特別要提到的是黃山貢菊,它生長在高山雲霧之中,采黃山之靈氣,汲皖南山水之精華,它的無污染性對現代人來說,具有更高的飲用價值。 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內,衝入沸水覆蓋浸泡片刻,即可飲服。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於防治... 2019年07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十個保健要訣 預防頸椎病 雖然大家每天都在用差不多相同的姿勢埋頭工作,但是有的人注意保養,即使工作繁忙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而有的人大大咧咧對自己關懷不足,很快就因為長期的不良姿勢累出了白領職業病頸椎病。這是怎麼回事喲?我們快來看看該如何向不生病的人看齊吧。 1、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有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感情、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 2019年07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1 ℃ 次 閱讀全文
蕁麻疹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蕁麻疹的症狀,蕁麻疹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尤其是一些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得蕁麻疹。蕁麻疹的症狀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瞭解下蕁麻疹的症狀。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無論急性還是慢性,每次發病通常起病常較急,皮膚突發瘙癢。隨即皮膚出現扁平斑塊樣風團,多呈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有的開始風團多而較小,不久融合成片,反反覆覆,有時可發生在全身不同部位... 2019年07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關愛眼睛,遠離玻璃體渾濁 疾病防治導讀:玻璃體不是玻璃,是人眼中類似於玻璃一樣的物質,無色透明,半固體,呈膠狀,其主要成分是水,佔了玻璃體體積的99%左右。而若出現玻璃體混濁,也不需要驚慌。它不是病名,只是玻璃體最常見的一種現象。許多重要的眼底病是由於有了玻璃體混濁而引起患者注意才就診的。 玻璃體混濁就是指玻璃體內透明的凝膠體,出現不透明體即混濁。多種眼疾可以引起玻璃體混濁,最常見的是老年性變性、近視... 2019年07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篩除癌症 定期防癌檢查你做了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世界上每年死於癌症的人數都在增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癌症不受人們的重視。癌症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一旦發現大都是到了癌症晚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什麼樣的要特別留意癌症。 定期防癌檢查你做了嗎? 癌症,雖然全今仍是令醫學界十分棘手的醫學難題,但是醫學專家指出四成以上的癌症是完全可以預防避免的,其中定期防癌檢查是最關鍵的一環。肯定有很多人會問,哪些人,什麼情況下,... 2019年07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孩子吃柑橘可預防近視 養生之道網導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近視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變成了近視呢?下面我們就給大家說孩子近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哪些食物可以有效的預防近視呢? 一、城市孩子葉黃素攝入少 近幾年來,西方營養學家經深入研究終於揭開了這一謎底。原來近視的發生與一種名為“葉黃素”的營養物質攝入過少大有關係。... 2019年07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石榴的功效與作用 養生導讀:金秋十月,正是石榴大量上市的季節,石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吉祥的水果,寓意多子多福、吉祥如意,是一種廣受大家喜愛的水果,它酸甜多汁,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能搾成汁喝。石榴籽用來煲湯,營養價值極高其實,吃石榴不僅僅是味覺的享受,還能讓人心情愉快。 一、石榴在中醫上的作用。 中醫認為,石榴味道酸甘,歸心、肝、胃、腎經,有疏肝柔肝、寧心定志的作用。 石榴入腎,有補腎精、強腰... 2019年07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刮痧療法的發展 刮痧療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確切的發明年代及發明人,難以考證。較早記載這一療法的,是元代醫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醫得效方》。“痧”字從“沙”衍變而來。最早“沙”是指一種病證。刮痧使體內的痧毒,即體內的病理產物得以外排,從而達到治癒痧證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過的皮膚表面會出現紅色、紫紅色或暗青色的類似“沙”樣的斑點,人們... 2019年07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