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也能治失眠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6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同時廢止。我作為藥業工作者特別關注“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的新《食品安全法》中第四十八條“食品……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和第五十條“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87種)。”根據前些時市場出現有&ldq... 2020年03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按摩趕跑「偏頭疼」 醫學上很早就發現女性患偏頭疼的人數遠遠超過男性,好像偏頭疼對女性“情有獨鍾”。為此,本刊特別走訪了北京和平盲人保健按摩中心的高級按摩師,親歷按摩效果後,向朋友們推薦一些在家中就可以操作的有效緩解偏頭疼的按摩手法。 準備姿勢:平躺 第一步:分推印堂穴。並從印堂穴推至太陽穴,按揉太陽穴。 第二步:多指揉兩顳部(頭部兩側耳朵上方),並按... 2020年03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選中穴位 把身體浮腫按下去 繁重的工作壓力、被打亂得支離破碎的生活習慣、久坐、肥胖或因病和疲勞造成的新陳代謝功能衰退,都會讓水腫不期而至,成為影響你美麗的罪魁禍首——那麼就試試自己動手“對穴下按”,擊退浮腫吧! 攢竹穴 位於面部眉頭兩側,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的穴位,按壓此穴位可以緩解頭痛,消除臉部浮腫。 按壓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雙手拇指抵住太陽穴,用食指按住兩側的攢竹穴輕輕旋轉,每... 2020年03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足少陰腎經上的保健穴 湧泉:在足底前1/3與後2/3交界處,蜷足時凹陷中。本穴能寧神、開竅、清熱,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對頭痛、頭昏、中風昏迷、休克、小兒驚風、小便不利、大便難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 太溪:在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中。能壯腰健骨、益腎,是較常用的保健穴。可防治腰痛、月經不調、陽痿、遺精、失眠、小便頻數等症。針刺宜直刺0.5~1寸。 標籤:【太溪穴】 2020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孕婦便秘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孕婦便秘怎麼辦?便秘是孕期最常見的症狀,孕婦便秘危害胎兒健康。那麼孕婦便秘怎麼辦?下面一起來看看有效治療孕婦便秘的方法。 孕婦便秘怎麼辦 1、多飲水 掌握飲水的技巧,比如,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裡飲水,要大口大口地喝但不是暴飲,使水盡快到達結腸,而不是很快被腸道吸收到血液。這樣可使糞便變得鬆軟,容易排出體外。 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每天早上和每次進餐後最容易出現便意。因... 2020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燙傷後怎樣處理不留疤痕 養生導讀:生活中難免有些小意外,皮膚燙傷留下疤痕的事情屢見不鮮,炒菜做飯被熱油燙傷,或者不小心踢倒熱水瓶,甚至年幼的孩子不小心被打翻的熱湯燙傷等,都有可能使我們脆弱的皮膚留下疤痕,那麼燙傷後如何處理才能夠將傷勢控制在最小,事後不留疤痕呢? 燙傷別急著去醫院 被燙傷後,許多市民總是習慣性地去醫院,其實迅速在家先處理患處才是最及時有效的措施。 治療燙傷的十個方法 療法一:燙傷後立... 2020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教你如何根據舌苔調整飲食 祖國醫學認為,舌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地聯繫許多臟腑的精氣上營使之靈活,所以臟腑的病變,往往能從舌象上反映出來。觀察舌質和舌苔是中醫診斷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家長如果能經常觀察孩子舌苔的變化,及時調整飲食,就可以防患於未然。正常小兒的舌象應該是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有乾濕適中的薄苔。一旦患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改變。當出現以下幾種變化,應及時調整飲食,並仔細觀察... 2020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東北特產 鹿茸 鹿茸是“東北三寶“之一,與人參齊名。全世界的鹿約有40多種,分佈在我國的有19種。梅花鹿、馬鹿是我國主要的茸用鹿。東北梅花鹿采收的叫"花鹿茸",質量最優。在七、八月份左右當年輕雄鹿長出幼角而且並沒有角化時,用刀或者角鋸把幼角割下,然後再進行除毛、除血、乾燥等處理過程,就成了大家平時所看到的鹿茸了。 &n... 2020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介紹女性在不同時期的保健藥品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介紹女性在不同時期的保健藥品 在女性一生中不同時期的保健,知道要怎麼做嗎?在不同時期段都要善待自己,在這裡介紹中醫保健的方法! 當歸、薏仁適用青春期 青春期女性常見的問題有月經不調和帶下病。由於此時子宮剛開始發育,功能還不穩定。 加上正處於求學階段,精神壓力大,生活環境變化大,還有生活不規律,就容易導致月經不調、痛經、白帶增多等病症。 當歸調經止痛、補血活血... 2020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清明前後 飲菊花桑葚茶防感冒 發物不可多吃 中醫認為,體內肝氣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 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因此,在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辛,少吃發物,如雞、筍、芋頭、鵝、羊肉、狗肉等,可多吃山藥、西紅柿、土豆、莧菜等食物。 清明過後早起床 為了能使陽氣更好地生發,人們應有意識地調整作息,早點起床。7時~9時是... 2020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