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夏季應預防風濕類疾病 大部分人認為夏季是風濕性疾病少發季節,中醫指出,夏季氣候炎熱,人們往往忽視對關節的防護,從而濕邪侵入,因此夏季應預防風濕類疾病。 中醫學認為,夏季多天氣炎熱,人體皮膚毛孔(中醫稱為腠理)為適應氣候而張開,風邪從腠理而入,導致風濕。關節、肌肉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尤其是本身氣血較虛的人,更易引起關節炎發病或加重。 另外,夏季有些人愛沖涼水澡,關節常受寒冷刺激;許多人愛... 2020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妙方 護陽養「腰」氣 養生之道網導讀:腰是身體非常脆弱的器官,站的太久容易腰痛、久坐也會腰痛、過勞也會腰痛……那麼平時我們如何保護腰呢?腰痛怎麼辦? 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小妙方 搓腰功可護陽養“腰”氣 搓腰功是一種很好的腰部保健操,是治療功能性腰痛的體療方法。經常搓腰可以促進腰部的氣血運行,此外還有助於激發陽氣,使腰得到充分的溫煦,有助於驅除導致腰痛的寒濕之邪。經常堅持練習這樣... 2020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專家的妨礙控癌建議 慎飲食:中國傳統飲食習慣除應減鹽外是相對健康的,目前飲食西方化是導致癌譜變化的原因之一。建議大家合理安排每日膳食,少食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以及紅色肉類,多吃蔬菜和水果。粗糧及豆類食物也是很好的營養來源。 勤鍛煉:每天堅持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的身體鍛煉,最好在戶外、陽光下進行。 控體重:通過健康飲食及適度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 早診斷:通過定期進行科學的癌症篩查以早期發現癌症的蹤跡。 ... 2020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瘦大腿內側有什麼好的方法 肥胖是怎麼定義的?臉胖?腹部胖?腿胖?現在不少人認為大腿內側胖也屬於胖,那麼瘦大腿內側有什麼好的方法呢?下面是養生之道網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效瘦大腿內側的方法,希望有需要的可以試下。 1、抬腿運動 做力量訓練時,利用健身球為基本訓練增加一點難度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你需要腿部用力保持球體不動,所以這會最終導致你訓練到更多的肌肉群。 這一訓練將會鍛煉你的大腿,尤其是腿部內側肌肉。 側臥在... 2020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成年人晚上睡覺磨牙是什麼原因 養生之道網導讀:成年人晚上睡覺磨牙是什麼原因?人在6歲~13歲都處於換牙期,為適應上下牙齒磨合都會有磨牙現象。但是,過了換牙期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若常有磨牙的現象發生那就是一種病態。成年人晚上睡覺磨牙是什麼原因?下面一起來看看。 成年人晚上睡覺磨牙是什麼原因 1、工作壓力大,神經緊張,心理焦慮、抑鬱、易怒等心理因素。 2、腸胃不好,內分泌紊亂也可導致此。 3、長期生活不規律,過度疲勞,從... 2020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7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泡腳,肺潤腸濡又養顏 養生導讀:一年四季都適合泡腳養生,那麼你知道秋季泡腳的好處嗎?秋天泡腳,肺潤腸濡,今天為您介紹秋季泡腳的九大好處,在這涼爽的秋季,別忘了每天晚上9點來泡泡腳! 秋季泡腳的好處 “春天泡腳,升陽固脫;夏天泡腳,暑濕可祛;秋天泡腳,肺潤腸濡;冬天泡腳,丹田溫灼。”可見,一年四季泡腳都是有它各自的好處的。泡腳是養生的關鍵,能夠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變沉渣,起到人體的清潔作用,... 2020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巧搭配 讓你「挺」起來 你是否為自己不夠“波濤洶湧”而自卑?是因為先天發育不良,還是因為哺乳?或者是因為地球的吸引力過於強勁……反正關於雙峰有無數問題讓你困擾,對嗎? 其實用不著太焦慮,下面介紹的17種食物將幫你重新擁有豐盈的胸部、迷人的身材。雖說食補不會一蹴而就,但只要循序漸進,你就一定會迎來罩杯升級的驚喜! 山藥+青筍+雞肝 營養師私房話:山藥是中醫推崇的補虛佳品,富... 2020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解除抑鬱症中醫有方法 在當今社會,人們學習、生活的壓力逐漸加重,一些性格內向、內心脆弱的人常常因為某種心理社會因素,如夫妻爭吵、工作困難、人際關係緊張等而誘發一種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並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這便是我們並不陌生的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中醫稱之為郁證。元代名醫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指出:“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 2020年03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9 ℃ 次 閱讀全文
消化不良 靚粥治 ★姜蘇粥 材料:生薑15克,鮮紫蘇葉30克,檳榔10克,大米100克,食鹽少量。 製作:紫蘇葉、生薑、檳榔、大米用水洗淨。生薑、檳榔切成薄片,然後將紫蘇葉、生薑、檳榔一同放進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煎汁,用中火煮煎40分鐘後,取藥汁。然後將藥汁與大米一同煮粥,加食鹽調味即可。 功能:行氣化滯,和胃止嘔。本粥對脾虛胃寒氣滯者尤為適宜。 ★木棉花豆卷粥 材料:木棉花50克,燈芯花10克,大豆卷30克,鮮荷葉3... 2020年03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人到中年需養護關節 養護脊柱 “角度”優先 長期伏案的人,工作中要注意每一個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5分鐘,再次坐下時最好變換一下姿勢。選擇有一定傾斜度的辦公桌,或自製一個30度到45度的斜板支在平面的辦公桌上,這樣對保護腰椎頸椎是非常有利的。使用鼠標時,盡量不要使用肩部,只保證手的運動就可以了,減少肩部肌肉的使用率。經常光腳在地板上行走,或在練習平衡的器械上運動,都可以刺激體內感受器,使頭腦對身... 2020年03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