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省辛增酸 以養肝氣 在這方面,唐朝的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撰寫的《千金食治》裡,歸納總結了四季調“五味”的經驗,至今仍然值得人們在生活中參考。其原文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七十二日,省鹹增苦,以養心氣;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鹹,以養腎氣”。(註:省同減的意思,季月十八日為每季最後一個月的後十八天。)... 2013年12月14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45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乾燥少吃薑多喝蜜 季節進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那麼,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此外,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此外,在秋季要不吃或少吃辛辣... 2013年12月13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防病度深秋 秋季要注意預防這四種病,健康度深秋! 腹瀉 細菌性痢疾等腸道疾病,歷來是夏秋季的高發病。除了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還和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蚊蟲傳染也是夏秋季發生腸道感染的一個重要途徑,如瘧疾就是通過蚊子叮咬帶菌而傳染的。 預防原則是謹防“病從口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當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切開的水果,盡量一次吃完或用保鮮膜封好... 2013年12月1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秋冬養生 知「足」最健康 要說我們身上,最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恐怕應該是腳了,腳也最易被人們忽略,其實,人的雙腳對於人體好比樹根之於大樹,根壯樹旺,根竭則樹枯。而秋冬養生,就應該從養腳開始。養樹護根,養人護腳 自古以來,各種養腳護腳的方法就層出不窮。現在天一冷,各種足浴盆又成了商場裡的熱銷產品。 腳的健康與否代表著人體健康與否,“養樹護根,養人護腳”,養好腳,對人體健康有諸多益處。“腳... 2013年12月10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秋冬季節防治哮喘應先保暖 深秋季節,秋風不僅吹黃了樹葉,也帶來了惱人的問題——哮喘。這些哮喘患者,每到秋冬季節便呼呼地拉起了“風箱”,咳嗽氣喘如影隨形揮之不去。不要認為“拉拉風箱”沒什麼大礙,而實際上哮喘的危害遠比大家想像的要大得多。在當今世界範圍內,每年因哮喘而死亡的人數約有18萬人,已成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致死和致殘疾病,這個數據著實讓人震驚。 哮喘最初得病是由於受到風... 2013年12月0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秋冬吃嫩藕 身體保健康 蓮藕別名菡萏、芙蕖,在秋、冬及初春採挖。在我國,蓮藕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藕用種,其根莖較肥大,外皮白色,肉質脆嫩,味甜,產量高,結蓮子不多,以吃藕為主;第二類為蓮用種,蓮較小,肉質稍帶灰色,品質較差,但結果多,主要采收蓮子,以吃蓮子為主。作為蔬菜食用以藕用種為主。 亦食亦藥 食——營養豐富、口感好 蓮藕營養豐富,主要含澱粉、蛋白質、天門... 2013年12月07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後進補的飲食四忌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應特別注意: 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 2013年12月06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3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吃什麼養生? 核心提示:今年8月8日就是立秋了,立秋是秋天的開始,秋天氣候乾燥,人體容易缺乏水分,因此立秋開始就要注意按照秋天的養生方式進行飲食了。立秋吃什麼好?下面介紹立秋吃什麼養生。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為了適應秋天這種乾燥的特點,那麼,我們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液”,以緩解乾燥氣候對於我們人體的傷害。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ldqu... 2013年12月04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夜間秋涼當心抽筋不斷 抽筋是很多人都有過的毛病,而且我們也不可能保證說往後的五十年絕對不會抽筋。尤其是現在到了天氣逐漸轉涼的時候,夜裡睡覺的時候稍不注意就可能會有腿部抽筋的現象出現,這個時候該如何正確處理呢,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抽筋持續時,疼痛可能是非常難受的。抽筋一般在幾分鐘之內自動消失,但是嚴重的時候能導致持續酸痛。一般而言,腿抽筋影響的是小腿部位的肌肉(體積大的肌肉稱為腓腸肌)或者沿足底的肌... 2013年12月03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閱讀全文
推薦兩款秋季滋陰潤燥甜湯 幾場大雨過後,氣溫也隨之明顯降低,早上陣陣涼風顯得有些涼意。中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乾燥。因此,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謂燥勝則干,所以人常常出現口乾、唇乾、鼻干、咽干、大便干結、皮膚乾燥的現象,因此秋季的飲食養生應以防燥養陰、滋陰潤肺為準繩。古代最著名的營養專著《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事實證明,多吃芝... 2013年12月0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96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