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別硬扛 防腸道傳染病 | 養生知識網

 

A-A+

腹瀉別硬扛 防腸道傳染病

2021年05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我國已進入炎熱的夏季,很多人由於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引起腹瀉

 

按說有了就應該去醫院看,可是這一段時間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響讓有的人連從醫院門口路過都不願意,更不要說進去看了。我要在這裡提醒大家,有腹瀉症狀不到醫院診斷,耽誤的不僅是您的情,還有可能禍及家人,及時就醫才是明智的選擇。

夏季是腹瀉等腸道疾病高發的時期,由於夏季的炎熱天氣,各種致病的病原體都很活躍,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不能做到飯前便後、外出歸來勤洗手,以及食物的生熟分開,致病菌就很有可能上身。很多市民覺得“不就是拉肚子嗎?沒什麼大不了的”,找點氟哌酸、黃連素之類的藥吃點就挺過去了。結果,有的好了,有的卻總也止不住,因為引起腹瀉的原因很複雜,如果沒有醫生的判斷,吃的藥不對症,不僅不能止瀉,反而可能讓病原體產生耐藥性,變成耐藥株,治起來就難了。

除此之外,病人體內的耐藥株還有可能散播到室內的其他地方,污染環境,如果被家人碰到就有可能使家人受到感染。因為耐藥株自身有了抗藥性,治療起來相當困難,所以,如果夏天家裡有人出現腹瀉,最好能到醫院專門設立的腸道門診去就診,同時家裡的環境要進行消毒。病人用過的餐具、用品等可以煮沸消毒,洗手間則可以按說明要求用84消毒液消毒,減少環境中的病原體感染家裡其他人的機會。

夏天是細菌快速繁殖的季節腸道疾病患者人數猛增,首先就是因為高溫促使細菌的繁殖速度加快。食物不像冬天那樣經久耐放,質量有效期也明顯縮短。許多食品在高溫下稍一“暴露”,外觀也許還能保持新鮮誘人,但質量和味道都已經發生變化。此外,由於天氣炎熱,人們通常休息不好,加上大量出汗,能量消耗過多,對疾病的抵抗力往往下降。再加上蒼蠅、蟑螂之類害蟲活動頻繁,也容易傳播腸道疾病。所以夏季腸道感染性疾病較多。

病原體隨食物或水進入健康人的胃腸道,在腸粘膜上皮細胞內繁殖引起炎症反應,細菌產生的毒素引起小腸分泌大量水分及電解質,引起腹瀉,常伴隨有腹痛、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病原體隨排泄物排出體外,污染環境、食物及水源,可以引起疾病的流行。

1、什麼是急性腸道傳染病

是指主要由“糞--口”途徑傳播的一組急性傳染病。常見的有、傷寒、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感染性腹瀉等。病原體既有細菌、又有病毒,如甲肝就是由病毒引起的。

2、“糞--口”途徑指什麼?

從字面上看,就是從“糞便”到“嘴”的傳播。因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主要通過病人或病原攜帶者的糞便排出體外,直接或通過衣物、手、食具、物品、蒼蠅等污染食物和水,他人如食用或飲用被病原體污染的食物或水就會被感染。此外,這類病也可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如玩具、物品,再經手入口導致感染。

3、為何這些傳染病好發於夏秋季?

與下列因素有關,夏秋季節的高溫適宜於這些傳染病病原體的繁殖;二,夏秋季也是這類傳染病傳播的媒介--蒼蠅的生長和繁殖季節。三,這個季節瓜果蔬菜較多,人們又有生食瓜果蔬菜和飲生水的習慣,如這些瓜果蔬菜和生水受到病原體的污染,就可能導致發病。四,夏秋季多雨,很容易使沒有消毒處理過的糞便和垃圾溢出而污染環境,造成病原體的擴散。所以夏秋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4.這些傳染病都有哪些主要臨床表現和危害?

霍亂屬國家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病原體為霍亂弧菌,潛伏期多為1-2天,短者可數小時,長者7天。常表現為突然起病,多以劇烈腹瀉開始,繼而嘔吐。大便性狀很快變為水樣,一天吐瀉十幾次到幾十次。一般不發熱,無腹痛。重症病人很快發生嚴重脫水,神志淡漠、眼窩下陷、面頰深凹、聲啞、體溫血壓下降等,如搶救不及時極易死亡。

傷寒屬法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原體為傷寒桿菌,平均潛伏期10-14天(7-23天)。主要表現為持續高熱,食慾不振,脾臟腫大。發病一周胸、背部有時可見玫瑰疹,便秘或腹瀉,相對脈緩,白細胞數減少,病程在一個月以上。易發生腸出血、穿孔等嚴重併發症,可致死亡。

細菌性痢疾屬乙類傳染病,病原體為痢疾桿菌,潛伏期多為1-2天(數小時-7天)。典型起病較急,發冷、發熱,繼以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每天可達十數次。小兒常發生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驟,突發高熱,抽風昏迷,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血壓下降,呼吸不勻,可迅速出現休克和呼吸衰竭,一經發現要立即送醫院搶救治療。

 

 

甲型肝炎也屬法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原體為甲肝病毒。平均潛伏期30天(15-45天)。主要表現為食慾差,乏力,腹脹,肝腫大,肝區痛等,部分可出現黃疸。一般預後良好。

感染性腹瀉俗稱“拉肚子”,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指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為我國法定的丙類傳染病。這組疾病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原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居首位的是志賀氏菌及輪狀病毒,第二位是腸致瀉性大腸桿菌,第三位是空腸彎曲菌及沙門氏菌,第四位及第五位是非O1/非O139群霍亂弧菌,其他致瀉性弧菌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其臨床表現可分為二大類,常伴有發熱,糞便多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見有較多的紅、白細胞。二是分泌性腹瀉,多不伴有發熱,糞便性狀為稀便或水樣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多無細胞,或可見少許紅、白細胞。由於其流行面廣,發病率高,也是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

5、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這些傳染病嗎?

甲肝疫苗有非常好的預防作用,接種後能產生保護性抗體,有效的預防甲肝的發生和流行。其他腸道傳染病目前尚無理想的、保護效果較好和保護持續時間較長的疫苗。但我國新生產的傷寒多糖菌苗,霍亂、菌痢及輪狀病毒口服疫苗可用於重點人群的預防和發生疫情後的應急接種。

6、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由於腸道傳染病靠糞--口途徑,即通過食物、水、糞便、蒼蠅、污染的食品、玩具、用具而傳播,只要把好“病從口入關”就能有效地預防。平時要做到不喝生水、不生吃不乾淨的蔬菜瓜果;飯前便後要用流動水加肥皂洗手;食品做熟後再吃;慎用涼拌菜;剩飯菜要加熱後吃;生熟分開;防止蒼蠅叮爬食物;最好不到無衛生許可證的流動飲食攤點就餐。在疾病流行時,要用消毒過的水洗瓜果蔬菜、碗筷及漱口;不參加婚喪娶嫁、過會等大型聚餐活動。只要做到以上要求,就能有效地預防腸道傳染病。當然,有關部門應深入開展衛生健康教育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包括水源、飲食、環境衛生、消滅蒼蠅、蟑螂及其孽生地在內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滅(管水、管糞、管飲食、消滅蒼蠅)。

7、手足口病怎麼傳染的,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該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患者的咽部、糞便均可排出病毒,皰疹液中也含大量病毒。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傳播,亦可經口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經口感染,並常造成流行。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傳播。

夏秋季多發,潛伏期一般3-7天,多數病人突然發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初起發熱,白細胞總數輕度升高,繼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膚出現斑丘疹及皰疹樣損害。病程經過較短,多在一周內痊癒。雖病損表現在皮膚和口腔上,但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可合併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故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預防該病也要從注意個人衛生入手,家長要教育孩子勤用流動水加肥皂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要洗手,防止病從口入;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托幼機構要對環境、玩具、日用品、食具等定期進行消毒;室內保持通風換氣;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並及早報告。醫院要加強預診,設立專門診室,嚴防交叉感染。

8、前兩年,京城出現群體患廣州管圓線蟲病的消息,患者吃的是涼拌螺肉。螺類食品還能吃嗎?是不是所有的都會有寄生蟲?

廣州管圓線蟲病寄生於肺部,人們食用生的、或者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極有可能被感染。其幼蟲能引起人的世尊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該寄生蟲寄生在人的腦脊液中,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強硬、面部神經癱瘓,嚴重者可能會癡呆,甚至是死亡。所以我們要謹防由於攝食生鮮水產品而導致的食源性寄生蟲病,建議全市餐館、酒樓不要制售生食或者拌食的產品;市民不要食用生鮮,或者沒有經過徹底加熱的福壽螺、魚、蝦等水產品。

說到能不能食用,前提是這個螺帶沒帶有這種感染病原體,我們從幼眼看不出來,通過顯微鏡找到蟲卵實際上找不到的時候很多,這是一個大前提。實際上寄生蟲導致人體血液系統裡面的中性粒細胞增多,實際上就是在寄生蟲感染之後,占的比例可能會升高,有這種可能性。這個時候幼蟲可能通過血液循環之後進入到神經系統裡面。首先它的臨床表現是頭痛,還有一個是頸項強直,嚴重的還有嘔吐,都是神經系統的一些現象。

患食源性寄生蟲病的前提是,你所食用的福壽螺感染了這個病原體,那麼你吃了之後就有可能感染。經過徹底加熱的福壽螺、魚、蝦等水產品是安全的,或者可以用溫度來表述80度以上,並且烹飪5分鐘以上,這些寄生蟲就能被殺死。

9、是不是海鮮產品都有很大的危險性?吃北京的淡水魚是不是也危險?在北京的水產市場買東西可以放心嗎?

 

高溫烹調,浸泡很長時間都是安全的。我們過去吃螺類產品的時候,比如海產品,都是涼拌比較多;可淡水螺就不要這麼處理。說到北京的淡水魚怎麼吃,我們的日常烹飪方法都沒有問題。北京的淡水魚基本可以保證食用安全,北京不是那種病原蟲滋生的地方,所以源頭上不會有這種寄生蟲污染的可能,就不會有問題。

另外,有很多年輕人在夏季喜歡大量食用冷飲,導致腹痛腹瀉。過度食用冷飲易對胃腸產生刺激,從而出現炎症。這類腹痛、腹瀉往往查不到明顯的腸道傳染菌群,也就是說,未必是因為不衛生的飲食引發的,但在患者的大便中,一般都能檢查出白血球,是一種自體細菌性感染。夏天雖然連續高溫,但也應少吃冷食,減少對腸胃道的物理性刺激,防止發生急性炎症。

任何一種腸道病都是通過污染的食物、水源、生產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衣服、玩具、餐具等)、手和蟑螂、蒼蠅等媒介侵入腸道而發病,並能從糞便中排出病原體,是典型的“病從口入”或吃出來的疾病。因此,炎炎夏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對於路邊無證無照小商販出售的食品,消費者最好“敬而遠之”;到公共場所聚餐不宜太頻繁;不吃或少吃海鮮,生的食品一定要燒熟煮透。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也要加強夏季腸道傳染病診斷、治療和監測,及時發現報告疫情,防止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

再次提醒朋友們、飲水衛生,在高溫季節合理調整飲食,注意勞逸結合和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機體抵抗力;自覺搞好個人衛生和家庭衛生,保持環境清潔,謹防感染腸道傳染病。

標籤:【腸道】【傳染病】【防】、【扛】、【別硬】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