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 | 養生知識網


 



胃不好吃什麼米 推薦四種米

 胃不好吃什麼米 推薦四種米
養生之道網導讀:胃不好吃什麼米?胃不好的人要適當“偏食”,首先要從我們每天都吃的大米開始。那麼胃不好吃什麼米呢?小米最養胃,大黃米、糙米也適合胃不好的人食用。 胃不好吃什麼米? 胃腸不好的人要做到粗糧細吃,食物要求以“軟爛”為宜,煮粥吃容易消化,完全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那麼胃不好吃什麼米呢?小米最適合熬粥,十分適合胃腸不好的人群和老人食用。此...



冬天洗澡應該從腳開始

 冬天洗澡應該從腳開始
在天寒地凍的冬天,許多朋友洗澡時還像夏天一樣,把水龍頭打開,讓花灑當頭淋下,其實這樣很不科學。 這是因為,冬季的低溫使人體皮膚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而冬季洗澡水的溫度又相對較高,溫熱的水突然從頭而至,會讓人體調節系統“措手不及”,引起頭部及全身皮膚血管驟然擴張,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膚表面,導致心、腦等重要臟器急劇缺血,頭暈、胸悶等種種不適也會隨之找上門來。對素有心腦血管疾...



豆中之王 黃豆的10種保健功效

 豆中之王 黃豆的10種保健功效
1.提升免疫:大豆含植物性蛋白質,有“植物肉”的美稱。人體如果缺少蛋白質,會出現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勞的症狀。吃黃豆補蛋白,可避免吃肉膽固醇升高的問題。 2.讓頭腦聰明:黃豆富含大豆卵磷脂,它是大腦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多吃黃豆有助預防老年癡呆症。此外,大豆卵磷脂中的甾醇,可增加神經機能和活力。 3.強健器官:大豆卵磷脂還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強健人體各組織器官。另外,它...



推薦6款蘋果食療方

 推薦6款蘋果食療方
1.消化不良喝“蘋果楂棗粥” 做法:蘋果1個(約300~400克),山楂(干品)15克,大棗10枚,粳米150克。蘋果洗淨,去皮核切碎,與淘洗乾淨的山楂、大棗、粳米一起,加水煮成粥即可。具有補虛健脾、除淤消積的功效。 本食療方除可用於消化不良外,還適用於高血壓患者。 2.咽干口渴嘗嘗“玉容丹” 做法:鮮蘋果1000克,切碎搗爛,絞汁,熬成稠膏,加蜂蜜適量混勻。每次1匙,溫開水送服。具有...



按體質類型選擇不同的時鮮蔬菜

 按體質類型選擇不同的時鮮蔬菜
1.薺菜味甘性溫。李時珍說:“冬至後生苗,二、三月起莖五六寸,開細白花,整整如一。”薺菜是最早報春的時鮮野菜,因其清香可口,民間常用它包餛鈍,或炒野雞肉,或與豆腐共煮羹。但多數人不知道它的藥用價值。臨床上常被用來治療多種出血性疾病,如血尿、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高血壓患者眼底出血、牙齦出血等,其良好的止血作用主要是其所含薺菜酸所致。目前市場上有兩種薺菜,菜葉矮小,有奇...



春季吃這6種菜 營養更養生

 春季吃這6種菜 營養更養生
春季萬物復甦,這個季節裡的一切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春季蔬菜也是最新鮮的。都說春季宜吃比較清淡的食物,那在春季應該吃哪些好吃又有營養的菜呢? 1.春筍 筍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譽,春筍味道清淡鮮嫩,民間也有“無筍不成席”之說。春筍可“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作用。 春筍營養豐富,水...



藥酒的優點與注意事項

 藥酒的優點與注意事項
 (一)藥酒的優點    為什麼藥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歡迎,並樂於接受,自有它的獨到優點。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適應範圍廣。藥酒,既可治病防病,凡臨床各科190餘種常見多發病和部分疑難病症均可療之;又可養生保健、美容潤膚;還可作病後調養和日常飲酒使用而延年益壽,真可謂神通廣大。難怪有人稱藥酒為神酒,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一股香...



小暑時節如何進補呢?

 小暑時節如何進補呢?
人們都知道冬令進補,對夏天可否進補,如何進補卻不太瞭解,其實此節氣中正是夏季進補的時機。例如,老人們冬天老發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此時這些病正好緩解,正是進補的好時機。夏令 夏令進補對肺腎陰虛的可選用百合10克、蓮心10克、香薷10克、佩蘭10克、熟地10克、當歸12克、甘草6克水蒸服,有去暑健脾養陰潤燥的作用。 對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哮喘、肺陰虛的老人,可取豬肺一隻,反覆灌洗清...



小暑過後熱浪來襲 養生保健必過「六道關」

 小暑過後熱浪來襲 養生保健必過「六道關」
  小暑的到來,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炎熱季節,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30度,時有熱浪襲人之感,民間亦有“小暑接大暑,熱到無處躲”之說。 第一關:養陽關 首先是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例如,出汗過多、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人就容易傷津脫液;免疫機能一旦下降,感冒、腸胃疾病往往乘虛而入;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臟功...



秋季養生健體才是根本

 秋季養生健體才是根本
 古人稱秋季為“多事之秋”,踏入九月秋天的味道開始逐漸濃郁,而且不再像夏天那樣從早到晚都是令人難受的炎熱,秋季的天氣晝熱夜涼,氣溫變化大。如果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人們若不注意養生保健,身體就容易患病,使舊病復發,因此,秋季養生一定要注意以下六方面: 一、早起早睡。祖國醫學主張秋季“早起早睡,與雞俱興”。早睡可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可舒達陽氣。現代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