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傳統冬養生滋益陰精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因為進入冬季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冬天氣候乾燥,滋益陰精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梨、獼... 2013年09月05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食用節令食物最佳選擇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春天是最有活力的季節,也是我們保養生命的最佳時機。春季養生吃什麼呢?紅棗、蜂蜜、春芽、韭菜、春筍等等時令食物都是春季養生的最佳選擇。 1、 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 2013年09月05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夏天養生要清靜,清淡,清涼 夏天養生要清靜,清淡,清涼。夏天的特點是“熱”,故以“涼”克之,“燥” 以“清”驅之。因此,夏季養生的關鍵在於“清”。 一、思想宜清靜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悶熱不安和睏倦煩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切忌火暴脾氣,遇事一蹦三跳,因燥生熱,要防止心火內生,心靜自然涼。 二、飲... 2013年09月03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閱讀全文
小雪節氣養生有術 11月22日是我國傳統節氣“小雪”,“小雪”的到來,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小雪節氣,在養生方面都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您整理了多方面的注意事項: 小雪節氣養生概述 農曆:十月(小)初六 風俗:因氣溫急劇下降而開始降雨,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時已呈初冬景象。諺云:“小雪不見雪,來年長... 2013年09月03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5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 五類水果來幫忙 春季是養生的大好時節,水果是很多人的最愛,水果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幫助美容養顏,不過吃水果還是有一些禁忌的。 草莓 功效: 中醫認為,草莓有去火、解暑、清熱的作用,春 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較旺盛,吃點草莓可以起到抑製作用。 另外,草莓最好在飯後吃,因為其含有大量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改善便秘,預防痔瘡、腸癌的發生。 不可多吃的理由: 中間有空心、形狀畸形不規則且過... 2013年09月02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小雪健康養生 廿四節氣的“小雪”,它是每年11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開始。它是寒冷開始的標誌,一般在中原地區已開始下雪了,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則已是明顯的深秋時分,秋風瑟瑟、秋雨陣陣了。 小雪,望文生義,表示降雪開始的時間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民間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漲,斗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這時的黃河以北地區已到了北風吹,雪花飄的隆冬,此時我國北... 2013年09月02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要注意防暑降溫 夏季養生要避免暴曬,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鬱悶、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 2013年09月02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教你防輻射養生食譜 木耳炒雞蛋 防輻射關鍵詞——排毒 黑木耳能夠有助人體排出有害的纖維素物質,讓這些物質難以在體內造成損害,不給它們留下任何可立足的空間。同時,這些食物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各種微量元素,對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主料(兩人份):雞蛋三個;黑木耳2克;荷蘭豆50克;對蝦去殼150克。配料:鹽少許;色拉油半勺;清酒兩勺;澱粉一勺;醬油少許;胡椒少... 2013年09月0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曬太陽是件好事 夏季養生大家要切忌把空調的溫度調的太低,否則極其容易在秋季莫名其妙的得病。夏季養生曬太陽是件好事。 曬太陽的時候,建議大家把頭遮住,曬曬後背,這樣可以鼓舞和振奮人體內的陽氣,把自己體內陰寒的邪氣驅除出來。現代醫學研究還表明,曬太陽可以促進人體對維生素D的吸收,以及促進人體對脂肪的代謝。 ... 2013年08月30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立冬養生保健 重在防寒健腎 過了立冬之後的幾天,就要全面大降溫。那麼在天氣轉冷的時候,我們要先做好防寒的措施,才能保護好自己重要的身體。 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臟,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 2013年08月3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