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 蛋 原料介紹 鴿蛋Pigeon egg;Dove egg,為鳩鴿科動物原鴿或家鴿等的蛋。鴿蛋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及少量脂肪、並含少量糖分,磷脂、鐵、鈣、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D等營養成分,易於消化吸收。鴿蛋乃孕婦、兒童、病人等人群的高級營養品,也是宴席上的一道時尚菜。 營養分析 鴿蛋含有優質的蛋白質、磷脂、鐵、鈣、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D等營養成分,亦有改善皮膚細胞活性、皮膚中彈力... 2012年12月04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干蒸湘蓮 【來源】民間方 【原料】湘蓮(蓮子)、180克、糯米飯100克、豆沙餡(炒)、60克、豬 油、白糖、桂、花醬、冰糖、食用鹼各適量。 【製作】 1.干蓮子用溫水稍泡後,再把它放入已加入食用鹼的開水中(水不宜多,浸過干蓮子即可),反覆搓洗去掉紅皮,然後用溫水換洗幾次,去淨鹼味後... 2012年12月04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8 ℃ 次 閱讀全文
干貝豬瘦肉湯 【來源】民間方 【原料】干貝50克 豬瘦肉200克 【製作】將干貝、豬瘦肉煲湯。 【用法】食用時,加食鹽調味,佐膳。 【功效】滋陰補腎。適用於腎陰虛之心煩口渴、失眠、多夢、夜尿多等症。 標籤:【肉湯】、【豬瘦】、【干... 2012年12月04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閱讀全文
法制黑豆 【來源】《景岳全書》 【原料】黑豆500克 山萸 茯苓 當歸 桑椹 熟地黃 補骨脂 雞胗 菟絲子 旱蓮草 五味子 枸杞子 地骨皮 黑芝麻各10克 食鹽適量 【製作】 1.將黑豆用溫水泡30分鐘備用。  ... 2012年12月02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94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養生篇 公歷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後為雨水節氣。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012年12月02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 因人而異各有選擇 夏季養生因人而異各有選擇,最近的天氣開始令人感覺的夏季真的來臨了,炎熱的天氣似乎已經開始讓人有點吃不消,尤其在中午更是熱氣逼人,一派初夏季景象。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在飲食調養方面,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2012年12月02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立夏飲食增酸減苦 推薦6款食療 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於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此時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應多吃蔬果、粗糧。平時可多吃魚、雞、瘦肉、豆類、芝麻、洋蔥、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楊梅、香瓜、桃、木瓜、西紅柿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平時可飲用一些養... 2012年12月0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蓯蓉杞地海參瘦肉湯 【來源】 民間藥膳方 【用料】 肉蓯蓉50克,海參50克,豬瘦肉60克,枸杞子30克,熟地30克,芫荽適量。 【製作】 將肉蓯蓉洗淨浸軟;枸杞子、熟地洗淨;海參浸發,洗淨切絲;豬瘦肉洗淨,切塊。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入上等魚露及味精、芫荽即可。飲湯吃海參、豬瘦肉。 ... 2012年11月30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9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養生篇 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開始之意,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的開始。此刻“嫩如金色軟如絲”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躍躍而試的小草,正等待著“春風吹又生”,而“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時節的自然特色。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天漸長,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也趨於... 2012年11月30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養生篇 3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曆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 2012年11月2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