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 | 養生知識網

 



中醫三大駐顏術有助抗衰老

 中醫三大駐顏術有助抗衰老
養生導讀:養顏保健,古人稱為“駐顏”。中醫養生學所討論的顏面保健,主要的側重點是在抗衰老上,使青春容顏永駐。在具體的保健手段的使用上,著眼於臟腑與氣血,注重整體的、綜合的調養,從根本上保證面容的不衰老。 一、中醫三大駐顏術 1、按摩美容 按摩美容可以促進顏面氣血流通,面部煥發光澤。具體做法可以在清晨起床後,用左右手摩擦耳朵,然後輕輕牽拉耳朵;再用手指摩擦頭皮...



冠心病的自我按摩

 冠心病的自我按摩
冠心病常出現心絞痛、心律不齊、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中醫認為,發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氣滯血淤”,與心肝脾腎等髒功能失調有關。 按摩方法: 1.預備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2.按揉大椎穴 將右手中指指腹放於大椎穴上,食指、無名指、小指等附...



按摩這兩個穴位可壯陽氣

 按摩這兩個穴位可壯陽氣
中醫認為,用掌搓腰眼,不僅可疏通帶脈和強壯腰脊,而且還能起到聰耳明目、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中年人經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還能防治風寒引起的腰痛症。 腰眼和關元穴是男人很重要的壯陽穴位,正確按摩這兩個穴位,不但可以疏通脈絡、強壯腰脊,還可以很好地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強腎穴——腰眼 男科常見的症狀就是腰酸腰痛,還有一個方法也很管用——揉腰眼。...



緊記4招按摩法 保護心血管

 緊記4招按摩法 保護心血管
 胸腔內有心、肺等重要器官。心臟是心血管的核心,心包經圍護其外,是血液循環的動力泵,把動脈的血輸送到全身各部,再經靜脈回流到心臟。胸脅部有脾、膽二經脈所過;胸骨後有胸腺,是主宰免疫系統的中心;任脈有總任一身陰經的作用,貫穿胸肚腹中心線。 經常按摩胸腹,能保持機體陰陽平衡與協調,保障心臟經絡通暢,保持心臟血液循環、活血化瘀,胸腺分泌的激素可增強人的免疫力,改善心肌缺血狀態...



感冒症狀 小按摩緩解

 感冒症狀 小按摩緩解
感冒俗稱傷風,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咽喉腫痛、咳嗽,或伴有頭痛、頭昏、全身酸痛和發熱、怕風等症狀。自我按摩有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減輕症狀的作用。 1.預備式 坐在椅子上,腰微挺直,雙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雙目平視或微閉,呼吸調勻,心情放鬆,靜坐l~2分鐘。 2. 推印堂穴 用右手大拇指指腹緊貼於印堂穴,其餘4指附於面部左側,適當用力沿印堂向上推至前髮際0...



楊式太極拳85式

 楊式太極拳85式
85式楊式太極拳是較為常見的養生保健太極拳,具有柔和緩慢、松靜自然、舒展大方、老幼咸宜等特點。一共分為85式,連貫掌握需要堅持練習,85式中相互之間又可以轉化,熟能生巧。 85式楊式太極拳簡介: 傳統楊式太極拳是由楊澄甫先師的定型拳架。 85式楊式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圓活連貫、結構嚴謹、速度均勻、身法中正、虛實分明、內外相合、上下相隨、輕靈不浮、沉穩不僵、綿裡藏針、柔中寓剛、松靜自...



自我按摩防止耳聾

 自我按摩防止耳聾
鳴天鼓:雙手掌心緊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頭後枕部輕輕叩擊,使耳內隆隆如聞鼓聲,每次叩擊36下。 按鼓膜:雙手食指輕輕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閉塞後突然拔出;或雙手掌心緊壓耳廓後突然拔開,可感到鼓膜活動及耳內崩崩作響,每次20下。 掃耳廓:將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貼在臉上,均勻用力向後推擦,擦過耳後,再從耳後將耳背向前推擦,反覆做18次,以兩耳出現熱感為好。 摩耳輪:用食、拇指沿耳廓邊緣上...



九大經絡養生奇術

 九大經絡養生奇術
養生導讀:人體時時刻刻需要排毒,而排毒的方法也有很多,關鍵是如何排毒更符合身體的機能,其實最簡單的是採取自我按摩的方式,既輕鬆又簡單。那麼怎麼按摩能達到我們需要的效果呢,一起看看吧! 1、大腸經:幫你排毒。 大腸經從鼻翼旁的迎香穴開始,經過脖子,貫穿手臂,止於食指指尖。經常敲打大腸經,可清腸潤胃,使你代謝通暢,有很強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膚滑潤、口氣清新!大腸經的作用時間是早5點到7...



肩周炎自我按摩治療法

 肩周炎自我按摩治療法
肩周炎病人的自我按摩 如果肩周炎病人關節活動障礙僅累及一側,那麼,可以用健側上肢對患側進行自我按摩。病人在進行自我按摩以前,一般先進行熱水浴,按照前面介紹的熱水浴方法作患側肩關節的局部熱療。隨後可以選擇一種較為適合自己的肩周炎醫療體操進行鍛煉,最後進行肩周炎的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的步驟及方法為:1、用健側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側肩關節的前部及外側,時間大約1-2分鐘,在局部...



脾氣虛感冒有哪些其他療法

 脾氣虛感冒有哪些其他療法
      脾氣虛感冒常用其他療法有:       (1)針灸療法       取穴:主穴有脾俞、風門;配穴有章門、合谷。       手法:平補平瀉法,或加灸。       脾俞與章門有健脾益氣功能,除濕止瀉。風門疏調太陽經氣,散風寒解表邪;取合谷穴祛邪解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