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潤燥要因不同體質而異 秋季多風,氣候乾燥,養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調節。體質虛弱、抵抗力較差的人在此時尤易產生感冒、打噴嚏、流鼻涕、咽干、口乾等呼吸道症狀,因此適當地進行“秋補”,使身體機能能夠順利適應從夏熱至秋涼的過程。不過,養生專家強調,體質不同“秋補”的方法也有差異。 秋天,燥則潤之 如果評選一年四季哪個季節最乾燥,秋天首當其衝。楊力告訴記者,肺、大腸及胃在這... 2013年06月06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地黃糯米酒[鬚髮早白] 主料:干地黃155克,糯米2500克,酒麴180克。 功用:補肝腎、滋陰血、烏鬚髮、延年益壽。肝腎陰血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軟、耳鳴目眩、月經不調、鬚髮早白、面色無華、脾胃虛弱、食後不消、身感乏力等症。 服法:口服。每次隨量飲之,勿醉,日服3次。 製作:將地黃略蒸後搗碎,酒麴研末,備用。糯米淘洗,瀝干,蒸飯,待溫,置容器中,加入地黃、酒麴拌勻,密封,保溫,約經21日後酒熟,去... 2013年06月0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閱讀全文
端午節養生保健八件事 1、賽龍舟、洗龍湫水。龍湫水也就是龍舟競渡過的水,人們認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龍湫水、洗龍湫水浴的習俗,民間也就有“五月節洗龍湫水”的俗語流傳。 2、吃粽子。端午節粽子主料:糯米, 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種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益肺氣、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主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少食,... 2013年05月3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6 ℃ 次 閱讀全文
秋天,先調脾胃再進補 進入秋季後,人們的胃口隨著氣溫的下降逐漸好轉起來,再加上許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因此,一到秋天,許多人就張羅著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進補了。其實,進補沒必要操之過急。 秋季的確非常有必要進補,合理進補不僅可以彌補夏季的過度消耗,還能增強人體對寒冷天氣的適應能力,為平安過冬做好準備。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秋季進補也是一樣。如果秋天一到就忙著進補,不僅... 2013年05月29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小滿時節適宜〞吃苦〞〞嘗鮮〞 5月21日是小滿節氣。此後人體生理活動也轉入旺盛期,消耗的營養物質為二十四節氣中最多,那在小滿時節如何才能健康飲食,小編特意為你整理一些小貼士: 苦菜當令 小滿吃苦菜。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周書》中,即有“小滿之日苦菜秀”之說。 營養專家說,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清... 2013年05月23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雨水春季養生方 公歷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後為雨水節氣。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013年05月2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養生篇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曆法有著直接的關係。古有:“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日短”、“日短至”之說,這段經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從天文學角度說明了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明確... 2013年05月20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仙人掌黃精燉肘 原料:黃精20克,黨參15克,紅棗10枚,仙人掌100克,豬肘(豬蹄膀)1只,鹽10克,味精5克。 製法:將豬肘去毛洗淨,斬成三段,先入沸水煮5分鐘,撇去浮沫。將黃精洗淨切成薄片,黨參切成3厘米長的段,一同裝入乾淨紗布袋扎口。紅棗洗淨,生薑拍碎,仙人掌切成丁。將藥物和紅棗、生薑放入鍋內,旺火燒沸,然後改用小火慢燉,水需一次加足。待燉至豬肘酥&n... 2013年05月1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生炒銀芽絲 原料:綠豆芽500克,蔥(或韭菜)20克,枸杞子15克,姜絲10克,素油、精鹽適量,味精少許。 製法: 1)綠豆芽除去尾須、雜質,用清水洗淨備用。蔥去幹皮,除須洗淨切成細絲備用。枸杞子淘洗乾淨備用。 2)鍋爐上火,下素油適量,待油熱冒煙時,倒入綠豆芽、蔥絲(或韭菜段)、枸杞子煸炒... 2013年05月1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喝綠豆湯不能不知的禁忌 天氣炎熱,很多人也喜歡喝綠豆湯。因為傳統醫學認為,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有些人甚至由於急於清火,將綠豆湯當水喝。 但有三類人不適合喝,這三類人是: 1、屬於寒涼體質的人 例如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症狀者,不適宜太頻密飲用,吃了綠豆反而會加重症狀。還有,要避免綠豆吃得過於寒涼,不一定要喝綠豆湯,可以選擇另一種吃法,也就是吃綠豆粥。做法是將米、綠豆分別淘... 2013年05月10日 飲食禁忌 暫無評論 閱讀 12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