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需從「頭」開始 在忙碌的都市裡,簡單的頭部保健可以從一個小小的梳子開始。 女性壽命比男性長跟梳頭多有關? 梳頭養生的說法在古今醫學、養生、生活等各領域廣為流傳。中醫認為,頭部是人體的主宰,也是五官和中樞神經之所在,被譽為“精明之府、諸陽之會”,掌管著身體各個部位的健康。 梳頭的時候刺激頭部經絡和穴位,可以使頭部毛孔張開,排泄邪氣的同時疏通經絡。隋朝名醫巢元方早... 2019年10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耳朵養生保健方法 耳朵為聽覺器官,能夠分辨自然界的各種聲音,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中醫理論認為腎開竅於耳,故耳的聽覺功能與腎的精氣盛衰有密切關係,腎精充足,髓海得養,則耳的聽覺功能正常。如果人的腎中精氣虛衰,髓海空虛,則聽力減退,或有耳鳴、耳聾等,故中醫用補腎法以治耳功能減退。 日常生活的耳養生保健方法:平時要注意調節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保護耳的功能。在生活和工作環境中,盡... 2019年09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氣功是怎麼做「內臟按摩」的 氣功是傳統中醫藥寶貴遺產的一部分,是古人在長期抗病、抗疲勞、抗衰老鬥爭中實踐經驗的總結。氣功調攝養生法,是通過充分發揮練功者的主觀能動性,以意識、呼吸、按摩和肢體運動等訓練為其特點,以動作姿勢、呼吸、按摩和肢體運動等訓練為其特點,以動作姿勢、呼吸方式和精神意識的調整為基本內容的養生方法。中醫認為“精、氣、神”為人生三寶,只要氣功運用得法,就能養精化氣,練氣化神,達... 2019年09月13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抗老有道 中醫調理法挽救熬夜肌 養生之道網導讀:很多人不管是忙著工作還是忙著玩,都有喜歡熬夜的習慣,可是經常熬夜的壞處可比想像的大多了!那麼如何調理熬夜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呢?熬夜後肌膚問題應如何應對呢? 中藥調理 抗老有道 中醫調理法挽救熬夜肌 古人常說的“因事通宵或至深夜忍困不眠”說的就是熬夜。熬夜非常傷身體,也很毀容。熬一夜夜肌膚黯淡了、黑眼圈出來了,怎麼辦呢?就讓中醫教你拯救熬夜後的肌膚吧。 中... 2019年08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解讀牛蒡的功效和作用 養生導讀:牛蒡原產於中國,以野生為主,牛蒡憑借其獨特的香氣和純正的口味,風靡日韓,走俏東南亞,並引起歐美有識之士的關注,可與人參媲美,有“東洋參”的美譽。牛蒡泡茶,色澤金黃、香味宜人、價比黃金,故在台南稱黃金牛蒡茶。 牛蒡的功效 1、牛蒡的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積存,達到預防中風和防治胃癌、子宮癌的功效。 2、牛蒡根含有人體... 2019年06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經絡減肥後還會反彈嗎 中醫減肥方法多種多樣,比如針灸減肥、拔火罐減肥、經絡減肥等,下面養生之道網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經絡減肥,經絡減肥會反彈嗎?瞭解經絡減肥的原理你知道。 經絡減肥就是通過對人體穴位進行有效的刺激以疏通經絡、調理臟腑氣血、調整陰陽平衡來達到調節內分泌功能、加快新陳代謝的作用,最終使多餘脂肪分解,達到減肥的效果。 一、推腹 推腹,顧名思義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頭皆可。 從心窩開始... 2019年05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中國人的發明 傳統的刮痧法 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還要注意哪些問題?甚至不應該在身體哪些部位刮痧呢?下面小編帶你領略刮痧的秘密。 刮痧原理 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 2019年05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9 ℃ 次 閱讀全文
手太陰肺經圖高清版人體穴位圖 養生之道網導讀:手太陰肺經圖高清版人體穴位圖。手太陰肺經是十二經脈之一,起始於中焦胃部,向下絡於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膈肌,屬於肺臟。手太陰肺經圖高清版人體穴位圖,下面一起來看看。 手太陰肺經,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聯絡大腸,回過來沿著胃的上口貫穿膈肌,入屬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橫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側,至肘中後再沿前臂橈側下行至寸口(橈動脈搏動處)... 2019年04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刮痧法都適合哪些病症者 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刮痧施術於皮部對機體的作用大至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預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療作用。 兒科病症: 營... 2019年04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清濁 黃帝內經的「元概念」 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清濁是經常被使用的詞語,幾乎與寒熱、氣血、陰陽一樣屬於基本概念,是含義十分豐富的“元概念”。但過去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在《內經》中,清濁用來表示不同的生理現象,書中也常以此形象地闡述各種病因和病機。 用清濁表示生理物質的稀稠 《內經》說“濁氣出於胃”,又說“濁氣歸心”,認為十二經脈有清濁不同的屬性,是因為... 2019年04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