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濁 黃帝內經的「元概念」 | 養生知識網


 

A-A+

清濁 黃帝內經的「元概念」

2019年04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清濁是經常被使用的詞語,幾乎與寒熱、氣血、陰陽一樣屬於基本概念,是含義十分豐富的“元概念”。但過去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在《內經》中,清濁用來表示不同的生理現象,書中也常以此形象地闡述各種因和機。

用清濁表示生理物質的稀稠

《內經》說“濁氣出於胃”,又說“濁氣歸心”,認為十二經脈有清濁不同的屬性,是因為其中的血之清濁不一樣。生理狀態下,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內經》作者認為,血液的清濁是可以通過實驗檢驗的,並不是理論推測。《靈樞·經水》說:“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人體五藏的堅脆,六腑的大小,儲存多少水谷,以及“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甚至十二經之中,各條經脈血與氣的比例,孰多孰少,“皆有大數”,都可通過一定手段檢測獲得。文中提到的“血之清濁”,是《內經》作者經常使用的學術語言。

《素問·五臟別論》說六腑“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六腑裡的“水谷濁物”就像泥沙俱下的江河一樣渾濁不清,與五臟儲存精微物質明顯不同。

用清濁說明體液的陰陽升降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認為“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不能上升,就會出現洩瀉;濁氣在上,不能下降,就會出現脹滿。這是因為“陽升陰降”受阻而出現的病證。因為正常的情況下,“清陽為天,濁陰為地”,人體與之相應,也應該“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這裡把清濁與陰陽相聯繫,說明生理代謝時“升降出入”的原理。

《靈樞·陰陽清濁》論述氣的清濁,說“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其中“濁而清”與“清而濁”,指的是清與濁之間的轉化,與陰陽之間的轉化一樣,清濁也可以互化,“濁中有清,清中有濁”,二者是變動不居的。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多處說“清陽”、“濁陰”,而《靈樞·陰陽清濁》卻說“陰清而陽濁”,二者似乎矛盾,其實不然。前者的清濁,是根據精微物質的稀稠、升降而定的,所以說“清陽濁陰”;後者是按照精微物質的運動狀態劃分的,“陰靜陽躁”,因此說“陰清而陽濁”。運用的標準不一樣,形成的概念也不同。

用清濁說明病因病證的寒熱

清濁的本意從水的清澈程度而來,由清淡、清淨的基本含義,引申出清冷、清虛、清靜、清貧等含義,由渾濁也可引申出渾厚、濁流滾滾,象徵著力量無窮。

《靈樞·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髒,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文中的“清濕”,就是指寒冷潮濕。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這段“病機十九條”中,關於清稀的體液屬寒性,濁稠的體液屬於熱性的論述,一直指導著中醫臨床辨證。

《素問·氣厥論》:“鼻淵者,濁涕不下止也。”此處的“濁涕”,代表熱性鼻涕。

《內經》說青脈主“腰痛,足清,頭痛。”足清就是腳涼。真心痛、厥氣病,都有“手足清”的證候,指的都是手腳涼。腎虛時出現清厥,也是寒涼之意。血枯的病人“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後血”。出清液,就是吐清水;四肢清,則是四肢涼。

用清濁說明病機

清濁是人體內液體的一個屬性,在病理狀態下就可以表示病機逆亂的原因。《靈樞·五亂》說人在患病的時候,只要“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之而治。”清升而濁降,各順其道,這樣的病證就容易治療。如果出現清氣在陰(下),濁氣在陽(上),“清濁相干,亂於胸中”,病人就會出現嚴重的胸悶。由於“清濁相干”的病證,可以發生於許多部位,如心、肺、胃腸、四肢和頭顱,因此由“清濁相干”產生的病證是廣泛存在的。

《素問·風論》說:“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文中把“氣不清”當做麻風病的重要原因。《內經》認為,清氣停留在下部,就會出現腹瀉;濁氣停留在上部,不能下降,就會出現脹滿的病證。

人在患病的時候,“胃氣不清”,就不能輸送精微物質。“濁溜於腸胃”時,就會病生於腸胃,也叫“濁氣在中”。

清濁不同 治療有別

《內經》認為,針刺治療一定要注意氣血清濁的體質差異,也要分清因病而致的病理性清濁。《靈樞·陰陽清濁》說:“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也。”

《靈樞·九針十二原》提出“濁氣在中,清氣在下”的時候,“針陷脈則邪氣出,針中脈則濁氣出,針太深則邪氣反沉、病益。”所以必須掌握好針刺的尺度。

平素體壯的人,患病後容易已出現“重則氣澀血濁,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勁則氣滑血清,刺此者,淺而疾之。”為什麼會形成這種情況呢?岐伯解釋說:“血清氣濁,疾瀉之則氣竭焉”;“血濁氣澀,疾瀉之則經可通也。”說明氣血清濁不同,針刺的補瀉手法也不相同。

針刺治療時,有的病人“血少黑而濁”,有的“血出清而半為汁”。需要醫生認真觀察,才能治療無誤。有瘀滯的患者,應該“兩瀉其血脈,濁氣乃避。”其中的“濁氣”,就是“滯氣”。

《靈樞·經筋》說:“傷於熱則縱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陰氣”,清陰氣,就是清陰部的熱氣。後世把“清法”列為八法之一,清肺止咳、清頭明目、清肝瀉火、清心安神、清熱解毒、清熱利濕等等,臨床運用很常見。

標籤:【元概念】、【黃帝內經】、【清濁】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