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可深入地瞭解刮痧療法 “刮痧”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覆刮動,摩擦患者某處皮膚,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刮痧"所揭示的中西文化差異令不少人沉思不已,那麼,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知道什麼是刮痧嗎? 刮痧原理 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 2018年10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養生須知 中醫保健9要訣 中醫藥學在與疾病和衰老的長期鬥爭中,找到了許多簡便易行的延年益壽良方要訣。 大腦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頭為精明之府,人體之重要12經脈和40多處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個特殊刺激區均會聚於頭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所謂針灸性按摩或刺激,將去病健身。勤梳頭的確是一項積極保養人體精、氣、神的最簡單易行、最經濟的長壽保健對策。 腳底為第二心臟常搓湧泉益健康 中醫學認... 2018年10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養藏補氣 冬季豐胸中醫有絕招 秋冬季是人體脂肪養藏的時間,也是豐胸的最佳時刻。可是許多平胸MM用過很多方法卻毫無收穫,揪根溯源原來是你的氣血不足影響了胸部的發育。補氣其實就是從中醫理論出發的一種由內而外的豐胸方法,在這個養藏季節的效果尤為明顯,大家不妨試一試。 1. 常吃百合,清肺補氣 肺主全身之氣,百合被中醫專家稱為最好的“清肺補氣”食物。 據說在法國影星蘇菲·瑪索的廚房裡,總擺著一小袋... 2018年10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針灸治療失眠 睡眠是生命的必須過程。據研究,一個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堅持一個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還有許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還與人的壽命有關。因此,保持科學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個小時 ,中年人8小時,老年人7小時左右。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失眠症發病率不斷增加,且由中老年為主向中青年蔓延。 失眠又稱“不寐”,是... 2018年10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孩子夏季感冒防治的中醫妙招 孩子夏季感冒家長一定要注意護理,現在就一起來看一下中醫提供給各位家長的一些好方法! 感冒是對上呼吸道感染的統稱。各種致病微生物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統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單一部位的炎症則分別稱為鼻炎、鼻咽炎、扁桃體炎、咽結膜熱、會厭炎、喉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眾多,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小兒普遍易感,還重複感染。感染因素中病毒約占90%,其他有細菌... 2018年10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 如何「敗春火」 養生之道網導讀:春天最容易上火了,怎麼才能“滅火”,健健康康地過春天?我們請中醫養生權威專家給大家支支招。 中醫養生敗春火 春火最易燒“頭面部” 雖然 “上火”只是老百姓的“土叫法”,並非專業術語,但它在中西醫裡,都有相對應的症狀。西醫把上火看作炎症反應,而中醫則認為,它們與人體不同臟腑的“火熱之邪”有關。這把“火”... 2018年10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過勞則傷 中醫教你調理4類勞傷 養生之道網導讀:現代生活、工作節奏快,我們常常會有種說不出的累,這就是“勞神”。勞傷如果不及時調理則會傷到臟器,使我們的身體越來越虛弱,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 過勞則傷 中醫教你調理4類勞傷 華佗認為一個人健康長壽不在於病時求醫問藥,關鍵在於未病時注重保健,神形兼養,謹防“勞傷”。 《中藏經》中有:“勞者,勞於神氣也;傷者,傷於形容也。饑飽無度則傷脾,... 2018年10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飲食養生應以〞簡〞為原則 食物搭配不合適,對人體的不利影響有時是近期的、明顯的,有時是潛在的、隱性的、遠期的。古人食物簡單,種類較少,所以比較容易發現食物搭配宜忌。現在人們吃的品種繁多,很難看清楚食物之間的關係。 “簡”就是簡單。簡單主要就是每餐所吃種類不要太多,簡單一些,少一些,不要像有人說的那樣——“越雜越好”。古人很講飲食宜忌。為什麼古人這樣重視飲食禁忌,尤其... 2018年10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胃熱怎麼辦 中醫治療胃熱的8個偏方 養生之道網導讀:胃熱怎麼辦,中醫治療胃熱的8個偏方。胃熱多由偏食辛辣厚味,胃火素旺,或邪熱犯胃,或氣鬱化火所致。胃熱怎麼辦,中醫治療胃熱的8個偏方,一起來看看。 胃熱,中醫認為是胃受了邪熱,或過量食用煎炒燥熱的食物,出現口渴、口苦、口臭、口乾、口腔糜爛、牙齦腫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症狀;胃熱病人平常喜歡吃冰冷的食品,不喜歡吃熱的食品,常常在大量飲食冰冷食品後有舒適感;胃... 2018年10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專家教你看臉色診五臟 養生之道網導讀:我們的面容就是“健康的指向標”,可以從臉色看出我們的五臟是否健康,下面中醫教你看臉色診五臟健康,並且告訴你一些五臟保健方法,快去看看。 中藥養生 下巴暗紅腎病作祟 中醫教你看臉色診五臟 中醫診療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的面部顏色與各臟器病變關係密切,或者說,人體各臟器病變在面部都會有所顯現。 肺部 1:兩眉間發暗,為肺部久病。 2:右側臉頰特別是顴骨處發紅,為肺... 2018年10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