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 指導四季養生 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祖先就認識到人與自然關係密切,提出了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即天人合一的觀點。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氣血運行與季節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從古到今,氣候—物候—病候,成為中醫養生家們研究的重要內容。 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冬去春來,寒暑更替,時令的風雨,往往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煩惱和疾病。如春季易發感冒、流感,夏季多發中暑,秋季好發腦炎... 2022年04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四季養生的原則 自古以來,人們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長壽。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精神文明生活的日益豐富,健康與長壽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重要問題。但是如何才能健康?又怎樣才能長壽?人們曾做過各種尋找靈丹妙藥的試探,甚至採取神秘的法術,但結果卻是徙勞無益。儘管靈丹妙藥沒有,神秘的法術亦不存在,但整個人類的壽命卻正在不斷延長。 據報道,17世紀人... 2022年01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1歲小兒的四季食譜 一般來講,每天可進三次正餐,下午加1次午點。下面是參考食譜: (1)春季 早餐: 豆沙奶發羔 25克 雞蛋粥 25克 午餐: 豬肝攤雞蛋 50克 軟飯 50克 午點: 梨汁糯米粥 50克 晚餐: 豬肉、菠菜、餛燉 50克 小蘿蔔絲湯 (2)夏季: 推薦食譜: 早餐:... 2021年06月09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四季青 藥物名稱: 四季青 藥物別名: 紅冬青、大葉冬青。 英文名稱: sijiqing 藥物說明: 苦,澀,寒。歸肺,心經。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徵: 暫無 功能主治: 本品清熱巨大斂瘡,又長於涼血收澀,善治水火燙傷,外用兼能收斂止血。近年壅滯多種感染性疾患有效,尤宜於綠膿桿菌感染。 1,清熱解毒,涼血斂瘡:用於水火... 2020年03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經常給腳曬太陽可預防四季感冒 中醫足底養生可以隨時隨地實行,按壓搓和敲擊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費時不多。中醫足底養生以中醫的理論和診治經驗為基礎,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具體方法如下: 一、腳底浴光 日光浴是增進身體健康的自然療法讓有第二心臟之稱的腳底接受日光浴,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陽中的紫外線刺激腳底,可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增強內臟器官的功能,使身體結實起來。凡是實行腳底日光浴的人,夏天不易中暑... 2020年01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四季瑜伽 讓你韻味十足 舞韻瑜伽蘭花恬淡素雅養身心 春季是天氣由寒轉暖,萬物復甦,生發的時節,人體的器官也是一樣充滿了活力。這時的人們應該有春天般的朝氣,精神情緒須歡暢、輕鬆、愉快才好! 金珠舞韻瑜伽之蘭花練習體系結合了春季時,人應調養身心的基本規律。以調肝養血為主,配合專業的瑜伽體位和舒緩悅耳的音樂,使練習者輕鬆練習並感身心舒暢與鮮活,可使身心和春氣相適應融合,達到改善體制,增強抗病能力,還能預防流... 2019年10月25日 瑜珈運動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2歲小兒四季食譜的安排 (1)春季: 推薦食譜: 早餐: 雞蛋軟餅 25克 大米紅豆粥 25-50克 中餐: 燴油菜豆腐 軟飯 50克 午點: 山藥薏豆腐 50克 晚餐: 豬肉菠菜餡水餃 50克 雞蛋軟餅是將面與雞蛋和成麵糊,待平底鍋熱後放入少許油,將麵糊倒入,攤成薄餅,待成微黃即可。此餅鬆軟適... 2019年05月27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1歲寶寶的四季食譜 1、春季: 一般來講,每天可進三次正餐,下午加1次午點。下面是參考食譜: 早餐: 豆沙奶發羔 25克雞蛋粥 25克 午餐: 豬肝攤雞蛋 50克軟飯 50克 午點: 梨汁糯米粥 50克 晚餐: 豬肉、菠菜、餛燉 50克小蘿蔔絲湯 2、夏季: 推薦食譜: 早餐: 牛奶葡萄乾發糕 25克豆漿 ... 2019年01月15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認為 房事四季有別 中醫認為,人體與周圍環境是一整體,自然界有什麼變化,人體也就有相應的變化。因此,隨自然界氣候變化,房事養生也應不同。如果氣候變化急劇,超過了人體機能的調節能力,就會打破人體陰陽平衡,發生氣血逆亂現象,此時行房事對身體不利,若此時受孕則不利於男女雙方及嬰兒。反之,氣候平和,溫度適宜,環境舒適,身心舒暢,則有利於房事養生。 春季 陽氣上升,萬物欣欣向榮。在這樣的季節裡,人也... 2018年06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四季滋補順天時 古人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發成。說明代表自然界的天地與四時氣候的變化是人類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直接影響著人體,而自然界有規律的運動體現為---四季。 春,屬木,其氣溫,與人體肝氣相應,宜舒肝; 夏,屬火,其氣熱,與人體心氣相應,宜清心; 秋,屬金,其氣涼,與人體肺氣相應... 2018年05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