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養生 | 養生知識網

 



持續低溫謹防凍燙兩傷

 持續低溫謹防凍燙兩傷
寒冷的冬天讓人們嘗盡了苦頭,有一部分人這兩天手腳又紅又癢,看了醫生才知道自己被凍傷了。據瞭解,凍瘡好發於老人、兒童、婦女以及那些末梢血液循環差的人。 預防凍瘡首先需要保暖,尤其是應注意手足、耳朵等裸露部位的保暖。寒冷天氣不要穿過緊的鞋襪手套。還應加強體育鍛煉,特別是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也有利於凍瘡的恢復。 另外,出現凍瘡不能用熱水浸泡,應該甩37~~C-40~C的溫...



小小花露水 夏季自有妙用

 小小花露水 夏季自有妙用
夏季來臨,又到了花露水一顯身手的時候。由於花露水的組成成分中含有一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中藥,因此花露水除了能祛痱止癢、提神醒腦、防蚊蟲叮咬,還具有一定的除菌、殺菌作用。居家常備一瓶花露水,可使生活多一份舒適與溫馨。 花露水是什麼做的? 花露水是用花露油作為主體香料,配以酒精製成的一種香水類產品。花露水的主要功效在於去污、殺菌、防痱、止癢,同時,也是祛除汗臭的一種良好夏令衛生用...



立夏栽茄子 立秋吃茄子

 立夏栽茄子 立秋吃茄子
茄子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雅號——“崑崙紫瓜”,這個令人心儀的名字,實在想不到是喪心病狂的隋煬帝所賜,也許正是如此,雅號才沒有得以廣泛流傳開來。茄子是從國外“舶來之物”,像蘋果葡萄一樣,當時是遠離尋常人家的稀有佳品,只能深受皇家貴族的青睞,也難怪有人在隋煬帝面前誇讚:“味美如酥酪,香潤似脂膏,食色像瑪瑙。” “落蘇”是茄子的另一個外...



春季多發病的食療法

 春季多發病的食療法
到了春天,凡有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眩暈、失眠等症狀,這就是祖國醫學早已指出的“春氣者諸病在頭”的原因。現代醫學發現,春天的氣候變化,易使人血壓增高,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等症狀。飲食防治的方法是:     祖國醫學認為“百草回芽,百病發作”,意思是說,春天容易舊病復發。同時,春天外感較多,對身體虛弱的人來說,更應引起重視,下面細數一下春...



秋季適宜「低溫養生」

 秋季適宜「低溫養生」
      高處寒冷地、人的壽命長;低處氣溫高、人的壽命短。目前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多生活在亞寒帶和寒帶,比如日本和北歐。總人口只有500萬人的格魯吉亞,百歲以上的壽星竟有2000人之多,就是受益於低溫的生活環境。研究表明,生活在寒帶的人,壽命比熱帶人平均要長10—30歲。       從飲食著手。一,低溫烹調。低溫烹調能減少高溫烹飪時致癌物出...



立秋最適合做哪些運動

 立秋最適合做哪些運動
立秋時節,幾場秋雨,氣溫大大下降,此時,這種涼爽舒怡的天氣正是鍛煉身體的黃金季節。 俗話說:食補不如鍛煉,運動永遠是瘦身的不二法則。下面就介紹幾種秋季適宜健身運動 爬山可以促進毛細血管功能,使感覺全身舒爽通暢;爬山可以明顯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進的速度、耐力,身體的協調平衡能力等身體素質,加強心、肺功能,增強抗病能力;爬山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小便...



小暑吃黃鱔 進補賽過人參

 小暑吃黃鱔 進補賽過人參
“小暑裡的黃鱔賽人參”,是無錫老說法,無錫人素來有在小暑吃黃鱔進補的傳統。時下小暑節氣的這幾天,黃鱔賣的火不火?今年的市場有沒有甚麼新行情呢?進補黃鱔有沒有甚麼講究呢? 消暑進補黃鱔有點貴,但賣得火 對無錫人來說,小暑吃黃鱔進補是再平常不過了。比如無錫知名的菜餚中,經典名菜就有“梁溪脆鱔”、“響油鱔糊”等,這些也都是中式烹飪師考證時的必修菜品。對一般...



秋季上火,寶寶該吃什麼

 秋季上火,寶寶該吃什麼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孩子如果出現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嘴裡有味、口苦、呃氣上逆、脘腹脹滿、大便乾燥、小便少且黃赤,混濁有味等問題,中醫就認為是“上火”。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小兒如果中暑、受涼、傷風、過食豬肉、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缺少...



立秋最佳時令飲食

 立秋最佳時令飲食
立秋,標誌著夏季的炎熱將離我們而去,身體的各個器官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發生著一定的改變, 在這樣的節氣,我們吃什麼更有利於健康呢?首席中醫養生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楊力教授提示我們:立秋的最佳時令飲食是玉米和絲瓜。 .hzh {display: none; } 一、玉米 玉米,又稱“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它味甘性平,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



按揉三陰交健脾益血調肝補腎安神助眠

 按揉三陰交健脾益血調肝補腎安神助眠
在人的身體上,有一個很特殊的穴位——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人體足部有3條陽經和3條陰經,原本這些經脈是平行的,各自巡行一部分區域,而三條陰經在腳踝處偏偏有了一個交叉點,就形成了三陰交。 三條陰經指的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脾統血液,肝藏血行氣,腎藏精,三陰交最終歸屬於脾經,但是因為和另外兩條經脈的特殊關係,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