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滋補多喝粥

 秋季滋補多喝粥
 俗話說: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經過了苦夏的折騰,即使身體再好的人,可能多少也會有些不太適應的症狀。一到秋季,很多人身體變得疲乏,精神不濟。因為,從氣候特點而言,秋季之風性燥;從人體臟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響。人體在秋季特別容易感覺燥熱,出現諸如皮膚乾燥、咽痛、口乾等一些現象,中醫稱之為“秋燥”。 由於秋天早晚溫差大,各種呼吸道病菌和病毒也...



咖啡收縮血管 九大食物可緩解並預防頭痛

 咖啡收縮血管 九大食物可緩解並預防頭痛
白領令人羨慕的另一面卻是飽受壓力的摧殘,特別是女性白領,還有面對痛苦的經期頭痛。頭痛時怎麼辦?打針吃藥,還是關燈睡覺?據美國《女性摯友》雜誌報道,有些飲食可以緩解甚至預防頭痛。 1、土豆 喝酒引起的頭痛完全可以通過吃土豆緩解。因為酒精利尿,飲酒過量致使身體缺水,微量元素鉀流失,電解質平衡被打破。所以吃含鉀豐富的食品可以緩解宿醉引起的頭痛。相比之下,土豆比香蕉的鉀元素含量更豐富。...



小暑節氣吃黃鱔進補效果賽人參

 小暑節氣吃黃鱔進補效果賽人參
黃鱔又名鱔魚。小暑時節,黃鱔體壯而肥,肉嫩鮮美,營養豐富,滋補作用最強,故我國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之說。其實,“小暑黃鱔賽人參”還有另一層意思,這與中醫學“春夏養陽”的養生思想是一致的,蘊含著“冬病夏治”之意。中醫理論認為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此時若內服具有溫補作用的黃鱔,可以達到調節臟腑...



芥子酒

 芥子酒
【配方】白芥子250g 白酒1000ml 黃酒2000~3000ml 【功用】溫中散寒,利氣豁痰。 【製法】1 將白芥子研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放入乾淨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3日,再入黃酒或米甜酒浸泡3日; 3 去掉藥袋,澄清後即可飲用。 【用法】每次20~5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白芥子:性味辛溫,功效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 此酒有利氣豁痰,溫中散寒之功效,主治痰飲咳喘...



藥膳調治春季感冒

 藥膳調治春季感冒
銀花蘆根薄荷飲 金銀花、薄荷各15克,蘆根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金銀花能疏風清熱、辛涼解表;蘆根能清熱、止渴、生津;薄荷能疏散風熱、清利咽喉。此方常用於治療感冒初起、發熱較輕、咽干、口渴等症。 桑葉菊花飲 桑葉、菊花各15克,白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桑葉能清肝散熱、止咳利咽;菊花能疏風清熱、清利頭目。此方常用於治療感冒初起所致的頭昏、頭痛、喉癢、口渴、咳嗽、發熱等症。 綠豆糕 取綠豆...



簡單十大藥膳預防老年癡呆症

 簡單十大藥膳預防老年癡呆症
老年癡呆症主要分為三種,最常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其次是腦血管性癡呆,第三種是由感染、腫瘤、外傷等引起,僅佔極少數。食療對老年癡呆症的防治可發揮輔助作用,酌情選用。 1.麥冬15克,枸杞、五味子各10克,洗淨,研成粗末,同置於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用。 2.白木耳15克,豬瘦肉300克,洗淨,切片,去核紅棗5只,用文火煮熟,加冰糖,每日1劑。 3.黨參15克,益智仁、白朮、半夏各10克,陳皮、生薑...



夏季養生粥 教你如何DIY養肝粥

 夏季養生粥 教你如何DIY養肝粥
夏季如何養生?夏季養生之道何其多,而夏季養生粥絕對是好選擇。夏季人體各器官開始頻繁活動,我們的肝臟會出現陰虛,而又不能過於補肝,這樣會讓肝火過旺。所以,夏季很適合喝養肝粥,下面就教大家如何DIY煲出美味養肝粥吧!   桑葚粥 桑葚30克 (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乾淨,與糯米一起煮,等煮熟後加入冰糖。本粥可以滋補肝陰,養血明目。適合於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



葷素「黃金搭檔」 養生又不長肉

 葷素「黃金搭檔」 養生又不長肉
幾款葷素“黃金搭檔”: 牛肉配土豆: 牛肉營養價值高,能強健脾胃,冬天吃牛肉,還能暖胃,但牛肉纖維粗,會刺激胃黏膜,放些土豆保護胃,而且土豆的營養也很好;牛肉加芋頭,補中益氣,能緩解便秘。 羊肉配生薑: 羊肉補血溫陽,生薑止痛祛風濕,相互搭配,生薑祛羊肉的腥膻味,幫助羊肉發揮溫陽祛寒的功效;羊肉加山藥補血、強身、通便;加香菜開胃、壯陽。 魚肉配豆腐: 魚肉中蛋氨酸含量豐富,...



秋季宜養生:蜂蜜的10種養生食療法

 秋季宜養生:蜂蜜的10種養生食療法
秋季養生貴在養陰防燥,“收”就是保養體內陰氣。   蜂蜜“食療”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蜂蜜營養豐富,含有葡萄糖和果糖70%左右,還含有蛋白質、無機鹽、有機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鎂、鉀、磷等物質。 蜂蜜蘿蔔 取鮮白蘿蔔洗淨,切丁,放人沸水中煮沸撈出,控干水分,晾曬半日,然後放鍋中加蜂蜜150克,用小火煮沸調勻,晾冷後服食。適用於消化不良、反胃、嘔吐、於咳疾少...



小暑過後熱浪來襲 養生保健必過「六道關」

 小暑過後熱浪來襲 養生保健必過「六道關」
  小暑的到來,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炎熱季節,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30度,時有熱浪襲人之感,民間亦有“小暑接大暑,熱到無處躲”之說。 第一關:養陽關 首先是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例如,出汗過多、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人就容易傷津脫液;免疫機能一旦下降,感冒、腸胃疾病往往乘虛而入;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