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安神治失眠 | 養生知識網

 

A-A+

寧心安神治失眠

2022年01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由於現代人們工作繁忙,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過大,用腦過度等原因,致使呈現出各種失眠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抑鬱症等症日趨增加的現象,還有些人尚未中年,身體就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了,甚者失去工作能力,不僅給自身造成很大的痛苦,給家庭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亦為整個社會之損失。基於上述日趨嚴重的情況,本人憂心已久,誠心願解患者之疾苦,故此,多年來對於上述諸多症潛心研究,反覆實踐,積累經驗,多有所獲。今根據本人幾十年教功練功、行醫治病之經驗,總結整理,創編“寧心安神功”,經過將該功法授予患各種失眠病症的患者練習,果然效果良好,受益者良多。若能堅持修煉此功,不僅治療各種失眠病症效果良好,還可以起到調理人體五臟六腑之疾病、平衡人體陰陽的作用。今將此功法首次公諸於眾,以表濟世之寸心。期望患有失眠、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抑鬱症等病症的患者,堅持修煉此功,以收奇效,誠心所願。

 

祖國傳統醫學理論依據

《靈樞·邪客篇》指出:“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捨也。”心為君主之官,統轄全身而制九竅,人體的生理功能,皆發於心,“於眼曰視,於耳曰聽,於鼻曰嗅,於口曰言,於手曰舉,於足曰履。饑則思食,渴則思飲,冬則思裘,夏則思葛”(《尊生八箋·延年卻病箋》)。心旺則臟腑健,心疲則臟腑倦。《素問·靈蘭秘典論》又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這裡不僅說明了心在五臟六腑之中的重要地位(君主地位),並明確提出了養心在養生壽考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欲健身養生必先養心,內心寧靜,心之氣血充盈,則臟腑功能協調,身心具健。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明代醫學家萬全在《養生四要》中指出:“心常清淨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管子·內業》亦云:“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定在心中,耳目聰明,四肢堅固,可以為精舍。”古人還有“凡欲身之無病,必先正其心,……心君泰然,則百骸四肢雖有病不難治療”之說。明代高濂所著《尊生八箋·延年卻病箋》也將“四萬八千法門,同歸方寸,故首題原心章。”其它典籍談及寧心安神之述甚多,茲不備舉。可見古聖先賢對於寧心安神之重視。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一是主血脈,二是主神明。前者是指心具有推動血液在脈內運行之功能,並保持脈道暢通,以濡養臟腑百骸,《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後者則是指心對於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具有主宰作用。不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靈樞·邪客篇》也稱心為“精神之所會。”心的功能正常,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自然正常,各臟腑之生理功能便能得到正常的發揮,臟腑之間協調一致。反之,若心的功能失常,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也會隨之出現異常。主宰失常,可反作用於其它臟腑,而使其隨之發生病變。由於心為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之主宰。故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之說。心之所以主神明,是與其主血脈密切相關的,心之氣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因心具有主血脈之功能,故其亦主神志。心血旺盛,神有所捨,則神志清晰,反應靈敏,精神飽滿,精力旺盛,記憶力強。反之,若心發生病變,功能下降,心氣不足,心血虧虛,必然會影響到心主神明之功能,從而引發一系列精神病症。

 

 

心包絡為心之外圍包膜,又有心包、“膻中”、“心主”之稱,它不僅具有護衛心臟之功能,且可“代心行事”,其功能與心相近。若外邪侵犯於心,首先侵犯心包絡,故有心包絡“代心受邪”之說。如果心包絡功能旺盛,抗邪有力,則可保護心臟使其免受外邪之侵犯。反之,若心包絡受損,功能減退,無力抗邪以衛心臟,則易使心臟罹病。心包絡若有病與心病大體相同,可出現神昏、心煩、氣虛、譫語、噯氣等精神病症,祖國傳統醫學稱之為“熱入心包”或“蒙蔽心包”。可見,加強對於心包絡的養護,保持其生理功能旺盛,對於寧心安神和治療各種精神方面的病症,也是非常重要的。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脾統血,且為氣血化生之源。脾與心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血液的生成和運行兩個方面。在血液生成方面,心血有賴於脾所傳輸之水谷精微所化生。若脾氣健旺,氣血化源充足,則心血自然充盈,心有所主,神有所捨。而心血又有賴脾氣之統攝才不致溢出脈外。心對於脾而言,維持脾的運化功能正常,亦有賴心血之滋養,並在心神的統管下正常運行。心陽能溫助脾陽,使脾氣健運,氣血化生有源。心陽對於脾陽的這種溫煦作用,稱為“火能生土”。

脾主運化,使心血生化有源,心脈充盈,心有所主。脾統血,使心血不致溢出脈外。心行血,使臟腑得養,脾氣旺盛。心脾共同維持著血液的正常運行,保持人體陰陽平衡,健康無病。

若因外邪侵襲,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煩擾,情感內傷,損及心脾 ,必致病變(失眠、神衰、抑鬱等)。如整日思慮過度,高度精神緊張,煩惱生氣,情擾心神,耗傷心血,或火熱、痰濁、淤血傷心,或憂思傷脾,濕邪困脾,脾失健運,脾不統血等,均可造成心血虧損、神明失主、心脾兩虛之病變,在臨床上可出現失眠、多夢、睡眠淺表、四肢疲倦、腰膝酸軟、形寒怕冷、食量減少、食慾不振、大便稀薄、面色無華、多夢、健忘、神志不寧、頭目眩暈、記憶力減退、多疑膽小、噯氣懶言、月經不調、性慾降低、週身乏力等心脾兩虛之病症。重者可出現驚悸、怔忡、胸痺、脈象改變、心動過速、心煩意亂、真心痛等,甚者出現悲觀厭世、對生活失去信心、存在自殺心裡、譫妄、神昏等重症。對於上述病症患者,我們當用寧心安神之法,收斂心神,內守精神,通經活絡,健脾養心,使心血充盈,心神得養,經絡暢通,臟腑安寧,五臟六腑功能協調一致,陰平陽秘,身心具健。堅持練習寧心安神功,日久必收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實效。

一、靜斂心神

功理:靜斂心神之靜坐法亦為養心健脾、吐故納新、修養崑崙等三節動作的預備式。此節動作通過靜坐內守,收斂心神,清心養性,吸天地之精氣,通週身之經絡,培育內氣,御邪外干,進而收取益氣養血、養心安神之實效。

坐法:雙腿盤坐於硬板床上或端坐於床沿、凳、椅(雙足平行著地,膝部呈直角),寬衣解帶,雙手手心向下放於兩膝蓋上或雙手重疊放於丹田處。微收下頜,舌抵上顎,輕合嘴唇,頭頂項豎,百會朝天,眼瞼下垂或微閉雙目,內視小腹。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週身放鬆,頭腦清空入靜,正定心神。初練者可採用數息法(一吸一呼為一息)或冥想法(意想美麗自然景色、景觀等),即以一念代萬念,可以清除雜念,利於入靜。

呼吸法:採用順腹式呼吸法,鼻吸鼻呼,先吸後呼,吸氣時小腹自然隆起,呼氣時小腹自然塌陷。可採取下面兩種呼吸法之中的任何一種意念呼吸方式。(1)氣沉丹田法:吸氣時,意想天陽之氣由鼻孔吸入後直入丹田(小腹),小腹隨之自然隆起,意想氣充滿丹田;呼氣時,意想吸入丹田之氣充滿週身,而後逐貫四肢,直至四肢末端而輸布週身,小腹隨之自然塌陷,並同時做週身放鬆的意念。(2)循經導氣法:吸氣時意唸經氣由雙足內則起,沿雙腿內則足三陰經上行直至腹部、胸部;呼氣時,意唸經氣由胸部起,分別沿雙臂內側手三陰經走向手部,直達指端;再吸氣時,意唸經氣由雙手背側循手三陽經上行,經臂部,直達肩背(按手三陽經循行路線應該到達頭部,因考慮到初學者運用不當會引發頭暈等不良反應,故此引經氣至肩背部即可);呼氣時,意唸經氣由肩背部分別沿背部、體側循足三陽經下行,再經過腿部後側、外側直達足部。再吸氣、呼氣時,重複上述意念活動。

做上述意念呼吸法,要求意念不可過重,要似有似無,呼吸保持深長勻吸,微微綿綿,不憋氣,不努力,小腹伴隨呼吸起落要順其自然,不可用力或過於著意。此靜坐法每次做10—15分鐘即可,堅持日久,可練就大氣充身浩蕩,感覺體內熱烘烘有如熱氣團翻動,週身暖融融、活潑潑毛孔皆開,甚或微有汗覺。此時,精神內守,心神內斂,氣順血和,無物無我,氣息若存若無,與天地合而為一,唯覺大氣充滿週身,並隨呼吸之節律周流不息,外表靜而內動不已。其舒適之快感,雅如“仙境”,非親驗者而無法體悟,正如莊子所云:“人不知魚之樂其樂也”。上述功態,不可追求,功到自然成,切勿急功近利,揠苗助長。

儒、釋、道三家對於靜斂心神之法,均倍加推崇。儒家提倡靜坐,謂之“知止”,《大學》指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孟子強調“不動心”、“求放心”、“勿助長”,“養浩然正氣”,使大氣“現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宋代大儒程頤對其門人有“半日讀書,半日靜坐”之教誨。釋家有坐禪之大法,倡導“明心見性。”道家有內丹修煉之秘術,曹真人云:“神使性兮氣是命,神不外馳氣自定。”《莊子》講“坐忘”,云:“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都是提倡靜心安神以養生延年。釋、道兩家為出世之人,其生活環境與儒家不同,但其歸根是一,其終結是無,不外靜斂心神之法門。儒家謂之至善,釋家謂之空,道家謂之仙。我們則為靜養心神,孜孜為善,祛病強身,以健康的體魄投身工作,為社會多做貢獻,此則與儒家略同。

 

 

二、養心健脾

功理:此節動作主要是通過對脾經、心經以及心包經進行循經按摩、穴位點按,配以呼吸和肢體導引,吸天陽下降以養氣,飲地陰上升以養血,激發經氣,通活經絡,調暢氣機,旺盛心脾之功能,從而使脾氣旺盛,運化有權,心血充盈,心神安定,身心得健。

預備式:見靜斂心神之坐法。

呼吸法:採用順腹式呼吸法,鼻吸鼻呼,先吸後呼,吸氣時稍用意將空氣盡量吸入體內,腹部自然隆起;呼氣時自然將體內濁氣呼出,小腹塌陷。即吸有意,呼無意,無意即順其自然。

動作:起於預備式。端坐於床上,雙腿伸開呈自然彎曲,雙足心相對。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按於足大趾端之隱白穴和大敦穴上,隨吸氣之勢,雙手拇指和食指稍用力輕輕點按隱白穴和大敦穴,至吸氣盡,呼氣時手指鬆開,如此點按八次。然後雙手分別沿左、右足內側赤白肉際向後、向上按摩,至內踝上三寸三陰交穴處,雙手握於踝上小腿部位,拇指按於三陰交穴上,隨吸氣之勢雙手拇指稍用力輕輕點按三陰交穴,至吸氣盡,呼氣時手指鬆開,如此點按八次。然後雙手繼續沿雙腿內側(循脾經)向上按摩,過衝門穴,經腹中線兩側上行至章門穴處,並用雙手手掌分別按摩左、右章門穴片刻,稍事休息(雙手重疊放於丹田部位,呼吸自然,深長勻吸,週身放鬆)。

然後將右手(掌心向裡)按於神厥穴(肚臍)處,隨吸氣之勢輕輕揉按,至吸氣盡;呼氣時,右手沿任脈(腹中線)向上按摩至膻中穴處(兩乳頭連線中點,約第四肋間),呼氣盡;吸氣時用右手手掌揉按膻中穴,至吸氣盡;呼氣時右手循左臂內側部向手指方向按摩,拇指沿左臂內側中線(心包經),其餘四指沿左臂內側下緣(心經),向左臂手指方向按摩,至腕橫紋上方二寸內關穴處,呼氣盡。然後右手握住左腕,右手拇指按於左腕上二寸處內關穴上,吸氣時右手拇指稍用力輕輕點按,呼氣時放開,如此做八次;再將右手拇指按於左手神門穴上,吸氣時稍用力輕輕點按,呼氣時放開,如此做八次;最後,右手拇指按於左手勞宮穴上,其餘四指托住左手手背,吸氣時,右手拇指稍用力輕輕點按左手勞宮穴,呼氣時放開,如此做八次。再以同樣的方法,將左手按於巨厥穴處按摩,並重複上述動作,唯左右手交換,此不贅述。

做完上述動作為一遍,恢復預備式,稍事休息,至全身松靜後再做第二遍,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身體狀況,每次做8-16遍。

三、吐故納新

功理:此節動作主要是通過呼吸吐納和收提谷道、腹部活動,吐出臟腑之濁氣,吸入天地之清氣,吐故納新,加大肺活量,加強肺部的氣體交換功能,增加血液的含氧量,提高機體新陳代謝機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改善心腦的血液供應,補益心血,益氣安神,從而使人的睡眠和精神狀態得到相應的改善。

坐法:端坐於床沿或凳子上,小腿自然下垂與大腿成直角,兩腳平行著地,間距一尺許。下頜微收,頭頂項豎,百會朝天,舌抵上顎,兩眼微閉。雙手重疊,內外勞宮相對,手心向裡貼於小腹(丹田)處(男子左手在裡,女子右手在裡)。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鬆腰塌跨,全身放鬆。頭腦清空入靜,呼吸自然平穩,氣順血和。如此靜坐片刻,爾後開始吐納(其要領與靜斂心神之坐法相同)。

吐納法:吐即呼氣,納即吸氣。先吐後納,即先呼後吸。呼氣時,口半張,念“呵”字,用喉嚨發音,將體內濁氣吐盡,同時小腹內收,肛門上提,即收腹提肛,縮腎斂臀;吸氣時,舌抵上顎,口輕閉,用鼻將空氣自然吸入,小腹自然隆起,週身放鬆。稍事休息,待呼吸自然平穩後,再做第二次吐納。簡言之,即口吐氣,鼻吸氣,吐氣時念“呵”字,吐有意,納無意,有意即盡量吐之,無意即順其自然。每次練習吐納18-36次。

早在《莊子·刻意》篇中就有“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頸鳥伸,為壽而已矣”之載述,《呂氏春秋》有“吹呴呼吸如喬松”之說,唐代名醫孫思邈有“夏日呵心火自閒”的養生經驗總結。明代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箋·延年卻病箋》中言道:“心源煩躁急須呵,此法通神更莫過。失眠口瘡並熱痛,以之日下便安和。”又云:“鼻為天門,口為地戶,則鼻宜納之,口宜吐之,……令平和也,是謂調氣。”古人還有“雞鳴而起,徐徐呼呵”之驗說。可見,吐故納新、呼呵吐氣之養生方法,源遠流長,在祛病健身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四、修養崑崙

道家以崑崙山為天下眾山之首,凡山脈皆總領於崑崙,而人的頭部為諸陽之所會,易象為乾,為天,所以古人又稱頭部為崑崙。歷代養生家對於頭部的保養都非常重視,文獻中記載甚多,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有歌云:“肛宜常提氣宜煉,齒宜數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崑崙,雙手摩擦常在面”。人的頭部為諸陽之會,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均會於頭部,頭部穴位很多,若經常堅持對頭部的保養,可以起到通活經絡、協調臟腑機能、平衡人體陰陽的作用,還可開慧增智,使人耳聰目明,嗅覺靈敏。我們知道,人的大腦在頭部,為神經系統中樞之所在,通過對頭部的按摩、相關穴位的點按以及頸部活動等鍛煉過程,可以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緩解大腦的疲勞,使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趨向平衡,從而改善人的睡眠。

 

標籤:【失眠】【治】【安神】【心】【寧】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