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不一定安全 | 養生知識網


 

A-A+

中草藥不一定安全

2019年09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7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草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治養生的良方,但是對於孩子還說並非一定就有良效了,專家說孩子服用中草藥並非是安全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該如何合理用藥才健康呢?請看小編下文詳細介紹與推薦的一些用藥常識吧。

警惕 幼兒吃中草藥不一定安全

很多家長認為中草藥比較安全.當發現孩子有點小毛時,常常自己買些中草藥給孩子服用。其實,是藥三分毒,而且中草藥的化學成分複雜,其安全性也只是相對西藥而言的。尤其是嬰幼兒,身體各個方面都未發育成熟,隨便服用中草藥同樣會損害健康。

嬰幼兒臟器嬌嫩,因此大苦、大辛、大寒、大熱等藥性猛烈的藥物要慎用。小兒生機旺盛,宜飲食調理,不宜濫用滋補之品,否則會使機體陰陽失衡,傷及臟腑氣機。即便是存在虛證,也必須慎用補劑。夏枯草、菊花、魚腥草、淡竹葉、蘆根、生地等中藥中含有鞣質、生物鹼、揮發油、甙類及無機鹽成分,可能加重嬰幼兒的肝臟負擔,損害肝功能,因此一定要慎用這些。

“六神丸”是很多家庭的常備良藥,它可以用於治療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慢性肝炎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但給小兒服用,則須慎之又慎。因為六神丸的主要成分之一雄黃含有硫化砷成分,對肝臟、腎臟等有較強的毒素作用。兒童處於發育階段,心、肝、腎等臟器的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若長期大劑量服用六神丸,很容易造成這些器官的功能損害

中藥宜在飯後30 - 60分鐘服用,這樣可以避免中藥成份刺激胃黏膜。喝中藥前後1小時內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漿,以免中藥成分與鞣質、咖啡因及蛋白質等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服藥時,藥中盡量不加糖,以免影響藥效。喝中藥時,家長應先嘗一下,過熱容易燙傷兒童咽喉、食管、胃黏膜等,過涼又會造成胃部不適,還會影響藥效。兒童服湯劑時,盡可能鼓勵孩子自己喝,或用小勺將藥液順著孩子的嘴邊慢慢餵入。服藥後盡量讓孩子休息一會兒,有利於藥物的吸收,以免因活動量過大而引起嘔吐。

如何知道『中成藥』、『保健品』是否含有降糖西藥

國家公佈的藥物品種中,消渴丸、消糖靈膠囊(消渴平膠囊)、糖維膠囊等成藥系中西藥復合制劑,添加有西藥降糖藥格列本尿。多數治療糖尿的中成藥處方中是沒有西藥降糖藥的,保健品中更是不允許添加西藥降糖藥。

近年來,一些不法廠商為了牟取利益,製造其“產品療效明顯,降糖速度快”的形象,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擅自添加降糖類化學物質。由於劑量不定,毒副作用無法控制,若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持續、大量服用後,有可能使患者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並且產生不可預知的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許多假藥偽造的批准文號和說明書也真藥的幾乎一模一樣,一般的病人和家屬從外觀上很難區別。評價可以根據用後的反應,推測其中是否含有西藥成分。

沒有嚴重的吐瀉或禁食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某種“中成藥”或“保健品”後,出現了低血糖反應(心慌、出汗、頭暈、血糖低於正常值),則基本可以斷定其中含有西藥降糖藥。如果不是初診血糖稍高的患者,單純服用後血糖下降值非常明顯的,也要高度懷疑其中是否含有降糖西藥。

這是因為:

1、長期的臨床實踐證實,中草藥確實存在一定的降糖作用,但其降糖強度跟西藥無法相比,短時間內不可能出現明顯的血糖下降。因此,服用所謂的純中藥降糖制劑、肯定是不可能出現低血糖反應的;保健品之所以叫保健品,也正常因為它們只有保健而沒有冶療作用。

2、不法廠家摻西藥的目的是獲利,因此所摻的西藥是價錢便宜、降糖效果明顯,如格列本尿(優降糖)等磺尿類降藥,容易發生低血糖不良反應。價格便宜的苯乙雙胍或二甲雙胍等雙胍類薌,胃腸道明顯,近半數病人不耐受;而發生低血糖反應少的阿卡波糖、羅格列酮等藥,日花費需十元至數十元才能有效。

如果病人對服用的成藥或保健品有懷疑,應報請監管部門,進行實驗鑒別。

瞭解概念 合理用藥

家庭藥物自療在西方一些國家已漸漸成為一種趨勢。自療的前提是具備基本的藥物學知識,對所患疾病和所使用的藥物有正確的認識,遇到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可見,瞭解一點藥物學基本概念非常重要。

什麼叫做合理用藥?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合理用藥的定義:患者能夠得到適合於他們的臨床需要的藥品,以及正確的用藥方法(給藥途徑、給藥劑量、給藥間隔和療程)。這些藥物必須是質量可靠、可獲得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合理用藥的生物醫學標準是: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具體內容包括:藥物正確無誤;用藥指征適宜;療效、安全性、使用及其價格對病人適宜;劑量、方法、療程妥當;用藥對像適宜,無禁忌症,不良反應小;調配無誤,包括藥品信息的提供;病人依從性好。

合理用藥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包括正確的診斷、對症下藥、正確地開具處方、妥善的調配、病人遵從醫囑、負責地隨訪治療效果。

不合理用藥後果嚴重

不合理用藥的表現有在不需要藥物治療時用藥,例如:無維生素缺乏徵候而長期使用多種復合維生素制劑,無鈣缺乏徵候而長期使用大劑量補鈣劑,無營養不良徵候而長期應用滋補強壯藥;在需要藥物治療時用錯藥,例如:對原因不明的兒童腹瀉,過多使用抗生素和止瀉藥,濫用注射劑和激素;使用藥效不確切或藥效未被證明的藥;使用安全性不確切的藥,例如:兒童或運動員為促進生長或增進食慾濫用同化激素,兒童患者無顧及的使用氨基糖甘類抗生素;使用不易獲得、安全和療效不佳的藥物;使用藥物時給藥方法不正確。

藥物的使用方法不當包括:過分依賴注射給藥途徑;抗生素使用劑量不足,療程不足所導致致病菌耐藥;大處方和多藥合用;劑量不適宜和療程不合適。

不合理用藥不僅會治療延誤、失敗、使不良反應加重,導致藥源性疾病的發生。而且還會使治療機構和醫生信譽受孫,令不必要病人投訴增多。不合理用藥也會使社會資源浪費,病人經濟負擔增加,誤導醫藥產業發展。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住院病人有5%是由於用藥不當而入院的;全世界非意外死亡人員中,1/7是死於不合理用藥;在藥品的開支中只有30%被有效地用於病人,種種原因浪費高達70 %,W HO認為藥費太高的原因,很大部分是由於用藥不當造成的。

據我國90年代的一項統計,在180萬聾啞兒童中,約100萬人是由於用藥不當引起的,並且還在以每年2萬~4萬人的i速度遞增,他們大多是濫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酶素等氨基糖甘類藥物造成的。

導致不合理用藥的因素有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狀況、受照顧程度的差異。另外就是社會不良醫藥廣告、不良用藥習慣、處方用藥與經濟利益掛鉤等不正常的社會關係。

了解藥物學相關概念

劑量:藥物的不同用量會起到不同的效果,所謂用量就是“劑量”,即每次用藥量。

常用量:出現最佳治療作用的劑量叫做治療量,即“常用量”,也就是通常治病時所需的量,也是符合大多數人的用量。

最大用量或極量:在常用量的基礎上在增加劑量,直至即將出現中度反應為止,這個量就稱為“最大治療量”或“極量”。極量比治療量大,但比最小中毒量小,也是醫生用藥劑最大限度。

中毒量:用藥量超過極量時,會引起中毒的劑量。簡言之,中毒量是引起人體產生中毒反應的藥量。

致死量:在中毒量的基礎上再加大劑量,就會引起死亡,此劑量稱之“致死量”。致死量和中毒量不屬於劑量範圍。

安全範圍:最小有效量和極量之間的距離稱為藥物的安全範圍,也稱之為“治療窗”。藥物的安全範圍愈大愈安全,反之則易引起中毒。

藥物的效價強度:指藥物作用達到一定效應時所需的藥劑劑量。同類藥物中各個藥物達到同一致程度的所需要的藥量越小,其在同類藥物中的效價強度越大。

藥物作用具有兩重性:既有防病治病的治療作用,也有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不良反應。幾乎所有藥物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只是反應程度和頻度不同。

治療作用:凡能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作用,都稱為藥物的治療作用。不良反應:系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藥物目的無關的或意外非預期的反應,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變態反應、後遺反應,繼發反應、軀體依

賴性和精神依賴性、致畸、致突變、致癌等等。

特別談談副作用

很多患者很忌諱藥物有副作用,一提副作用連藥都不敢吃了。那麼副作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副作用(side effect )指在治療量時出現的與治療無關的不良反應。副作用一般都比較輕微,是可逆性的機能變化。產生副作用的原因有:藥物選擇性低,作用範圍廣,治療時利用其中一個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比如麻黃鹼治療支氣管哮喘時有中慪神經興奮作用,可使患者失眠。

瞭解其他的藥物反應

毒性反應(Toxie ettcct):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程而引起。一般是在超過極量才會發生。有時也可由於患者的遺傳缺陷、病理狀態或合用藥物而引起敏感性增加,致使在治療量時出現中毒反應。急性毒性:因服用劑量過大而立發生的毒性。慢性毒性:因長期服用後逐漸發生的毒性。

變態反應( Allergy),又稱為過敏反應:是致敏患者對某種藥物的異常特殊反應。僅發生於少數患者,和已知藥物作用的性質無關,和劑量無相關性,變態反應的表現各不相同,不易預知,一般不發生於首次用藥,化學結構相似的藥物易發生交叉過敏反應。如:青黴素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氯黴素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繼發反應(Secondary reaction):這是由於藥物的治療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後果,又稱為治療矛盾。如長期用廣譜抗生素時,由於許多敏感菌株被抑制,而使腸道內菌群平衡失調,以至於一些不敏感的細菌,如抗藥性葡萄球菌及白色。

念珠菌等真菌大量繁殖,引起葡萄球菌性假膜性腸炎或白色念球菌病等繼發性感染,稱為二重感染。

後遺效應(after effect):指停藥後血藥濃度已經降至最低有效濃度之下,但生物效應仍然殘存。如服用長時間作用的巴比妥類催眠藥後,次晨仍有睏倦 、頭昏、乏力等後遺作用;少數藥物如大劑量夫塞米,鏈黴素等偶爾可引起永。

久性耳聾等,出現耳聾時,血藥濃度已經測不出來,但後遺效應是存在的。

“三致”作用(Teratogenesis)是指致癌,致畸、致突變。

致癌::因藥物誘發或引起的癌症稱為藥物的致癌作用。

致畸:藥物引起的胎兒畸變。目前認為胎兒在開始發育的3個月內,胚胎發育分化最快,最易受藥物的影響,故在妊娠的頭3個月內應謹慎用藥。

致突變:有些藥物可使遺傳因子發生突變或或染色體異常,使細胞和組織發生不正常生長,稱為致突變作用。

小貼士:專家簡介

劉麗萍,解放軍第302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主任藥師,中國藥學會高級會員,斛放軍總後勤部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軍隊藥品審評專家庫成員,全軍藥品監督員。主要工作力向是臨床合理用藥.藥掌信息化管理和醫院藥學工作。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以上盤點的這些用藥常識,我想大家都清楚了,那麼今後就要注意小心了,尤其是孩子,切不可亂服中草藥,不然身體健康會受到威脅的哦。

 

 

 

 

 

 

標籤:【糖尿病】、【二甲雙胍】、【二甲雙胍緩釋片】、【昏迷】、【二甲雙胍副作用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