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擇艾灸條或艾絨 什麼樣的艾灸條較好 《本草綱目》中說:“揀去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籮去渣滓,去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躁,則灸火得力。”艾絨質量的好壞,對施灸的效果也有影響,艾絨質量好,無雜質,而乾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療效好,反之則差。劣質艾絨,燃燒時火力暴燥,易使病人感覺灼痛,難以忍受,且因雜質較多,燃燒時常有爆裂的流弊。 在《... 2022年04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 老人身體的保護傘 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的通路,因此經絡可把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聯結成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經絡的功能活動稱為“經氣”,《靈樞·九針十二原》說:“通其經脈,調其正氣”,這說明通過經絡的功能活動可調節肺、脾、腎之氣而發揮對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 實驗早已證明,針刺經絡的一定穴位可提高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艾炙動物可提高巨噬細... 2022年03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治療高血壓有奇效 艾灸穴位:湧泉穴。 位置:約當足底前中1/3的交點。當第2、3跖趾關節稍後處。該穴溫灸有回陽救逆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溫灸湧泉穴,對溫通血脈,促進血運有很大幫助。 方法:每晚睡前,患者洗腳後平臥,艾灸條每次1支,截成兩段,由他人點燃對準穴位,左右兩穴灸完為止每日1次,勿燙傷。7天為1療程,休息2天後,再進行第二療程,可連灸3~5個療程。 作用:湧泉穴位於足底,居人身之最低位,灸之可引熱下行... 2022年03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哪些疾病適宜艾灸 養生導讀:艾灸是我國中醫的傳統療法,堅持艾灸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對疾病有一定的預防治療作用。艾灸主要是通過刺激體表穴位,來激發經氣活動來調理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現在正直夏季,氣溫越來越高,此時,一些疾病用艾灸治療,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夏季哪些疾病適宜艾灸 女性痛經:很多人在夏季喜歡吃冷飲,有些女性即使在月經期也要吃冷飲,久而久之,會造成女性痛經。女性可於每次月經前10天,對... 2022年02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的保健法 艾灸療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廣泛使用艾灸法,如《莊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歷代醫學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現介紹幾種常用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它見效快,操作方便,相對無藥物傷害之憂,讀者不妨一試。 一、延年益壽保健灸... 2022年02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足三里穴位圖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的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足三里是胃經的主要穴位。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補虛強身的作用。《甲乙經》載:“五臟六腑之脹,皆取三里,三里者,脹之要穴。”《外台科要》載: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氣也。《醫說》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針灸大成》載... 2022年02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針灸和艾灸效果一樣嗎 針灸和艾灸的區別 養生導讀:針灸和艾灸效果一樣嗎,針灸和艾灸的區別?現代人通常認為針和灸是同一種療法,其實並不是這樣。那麼針灸和艾灸效果一樣嗎?針灸和艾灸的區別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瞭解下。 針灸和艾灸的區別 針灸和艾灸都屬於中醫療法,一提起這兩種療法,很多人認為是同一種療法。其實不是,中醫專家指出,針灸與艾灸療法都是通過刺激人體穴位來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但是兩種療法有很大差別,並不是同一種療法。 ... 2022年02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頸源性眩暈可嘗試艾灸治療 眩是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站立不穩,二者同時出現,並稱眩暈。頸源性眩暈,顧名思義,就是主要由頸椎病變而引起的一種繼發性眩暈,常於頸部活動時出現,特別是猛然扭轉或過度後屈頸部時易於引起,也常發生於體位改變時。一般發作時間短暫,數秒至數分鐘不等,亦有持續時間較長者。表現為多種形式的眩暈,有時噁心、嘔吐甚至大汗淋漓,致使閉目不敢動。甚或輕微活動也可出現... 2022年01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療法的四個注意事項 艾灸療法是比較安全的治療方法,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艾灸療法帶來的副作用,所以,艾灸療法是可以長期使用的醫療保健療法。 但艾灸療法也有一些禁忌,下面我們詳解如下。 一、皮膚有缺損的人群。這類人群一定要注意,不要灸在破損的皮膚上。 二、月經期的女性。女性在經期,盡量不要使用灸療,要等過了經期再用。 三、孕婦要慎用。懷孕期間,如果一定要行灸,千萬要注意不要用在腰骶部位。 四、小孩要慎用... 2022年01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至陰穴矯正胎位 去年秋天有一孕婦給我打電話說她幾天前到醫院做產前檢查,B超見胎兒為臀狀胎位,婦科醫生建議他回家後採取胸膝臥位7天後改用艾灸至陰穴7天。她想咨詢一下艾灸至陰穴矯正胎位不正是否有效? 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在妊娠30周後經產前檢查除枕前位(正常胎位)外,其餘的枕橫位、枕後位、臀位、臂位等均為異常胎位。一般孕婦無任何異常感覺,只是在產前檢查時才能發現。中醫學稱異常胎位為“倒產”、&l... 2022年01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