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清明養生篇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農曆書曰:“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清明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5度,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均氣溫已升到12度以上,此時正是桃花初綻,楊柳泛青,凋零枯萎隨風過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現。清明時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祖掃墓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更是重視“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宋代高菊澗的《清明》詩云:&l... 2012年12月0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之首要-養心 秋天如何? 一、傳統秋季理論 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所以要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應以養肺為主。收斂神氣,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 (完谷不化的腹瀉) ,奉藏者少 (降低了適應冬天的能力)。 所以《》說: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與雞一起作息),使志安寧,收斂神氣。 秋冬季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進補適度,注意保溫,保持清潔,適當運... 2012年12月0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養生篇 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開始之意,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的開始。此刻“嫩如金色軟如絲”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躍躍而試的小草,正等待著“春風吹又生”,而“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時節的自然特色。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天漸長,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也趨於... 2012年11月30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 十八法 一、節食慾食不過飽,定時定量,保證消化器官健康無病。 二、忌怒氣遇事不怒,不生氣,不發脾氣,以免損害身心健康。 三、發常梳常梳理頭髮,撫模顱頂,能促進新陳代謝,起到健腦、清神智的作用。 四、面多擦洗面頰,多用軟毛巾擦,包括乾洗臉。能益智凝神,面頰紅潤無皺紋。 五、舌舔顎經常以舌尖抵住上顎,閉氣凝神,可以提神補氣養心,多生津液,健脾胃。 六、齒數叩上下牙齒對齊,咬緊,嗑叩數次... 2012年11月30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立夏以後養生遵循四原則 夏日氣溫高,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一、清熱消暑 妙方:消暑菠蘿酒 配方:中興菠蘿1個,赤砂糖300克,米酒2000毫升。 製作方法:選取七八成熟,略帶香甜味,按之稍軟的菠蘿1只,切除果柄及頭部,將菠蘿連皮縱切為4塊,每塊再切成厚片,放入3000毫升容量的廣口瓶中,倒入米酒,加糖,密封浸泡,每2~3日略加搖動1次,經1... 2012年11月3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養生篇 3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曆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 2012年11月2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肺為先 秋季氣候多變,乍寒乍熱,晝夜溫差大。中醫認為,“秋氣通於肺”,“肺乃氣之海”,“氣乃人之根”。這一理論提示人們,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順應時令的變遷,注意保養肺氣,避免發生呼吸系統疾患。 起居順時 秋季氣溫由熱轉涼,且晝熱晚涼,應做到祖國醫學所說“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睡以避晚涼,早起以從清爽,吸納新鮮空氣。要敞門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還應... 2012年11月29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三類食物保平安 “立夏”代表天氣轉暖溫度升高,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同時雨水增多。專家稱,立夏後有利於人體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學會養“心”。 今年立夏5月6日4時23分 根據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歷》,今年立夏的準確時間為5月6日4時23分。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 2012年11月2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3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避免越補越虛的誤區 春季的氣候明顯變得溫暖了,養生進補的方法也和冬季很不一樣,如何掌握春季的新補發?千萬不要還是按照冬季進補的方法來,這樣你就會陷入了誤區,看看春季養生讓你越補越虛的六大誤區。 誤區一、盲目相信廣告 廣告中,關於各種補品的“神奇”、“靈驗”“包治百病”功效的宣傳,往往誇大其詞。 保健品不同... 2012年11月2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的忠告 度過了暑熱難挨的盛夏,時下已經進入秋天。秋令如何養生?這是人們十分關心的話題。如何正確養生,筆者提出如下忠告: 忠告之一:秋季進補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俗話說:“入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訥呆等,此時進補十分必要。 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 2012年11月2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