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體質的人容易得癌症 癌症預防要找對飲食
祖國醫學認為腫瘤的發生,主要是機體正氣不足,邪氣偏盛,導致氣陰兩虛、血瘀痰凝、瘀阻日久,積聚成塊。所以認為氣虛、肝郁、陰虛、瘀血、痰濕體質之人,為腫瘤易感及復發人群。
氣陰兩虛:肺癌、食管癌
肺癌、食管癌患者以氣陰兩虛型、氣虛血瘀型、脾虛痰濕型體質者為多。
氣陰兩虛常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動則加重,口乾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膝酸軟,舌淡或舌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脈細弱。採用益氣養陰治療。面色蒼白,口乾咽燥,目澀無淚,神疲乏力,食慾不振,手足心熱,舌質紅胖,邊有齒印,脈細濡。
肝郁氣滯型: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以肝郁氣滯型、血瘀痰凝型體質為多。
肝郁氣滯型常表現為情志抑鬱,胸脅或少腹脹滿竄痛,善太息,或見咽部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腫塊。婦女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舌苔薄白,脈弦。病情輕重與情緒變化的關係密切。
脾虛痰濕型: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患者以脾虛痰濕型、脾胃虛弱型體質為多。
脾虛痰濕型主要變現為咳嗽痰多,胸悶納呆,神疲乏力,腹脹便溏,舌質淡胖,齒印,苔白膩,脈濡緩或濡滑。
脾胃虛弱型:胃癌
胃癌患者以脾胃虛弱型、氣血兩虛型體質為多。
脾胃虛弱型的主要表現是,洩瀉時輕時重或時發時止,大便稀溏,色淡無臭味,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食後易瀉,吃多後見腹脹、大便多,平素食慾不振,面色萎黃,神疲倦怠,形體瘦弱,舌質淡,苔薄白。
針對飲食 防癌症發生
1.胰腺癌
預防胰腺癌,要多吃富葉酸、硒、鎳的食物,像蘆筍、豆類、蘑菇、梨、扁豆、雞蛋以及金槍魚和沙丁魚等,少吃煙燻肉食。研究發現,即使少量的加工肉也會增加胰腺癌的致命風險。每天吃1根香腸或2片鹹肉會導致胰腺癌危險增加20%。同時減少糖類攝取。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
2.肺癌
不吃或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患肺癌的風險要增加1.25—3.33倍。胡蘿蔔、青椒、西紅柿、大豆、綠豆、洋蔥可以使肺癌發病風險降低至少兩成。當然大量進食蘋果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3.鼻咽癌
又被稱為吃出來的“廣東癌”,深受廣東人喜歡的中國南方傳統食物——廣式鹹魚與鼻咽癌的發病有密切關係。不僅如此,魚乾、臘腸、蝦醬、酸菜、泡菜等也會增加鼻咽癌發病的危險性。而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降低發病率。
4.乳腺癌
乳腺癌中約半數是激素依賴性腫瘤,這部分患者的腫瘤發生發展與體內激素水平有一定關係。內科副主任醫師袁芃認為,這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家可能因此懼怕任何含激素的食物。其實,大豆中含有的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與動物雌激素顯然不同,也沒有任何一項研究指出植物激素會增加乳腺癌復發風險。當然,含動物雌激素的食物應另當別論,譬如蜂膠、現今部分飼養的含不當添加劑的肉雞等。
5.大腸癌
脂肪攝入量與結腸癌發病率呈正比,但不同類型的脂肪對結腸癌發病的作用完全不一樣,動物來源的飽和脂肪與結腸癌的發病關係最為密切,植物油與結腸癌發病無關。建議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牛油、肥肉、動物內臟、魚子等;植物油也應限量,每人每日20—30克(約合2—3湯匙)即可;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適量吃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金槍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