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 養生知識網

 



立秋的養生之道

 立秋的養生之道
 立秋不適宜大補特補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是不是就該大補特補呢?什麼時候是最適合補?專家說: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後適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從中醫的觀點來講,夏季養氣,冬季養陰,夏季比較適宜進補。 立秋雖然標誌...



秋冬養生最關鍵的一點

 秋冬養生最關鍵的一點
一般來說四季均可補,但秋冬最佳。這是因為秋冬是陰長陽消的階段,順應這個趨勢養陰,效果就會比其他時候要好,這好比一株乾渴的鮮花,春夏養陰猶如中午澆花,澆下去的水分會被蒸發掉一大半,而秋冬養陰就好比傍晚澆花,同樣多的水分不但不會被蒸發,還可兼得晨露的滋養。中醫認為,久病傷陰,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慢性腎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陰虛表現,養陰補虛是這類慢性...



處暑養生食譜推薦

 處暑養生食譜推薦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以下是參考食譜: 芝麻菠菜: 〔配料〕鮮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淨,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撈出浸入涼水中,涼後撈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盤內,分別加入鹽、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補肝益腎,開胸...



冬日養生四莢湯

 冬日養生四莢湯
圓肉紅棗羊肉湯  羊腿肉750克,桂圓肉30克,黨參15克,紅棗10枚、生薑4片。將羊肉洗淨切塊,將蔥、姜、蒜用油起鍋,下羊肉翻炒,將桂圓、黨參、紅棗洗淨後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燉3小時即可,食肉飲湯。對老年人的氣血不足、頭暈眼花、夜眠不安、心悸心慌有效。但若感冒發燒,此湯應停食,以免助熱上火。 豆蔻陳皮鯽魚湯   鯽魚1條,豆蔻10克,陳皮6克,生薑4片,胡椒粉...



寒冷冬季 老人養生宜與忌

 寒冷冬季 老人養生宜與忌
冬季養生,對人體有著良好的作用,對於老人來說,冬季養生尤其重要。冬季天氣寒冷乾燥,是易發生疾病的季節。所以對老年人應給予更多的關照,特別是應對他們採取保健措施,以使老年人平安度冬。老年人在冬天養生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宜與忌: 宜:1.生活規律,起居有常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遲起以養奶氣,日出而做,以避嚴寒,...



夏季養生—-夏季安神粥

 夏季養生—-夏季安神粥
   夏季懶洋洋地來了,食物似乎很難調動胃口。一起來試試這兩款粥吧。 安神粥 功效:有助睡眠,防治腰酸腿痛。 材料:栗子 10個,龍眼肉 15克,大米 50克,糖適量。 製作:栗子洗淨泡 3小時,剝殼備用。 做法:鍋中加入適量水,放入大米和栗子大火煮開,改小火煮 40分鐘。放入龍眼肉和糖繼續煮 10分鐘就可以了。 柏子仁粥 功效:調理腸胃,增加體力。材料:柏子仁 15克,大米 50克,蜂蜜適量。 ...



夏季養生–綠豆的功效及用途

 夏季養生–綠豆的功效及用途
綠豆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測定,每100克綠豆中含蛋白質22.1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59克,熱值332千卡,還含有鈣、磷、鐵及維生素a、b1、b2、煙酸及肽類。其中氨基酸含量比較完全,尤其苯丙氨酸和賴氨酸含量較高,如與大米混合食用,會提高它的營養價值。 中醫認為,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在《本草綱目》裡記載:用綠豆煮食,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消暑解渴、調和...



初春養生 飲食五點注意

 初春養生 飲食五點注意
 初春的飲食要根據春天的氣候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食物。 1.飲食清淡防上火。春季人易上火,小便赤黃、便秘、舌苔發黃。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陰更虛,肺結核等病菌容易乘虛而入。因此,春季飲食以清淡為好。 2.辛甘之品助春陽。初春陽氣初發,辛甘之品可助春陽,宜食辛甘之蔥、生薑、棗、花生、小麥粉、蕎麥、玉米等穀物,豆漿、豆腐、赤豆等豆類,橘子、金橘、香蕉、蘋果、梨等;也要吃些海產品、蛋類...



小滿節氣遵循的養生三原則

 小滿節氣遵循的養生三原則
  導讀:小滿節氣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夏季的悶熱、潮濕天氣即將來臨。所以,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要做好“防熱防濕”的準備,要注意哪些問題、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則呢?下面新浪中醫小編就從中醫養生角度介紹一下小滿養生三原則:   小滿節氣遵循的養生三原則 小滿節氣遵循的養生三原則 原則一: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並且因這一時期...



夏季養生

 夏季養生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獨發於夏季。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此為傷津的關鍵,津傷時,即見口渴引飲、唇乾口燥、大便干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 濕為長夏之主氣,在我國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熱又多雨。人們所說的濕病就多見於這個季節。這個季節裡空氣中濕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