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 夏至睡眠不足易致頭痛 養生之道網導讀: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日。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這時候不僅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徵,保護陽氣外,還得注意“夏至—陰生”的情況。民間傳有夏至是“陰陽爭死生分”的說法。也就是說,儘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 清遠市中醫院的養生專家提醒,這個時節,除了注意消暑解渴外,情緒上應該盡量平靜,不應大悲大喜,飲食... 2013年11月25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94 ℃ 次 閱讀全文
美食養生藥膳食療緩解春困 春天伊始,大地解凍,萬物復甦,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氣。 漢朝劉熙《釋名》中說:“春之為言蠢也,物蠢而生”。說明春天是一個萬物由萌動而生發的季節。但是,這時人們卻出現一種“逆反”現象,感到困乏沒勁,提不起精神。這種懶洋洋的現象叫春困。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著自然氣候變化而發生的一種暫時生理現象。 克服春困,除了遵守春天養生原則 使起居勞作、精神調攝順應春天陽氣... 2013年11月2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要重「神養」與「居養」 夏日的“神養” 炎熱的夏季,人們宜靜心養神,避免情緒激動而生發肝火。中醫學認為,心主神明為君主之官,中醫說的“心”,不僅僅指心臟,包括了大腦神經系統的功能,養心,調節情志為先,養生莫若養性,貴在講究精神衛生。夏天,炎熱的暑氣往往使人心煩急躁,易怒發火,這對心身健身是有害的。因此,保持一個淡泊寧靜的心境,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要神清氣和,胸懷寬闊,思想平靜下來... 2013年11月25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經期女性勿食龜苓膏 阿膠棗、龜苓膏、涼茶飲料、茯苓餅、薄荷糖……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對養生保健的關注,很多零食也開始與有保健功效的中藥“聯姻”,由於口感、營養和 包裝都比較有賣點,這些零食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是,專家指出,零食作為人們平時休閒時間的小食品,本就不應多吃,含有中藥成分的零食,更要有所講究,不能 吃得太隨意,以免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 阿膠棗 滋陰養血,胃熱及消化不良者... 2013年11月24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7 ℃ 次 閱讀全文
養陽氣調情志 夏至養生三字經 養生之道網導讀:夏至到,天氣越來越熱,人們身體機能下降,身體抵抗力亦變弱,容易中暑或感冒,此外病菌易感性增強,還容易食物中毒,患上急性腸胃炎、急性胰腺炎和細菌性痢疾等腸胃疾病。夏至前後,如何隨時隨地給身體加油充電,如何安然度炎夏?專家介紹,從中醫理論講,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具體地說要記得下面這段“夏至養生三字經”。 養陽氣:晚睡早起中... 2013年11月24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0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兒童常見病預防 俗話說:“百草回芽、百病發作”,還來不及賞燦爛春花,來勢洶洶的各種疾病,已經讓人喊饒。春季傳染病流行猖獗,尤其是風疹、腮腺炎、流感、水痘等,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空氣傳播,所以,我們必須做好幼兒園及家庭的空氣清潔及餐具用、室內空氣的消毒工作,這對保護幼兒的健康有為重要。 一、換氣消毒防疾病 1、自然換氣法:經常通風換氣,春季要整日通風,通風時間應視室內外溫差的大小。 2、臭... 2013年11月22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 中醫幫你遠離空調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夏至節氣即將到來,辦公室的空調越開越大,不少人因為長期處於低溫中,身體開始出現一些小病痛了。這些都是吹空氣惹的病。今天小編教大家如何預防空調病,呵護我們的健康。 長時間吹冷氣卻不利健康,特別是老年人,過敏體質,血液循環不良,還有體質虛寒的人容易為“冷氣病”所苦。 症狀:溫度低,誘發過敏症狀 “環境變化,像是溫差大,或者溫度太低,過敏症狀容易出現。&... 2013年11月22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不吃早餐讓男人脾氣變更壞 現實裡面雄性動物戰鬥前會互相吼叫展現實力,男人也不能免俗,他們的“戰鬥”也是從壞脾氣地大喊大叫開始的。男人們脾氣變得越來越來壞,除了因為女性的競爭讓他們的不安全感上升外,下面的因素也負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除了影響消化,對男人們來說,還會讓脾氣變得糟糕。美國科學研究發現,不吃早餐讓男人的情緒和視覺空間記憶變差,但對女人則沒有影響,科學家認為這和... 2013年11月2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6道養生菜助你趕走春困 進入春季後(尤其到谷雨節氣後),隨著氣溫升高,人體皮膚鬆弛,毛孔放大,皮膚毛細血管舒張,外周血流量增加,大腦供血量就相對減少。同時,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身體耗氧量增加,大腦供氧量必然顯得不足。因此,一到春天,人們往往會感到十分睏倦。另外,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肝氣旺盛,肝勝脾 (木克土),則導致脾失運化,水濕內停。加上春季陰雨綿綿,外濕困阻脾陽,引起氣血運行不暢... 2013年11月20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 戶外活動常備防暑藥 養生之道網導讀:夏至前後,全國氣溫高、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悶氣短、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後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穿淺色... 2013年11月2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