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起居養生 大寒節氣天氣寒冷,由於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空氣乾燥,雨雪較少,我國大部分地區呈現出一種持續“晴冷”的態勢。對老年人來說,本月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等慢性病。由於持續的低溫,使得皮膚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誘發高血壓和心臟病。乾燥寒冷的氣候,還容易使老年人患感冒、肺氣腫和支氣管炎。這些病症都會加重冠心病的症狀,並可誘發... 2013年06月04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戶外運動可減輕春困 春暖花開,氣候宜人,暖洋洋的天氣,卻常使人感到懶洋洋,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仍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春困”。 春困不是病,它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變化和氣溫高低的轉換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短暫生理現象。冬天,人體為了適應寒冷的環境,保護體內的溫度而防止熱量散發,皮膚和微細血管處於緊張縮狀態,維持機體的生理恆溫和中... 2013年05月3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參棗芪精粥強身健體 臨近春節,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刻。保健藥膳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按照中藥的性味功能,與相應食物配合,配製成與人體臟腑陰陽、氣血盛衰、寒熱虛實相適應的飲食,調補合理,可以達到防病治病、增強體質、減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保健藥膳藥食兩獲,配伍方便,特別是藥膳有藥性平和、補而不滯,多食亦無害。對平時工作繁忙,無暇顧及身體的人來說,正好利用節日之時,用適宜的藥膳來調理身體,以便能以充... 2013年05月28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解讀 應對各種上火的食療寶典 上火是一種最常見的疾病,“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當人們出現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時,即是中醫所說的“上火”。中醫解讀 應對各種上火的食療寶典。 “火”到底是什麼呢?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乾咳無痰... 2013年05月23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0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自助 當日曆翻到九月,時令即踏入金秋的門檻,人該如何養生呢?根據祖國醫學的觀點,肺臟保健當列為先。 喝水益肺 秋季養肺的最簡便一招是積極補充水分。秋季氣候乾燥,使人體大量丟失水分。據測算,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在600毫升以上,從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要及時補足這些損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臟與呼... 2013年05月20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小滿時節 3個注意謹防皮膚病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小滿時節,因氣溫逐漸升高,多雨潮濕,易發生皮膚病。因此,小滿時節過後,人們要謹防皮膚病。 何為小滿? “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這就是說,從小滿開始,大麥、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從氣候特徵來看... 2013年05月2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9 ℃ 次 閱讀全文
鮮蓮銀耳湯 【來源】民間方 【原料】干銀耳10克、鮮蓮子30克、雞清湯1500克、料酒、食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製作】 1. 將發好的銀耳放一大盆內,加清湯150克蒸1小時左右,至銀耳完全 蒸透進取出,裝入碗內。 2. 鮮蓮子剝去青皮和一層嫩白皮,切去... 2013年05月16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3 ℃ 次 閱讀全文
烏龍茶 原料介紹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制茶時,經輕度萎調和局部發酵,然後採用綠茶的製作方法,進行高溫殺青,使茶葉形成“七分綠,三分紅”,有“綠葉紅鑲邊”的獨特之處,其色、香、味兼有紅綠花的特點。 中國人飲茶歷史已有上千年之久,深受各界人士喜愛。 營養分析 茶葉是富含維生素K的飲品,而且還含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促進膳食纖維溶解、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2013年05月1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9 ℃ 次 閱讀全文
松 子 原料介紹 松於為松科植物紅松、白皮松、華山松、等多種松的種子。紅松產於我國東北長白山到小興安嶺一帶;華山松為我國特產品種,北自山西沁源,南到雲貴高原,東起河南,西到甘肅、四川和湖南等者。 唐代的《海藥本草》中就有“海松子溫胃腸,久服輕身,延年益壽”的記載。在人們心目中,松子被視為“長壽果”,又被稱為“堅果中的鮮品”,為人們所喜愛,對老人最有益。 &n... 2013年05月12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6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之道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好多人在炎熱的夏天常常出現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容易出汗、頭暈、心煩、昏昏欲睡等症狀,甚至被中暑、嘔吐、腹痛、腹瀉等疾病所困擾。為了安度炎夏,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清淡飲食,但也不能拒絕葷菜 由於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清淡一些。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膩、... 2013年05月11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