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吃蛋白還是蛋黃 養生之道網導讀:眾所周知,雞蛋對人體有許多的益處。但總有人喜歡吃蛋白不要蛋黃,或者要蛋黃不要蛋白。那麼,蛋白和蛋黃,究竟吃哪個? 雞蛋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可補肺養血、滋陰潤燥,用於氣血不足、熱病煩渴、胎動不安等,是扶助正氣的常用食品。蛋白還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潤肺、滋養... 2016年11月2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5 ℃ 次 閱讀全文
冬天適合吃的16種蔬菜 養生之道網導讀:說到冬天適合吃的蔬菜,不少人都不知道冬季時令蔬菜有哪些,其實冬天適合吃的蔬菜有很多,如防癌抗癌的花菜、養胃補腎的山藥、消食養肺的白蘿蔔……下面小編推薦16種冬天適合吃的蔬菜。 冬天適合吃的蔬菜 1、花菜 綠花椰在防癌蔬菜排行中一直都是榜上有名,含有的β-胡蘿蔔素、葉黃素、葡萄硫素、檞皮素等含硫植物化學素,均是對身體有幫助的抗氧化劑,不僅有防癌效果,還... 2016年11月18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976 ℃ 次 閱讀全文
南瓜養生功效多 冬季護眼就找它 養生之道網導讀:現在人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自己的眼睛越來越累,視力下降的非常快,因此大家一定要做好保護眼睛的措施。那麼如何保護眼睛呢?保護眼睛的方法有哪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款護眼美食南瓜,以及一些護眼妙招,趕快來看看學學吧。 冬季護眼:南瓜最“養眼” 進入冬季,氣溫的降低,使得本來就不愛運動的那些人,更喜歡窩在家裡了。週末除了睡覺就是電腦,這樣下去眼睛哪受得了,很... 2016年11月16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4 ℃ 次 閱讀全文
蒜和肉是絕佳搭配 養生之道網導讀:生活中人們常有吃肉時吃大蒜的習慣,有的說,大蒜可以幫助肉食的消化、吸收。還有的“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的說法,那吃肉時到底要不要放蒜呢? 其實肉加大蒜,是人們公認的科學的食物鴛鴦配。用肉烹製出的各種菜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尤其是紅燒肉、醬牛肉等,更是風味獨特。如果在吃這些美味佳餚的同時,再配上幾瓣大蒜,... 2016年11月1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9 ℃ 次 閱讀全文
冬天必喝的四款滋補湯 養生之道網導讀:冬季是個最佳的進補時節,湯補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下面養生專家就為大家介紹四款湯補方案,幫你清肺潤肺,增強免疫力,遠離疾病煩惱。 一、胡蘿蔔排骨湯 做法:1 、將胡蘿蔔、排骨、陳皮分別洗淨,排骨斬塊,姜切塊,蒜剝好。 &nbs... 2016年11月14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75 ℃ 次 閱讀全文
四款美食吃出美麗容顏 養生之道網導讀:女人一過25歲,就要開始與衰老做抗爭了,不少女性都會盲目的選擇美容養顏,其實,身邊的一些不起眼的食物卻具有不可想像的抗衰老功效。小編今天推薦4款抗衰老的食品,讓你永保青春。 1菠菜 菠菜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物質,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另外,研究表明,菠菜的提取物中含有促進細胞增殖的成分,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助你永保青春活力。... 2016年11月13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0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吃蓮藕 清熱滋補 養生之道網導讀:冬季因天氣乾燥、飲食過熱常造成人體燥熱上火,因此,一般情況冬季飲食養生常推薦一些清熱潤燥的食材,蓮藕就是在秋冬乾燥時節格外受寵的食物,今天食神教大家做一道麻辣涼拌藕片,不但香辣可口,還可清熱潤燥。 一、蓮藕開胃清熱滋補養性,是秋冬食療佳品 藕微甜而脆,可生吃也可煮熟,而且藥用價值相當高,它的根根葉葉,花... 2016年11月12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28 ℃ 次 閱讀全文
嚴寒天氣,多吃哪些食物可以御寒暖身 養生導語: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抗寒力、免疫力低下,常被凍得手腳直哆嗦。那麼,冬季該如何御寒呢?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食療抗寒了。下面,養生之道網頻道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些可以增強禦寒力的紅色食物,讓你一邊吃一邊保暖。 多吃辣椒御寒 吃辣椒的好處 暖身防寒在一般人的印象裡,辛辣食物可能都有害人體健康。不過根據最新的研究指出,這些在人們刻板... 2016年11月12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69 ℃ 次 閱讀全文
如何選擇使用合適的調味品 養生之道網導讀:如何才能讓全家人在享用熱騰騰、香噴噴的菜餚的時候,能吃得更健康?挑選和使用合適的調味品非常有講究。 在家烹飪食物,免不了用鹽、醬油和味精來增加口感和提味。對於烹飪比較講究的家庭主婦,除了在菜餚裡放些鹽以外,要加一些醬油來增加色感或提味。此外,味精也是調理食味、讓食物更鮮美的常用調料。因此,醬油、鹽和味精是家庭廚房最常見的必需品。 減少鹽分攝取... 2016年11月1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閱讀全文
貴族食材的平民替身 養生之道網導讀:名貴食材的高昂價格,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那麼從實用角度來講,我們身邊又有哪些食材可以與這些名貴食材的營養媲美的呢? 這些名貴食材的價格偏高,除去人為炒作的原因,還由很多客觀因素決定,比如生長環境、產量、採摘過程的艱辛、保存和儲存的方法等都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很多人以為營養價值與價格有關。實際上,它們的價格未必和營養... 2016年11月07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