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穴位按摩法 快速緩和12種急症 不少人認為,西醫適宜治急病,而中醫適宜治慢病。其實不然,中醫的穴位按摩療法對這12種情況有很好的急救效果。 1.治暈厥:中暑、中風、虛脫時,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這時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壓患者合谷穴(位於人體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持續2~3分鐘,一般會緩解。 2.治休克:刺激人中穴(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具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 2021年03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預防中風有六個小決竅 腦卒中,即人們常說的“中風”,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風兩大類,通俗地說,就是包括腦出血和腦梗塞(腦梗死)。卒中是危害人們健康的重要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及復發率高的特點,目前已成為成為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首要的嚴重致殘原因 發生中風,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腦中風的症狀很容易識別,一般表現為口角歪斜、偏側肢體麻木無力,有的還伴... 2021年03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捏壓揉掐巧治病 捏壓虎口治暈厥 暈厥即面色蒼白噁心欲嘔,出冷汗甚至不省人事。此時,他人可用拇指食指捏壓患者手之虎口(即合谷穴),捏壓十 餘下時,一般可以甦醒。 捏腳後跟止鼻流血 鼻子出血時,馬上以拇指和食指捏患者腳後跟(踝關節及足跟隨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捏左足跟,當可止血。 指壓內關穴止嘔吐 因小恙引起嘔吐,可用中指壓內關穴止嘔。內關穴在掌後(掌面方向)二寸處尺橈骨之間,壓至有... 2021年02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牢記中醫六大緊急救命穴位 當身邊有人急病發作時,常常因為手邊沒有藥物或者距離醫院太遠而焦急萬分,有時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情況的惡化。其實點穴也能急救,請牢記以下六大救命穴,能解燃眉之急哦! 點壓合谷穴:治暈厥 合谷穴位於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稍靠近第二掌骨處。當病人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原因導致暈厥、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時,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續按揉2分鐘至3分鐘後,暈厥等症狀可消失... 2021年01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簡、便、廉、效的民間火功療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民間火功療法民間火功療法是土家族民間用火為引治療疾病的方法甚多,如火罐、火攻、油火、火針、燈火、燒艾、火灰碗等,被稱之火功療法。火功療法在土家族民間流傳甚廣,具簡、便、廉、效的特點,群眾易於接受。 現將幾種常用火功療法簡介如下 一、火攻療法 火功療法是民間醫生用來治療病的一種方法,作用快,療效滿意,獨具一格,深受患者歡迎。 (一)藥物配製:大血籐20克,剝皮血20克,雞... 2021年01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
健身不得當的嚴重後果 初練者急於求成 曉雷剛開始健身時對一切都很新鮮,每天都在健身房練很長時間,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最近到健身房訓練提不起勁,見到器械很反感,摸什麼器械都覺得重,勉強堅持下來,訓練後的疲勞感特別強烈。 專家提示: 初練者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訓練量和訓練強度要逐漸加大,切不可冒進。過度訓練後要降低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進行調整性訓練。訓練後應加強蛋白質的補充,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2020年11月08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必知的三個醒酒秘籍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經常混跡在酒桌上的XDJM都知道,身在職場,人不由己,難免要應酬、交際一下,而一旦上了桌,難免不沾酒,輕則喝得面紅耳赤,重則喝到上吐下瀉、不省人事。而且第二天還得頭暈腦脹半天。 .hzh {display: none; } 相信不少XDJM都搜尋過解酒秘籍,但是在網上流出的眾多解酒秘籍中,經得起“酒精考驗”的方法卻少之又少。那什麼辦法才有效呢?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酒精在體內... 2020年11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人體6大穴位 緊急關頭實現自救 養生導讀:面對突發的疾病,身邊有沒有救命藥的時候,大家是否不知道怎樣去應付呢?中醫教如何利用人體的六大救命穴位來實施自救。下面,趕緊一起來學學吧! 1、勞宮穴——血壓驟升症 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勞宮穴。高血壓患者可因生氣、暴怒或激動使血壓急劇上升,此時,可按壓勞宮穴,用大拇指從另一隻手的... 2020年09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應對性愛小意外六張急救「創可貼」 每年約有一萬例做愛中的傷痛來自於褲子拉鏈夾傷,頭碰傷、腿抽筋等意外更是不勝枚舉。敗了性趣是小事,可如果這些意外處理不好還可能出現大問題。因此,在準備兩情纏綿之前,先備好“創可貼”吧! NO.1 夾痛傷 在被褲子拉鏈夾傷的意外情況中,陰莖、乳頭和陰毛等部位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我們需要告訴你的是:當你解開拉鏈的時候,千萬不要急,夾住了可就不好玩了。 創可貼:乾洗衣... 2020年09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氣機失調六種表現 氣失常一:氣虛 概念:指元氣耗損,週身之氣不足及功能減弱,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肺脾腎功能失調,氣生成不足。或勞倦內傷。或久病不復等所致。 表現:全身性氣虛,可見精神萎頓,倦怠乏力,眩暈,自汗,易於感冒,面色白,舌淡,脈虛等症。偏於元氣虛,則可見生長發育遲緩,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於宗氣虛,則可見動則心悸,呼吸氣短等... 2020年08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