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養生:藥膳進補食譜 山藥羊肉湯: [配料] 羊肉500克,山藥150克,姜、蔥、胡椒、紹酒、食鹽適量。 [做法] 羊肉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薑蔥洗淨用刀拍破備用;淮山片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於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鍋中,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即可食 之。 [功效] 補脾胃,益肺腎。 強腎狗肉湯: [配料] 狗肉500克,菟絲子7... 2012年12月17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12招春季經絡養生法 促進睡眠 春季是女性養生的好時節,那麼什麼樣的養生方式最好呢?女人如何進行自我身體的調理,我們來看看最受推崇的經絡養生法,能讓女人在春季舒緩經絡氣血,看看中醫為你解讀女人經絡養生的秘密。 小秘密一:小指尖端 所屬經絡:手少陰心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心臟健康,胸悶,心慌,暈車,暈船時,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緩解不適症狀。 小秘密二:拇指尖端 所屬經絡:手太陰肺經 效用... 2012年12月17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8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食譜 荷葉茯苓粥: [配料] 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 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功效] 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 療效)。 涼拌萵筍: [配料] 鮮萵筍350克,蔥、香... 2012年12月17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養生有八宜 一宜出汗少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板健腳即健身。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 2012年12月12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飲食養生三部曲 早春 陰寒漸退,陽氣開始升發,乍暖乍寒。根據祖國醫學“春夏養陽”的理論,此時可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芥末,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升發,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 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以防阻遏陽氣發越。 仲春 古人云,春應在肝。肝稟風木,仲春時節肝氣隨萬物升發而偏於亢盛。祖國醫學認為,肝亢可傷脾(木克土),影響脾胃運化。因此,唐代藥王孫思邈曾... 2012年12月12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有6招 1.調養精神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勃,萬象更新,萬物始生,在調養精神方面,也應順從自然,重點放在一個“生”字上。在春天裡,人的意志當順應生發之氣,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情緒抑鬱,思想上要豁達開朗,心胸寬闊,身體要放鬆,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發出來。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常生惱怒和忿恨,保持樂觀情緒,則精氣不易耗散,臟器不易老化,形體不致衰憊,自... 2012年12月1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蔬菜選擇方法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對人體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能夠降低大腸癌發病率。祖國醫學認為不同體質類型的人應選擇不同的時鮮蔬菜,下面簡要介紹幾種時鮮蔬菜的食療作用及其體質忌宜。 1、薺菜味甘性溫。李時珍說:“冬至後生苗,二、三月起莖五六寸,開細白花,整整如一。”薺菜是最早報春的時鮮野菜,因其清香可口,民間常用它包餛鈍,或炒野雞肉,或與豆腐共煮羹。但多數人不知道... 2012年12月10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堅持6法 給你好氣色 春季從立春開始,歷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共6個節氣,止於立夏前一天,春季陽氣生發、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春季的養生保健,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原則一:早春時節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並注重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早春時節,氣溫仍然比較寒冷,人體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御寒功能。所... 2012年12月0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清明養生 調和陰陽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農曆書曰:“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 清明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5度,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均氣溫已升到12度以上,此時正是桃花初綻,楊柳泛青,凋零枯萎隨風過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現。清明時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祖掃墓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更是重視“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宋代高菊澗的《清明》詩云:“南北... 2012年12月0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專家有忠告 秋季養生 度過了暑熱難挨的盛夏,時下已經漸漸進入秋天。秋令如何養生?如何正確養生?關心健康的朋友們當然需要提前知道。 忠告之一:秋季不可亂進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 2012年12月0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