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 養生知識網

 



3種立夏時節謹防的疾病

 3種立夏時節謹防的疾病
1、夏季的高溫、悶熱、雷雨、大風、天氣驟變,常會誘發或加重頭痛。另外,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精神疲勞都可誘發頭痛。應對夏季頭痛,不能過分依賴藥物,可通過調劑飲食、補充水分,消暑降溫、節製冷食、調整情緒、注意休息等手段進行保守治療。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2、夏季也是皮膚病的多發季節,痱子、過敏性皮炎、汗斑、濕疹等惱人的皮膚...



剛來的春天要注意預防疾病

 剛來的春天要注意預防疾病
“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是新中國建立以來北京市最溫暖的一個冬天”,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張青3月1日對記者如是說。3月1日,氣象定義上的12、1、2月冬季結束了,北京在一場濃重的大霧中迎來又一個春天。 據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統計,今年冬天全市平均氣溫為-0.1℃,比常年高2.8℃。溫度之高創北京市52年以來的最高記錄,是繼1986年連續13個暖冬年後的又一個暖冬。張青說,造成今年暖冬氣候...



春季免疫疾病的瞭解與預防

 春季免疫疾病的瞭解與預防
春天到了,許多人開始在清晨打噴嚏、流鼻涕不止,皮膚常常出現瘙癢等症狀。專家表示,春天容易高發免疫類疾病,主要因免疫力下降引起,除比較普遍的過敏性鼻炎、哮喘、皮炎、咽喉炎外,牛皮癬、紅斑狼瘡、硬皮病等難治的免疫病也易在此季節發作或復發。 免疫力下降導致過敏 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蔡德亨醫師介紹,春天在中醫上屬“風邪”,是各種免疫類疾病的高發季節,如頻繁打噴嚏、流鼻涕...



處暑節氣:最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處暑節氣:最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23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保健專家提醒說,處暑時節,天氣漸涼,早晚溫差大,公眾要當心乙腦、感冒等疾病的侵襲。 據瞭解,處暑表示炎熱夏天即將結束。處暑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仍處在22攝氏度以上,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醫院,醫院的保健專家均表示,處暑時天氣開始由熱轉涼,但是這時天氣狀況還是中午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在這樣的天氣...



秋季養生 多「設防」哪幾種疾病

 秋季養生 多「設防」哪幾種疾病
人們從難耐的盛夏走進了“多事”的秋天,只要在以下方面多加防範,我們就會平安無事地度過金色的秋天。 秋季養生防肺疾 中醫認為初秋燥氣滋蔓,濕氣未退,濕邪燥邪合併,易傷人肺氣,極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等。中醫有清熱潤肺之法,可用麥冬30g、菊花15g ,煎水代茶飲用。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健飲品。 秋季養生防中風 晚秋寒氣漸長,與燥...



這些疾病愛在初秋偷襲你!

 這些疾病愛在初秋偷襲你!
夏末初秋的天氣既熱又透出一絲的微涼,清晨感覺到陣陣的涼意,而到中午的時候太陽又讓人感到熱得難適應。稍不留神,一些疾病就可能悄然而至,而最容易在夏秋之交伺機而動的疾病有以下幾種,因此提醒不同年齡的人都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防止這些疾病的傷害。 肺結核 秋季戶外活動多,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傳染性結核病人有近距離接觸引起感染。因此,當出現臉紅、低燒、乏力、盜汗、咳嗽、吐痰等情況時...



冬天巧喝臘八粥疾病遠離你

 冬天巧喝臘八粥疾病遠離你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按照我國民俗,此日民間有吃臘八粥的風俗習慣。臘八粥是用大米或糯米,加各種豆類及乾果,如蓮子、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桂圓肉等,也還可以再加各種花色食物及調味品,煮成一種特殊的粥。在過去,臘八粥除自家吃之外,還分送給鄰家及親友,很有吉祥和健康之意。 1.高血壓:薏米預防高血壓 中醫認為薏米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