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 養生知識網

 



美味山藥胡桃粥 中醫食療幫你抗「春困」

 美味山藥胡桃粥 中醫食療幫你抗「春困」
春季有很多煩人的事情,春困就是煩人事之一。在生活中,如果經常昏昏欲睡,怎樣才能舒緩呢?不妨試試我們今天推薦的消乏提神食療方,它們能幫你擺脫春困。   芪精棗湯 黃芪15克,黃精10克,大棗6枚,水煎服。一日一劑,適用於氣虛體弱、倦怠乏力者。 核桃丹參佛手飲 核桃仁5個,佛手片6克,丹參10克。將丹參佛手煎湯,核桃仁、白糖搗爛成泥,加入丹參佛手湯中拌均,用小火煎煮10分鐘,冷卻...



無危害的三大中醫減肥方

 無危害的三大中醫減肥方
你的肥胖問題現在就讓中醫來解決吧!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日益增多了。血脂高、膽固醇高、脂肪肝、肥胖型高血壓、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等為臨床所常見,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運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降脂減肥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1、減肥方法 —— 寬胸化痰法: 中醫文獻有“肥人多痰”的論點,這種痰顯然是指肥胖之痰濁,也就是脂肪過多。臨床所見肥胖之人,動則氣短...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4法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4法
一、御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二、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



滅秋燥之火 找中醫幫忙

 滅秋燥之火 找中醫幫忙
秋燥時節,人們往往容易出現低熱、咽干、便秘等上火症狀,中醫專家建議,可用針灸、按摩、拔罐等方法來“滅火”。 如果上火的症狀較輕,最簡單的辦法是用“皮膚針”在大椎、曲池、合谷、曲澤等穴位敲打,直到穴位出現淡血色,可以起到較好的去火效果。 如果上火症狀較重,可以採用拔罐和刮痧的方式去火。先用潤滑油或食用油塗在身體上,沿著背部膀胱經或心包經走罐或刮痧。根據上火情...



治秋季腹瀉 中醫有妙招

 治秋季腹瀉 中醫有妙招
秋季是嬰幼兒腹瀉的多發季節,其中多為飲食不注意而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對於這類腹瀉患兒,單純使用助消化藥是不夠的,應採用中醫中藥療法,往往可獲得事半功倍的療效。中醫講究辨證治療,對於不同的腹瀉要採取不同的藥物。 因為過食生冷,感受風寒引起的腹瀉,中醫稱為寒瀉,其症狀是發燒、腹痛腹脹、大便清稀、腸鳴。用藥可以選服藿香正氣膠囊,每次2粒,每日2次。 患兒腸胃積熱,外受暑濕引起...



化療反應 中醫增體質減毒

 化療反應 中醫增體質減毒
開始化療,患者就會出現嚴重的化療反應,比如噁心嘔吐、白細胞下降、口腔潰瘍、發熱等。這時,選擇合適的飲食,能減輕化療反應。 噁心嘔吐 應側重選擇容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飲食,要避免食用過熱或過冷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嘔吐症狀。同時注重食物色、香、味、形的搭配,也能改善口味,增進食慾。 推薦食譜: ★健脾消食粥 生曬參、大米適量煮粥。 取適量的黃芪、山藥、雞內金、大米煮粥。 這兩款粥...



小滿如何做好中醫養生保健

 小滿如何做好中醫養生保健
健脾利濕 夏季悶熱潮濕,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但應注意,因苦味食物能瀉能燥能堅,所以不宜多食。“小滿”之際氣溫明顯增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較涼,晝夜溫差較大,尤其是降雨後氣溫下降更明顯,如若貪涼臥睡必將引發風濕症、濕性皮膚病等疾病。又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且這一時期暑濕並重,所以應在起居方面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



中醫漫談春季養生

 中醫漫談春季養生
一日之際在於晨,一年之際在於春,轉眼又到了萬物復甦的春季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然而,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因此應注意保健養生。   中醫認為,春天是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的季節。《內經》指出:“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不變。”肝屬木而主風,屬於自然界的東方,旺於春季,具有與草木相似的生發之性,在春季時功能活躍。所以,春季尤其要注意調養肝。...



中醫專家 教你清明養生之道

 中醫專家 教你清明養生之道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時,氣候溫暖、桃花初綻、楊柳泛青,正是祭祖掃墓的日子。除此之外,清明還是一個重要的養生節氣。中醫專家教您一些清明節的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 重在清明節 “就中醫養生來講,清明是一個尤為重要的節氣。”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從中醫來說,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因此,建議大家穿著寬鬆衣服多到空氣清新之處,比如公園、廣場、樹林、...



中醫進補常識

 中醫進補常識
    進補的分類       從方法分,進補分為精神補益、飲食補益、藥物補益、按摩補益和艾灸補益等。       虛證有不同性質和表現,從氣血、陰陽方面分,虛證可以有氣虛、血虛、氣血兩虛,陰虛、陽虛和陰陽兩虛;從臟腑分,又各有不同。針對虛證補益的不同作用,分為補陽(又稱壯陽)、補陰(又稱滋陰)、陰陽雙補,補氣(又稱益氣)、補血(又稱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