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養生 | 養生知識網

 



女人「秋虛」食補良方

 女人「秋虛」食補良方
“虛則補之”是中醫治療疾病的調理方法,不過,進補不能不分清紅皂白地胡亂服藥,必須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適當的進補,有益人體健康,但欲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尤其女性朋友當以愉悅心情,增加鍛煉為首要,適當營養為宜。 進補之前應辨明個人體質。需進補的人一般以虛證為多,中醫虛證分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不同。以食補為主...



夏天大汗淋漓者試試甘麥大棗湯

 夏天大汗淋漓者試試甘麥大棗湯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力教授說,夏天容易大汗淋漓的人,不妨飲食上調整一下。   人人都適用:甘麥大棗湯。甘麥大棗湯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楊力教授介紹,這個方子適用於各類人群。人們可去藥店買上小麥(浮在水面上的效果最好)、甘草(可以蜂蜜代替)、大棗等原料,取浮小麥30g,甘草3~5g,大棗10顆煮水,可除熱止汗,安心凝神。   體虛發膩者:黃芪山茱萸。很多氣虛的人都會在夏天大...



暑熱煩悶喝點烏梅山楂湯

 暑熱煩悶喝點烏梅山楂湯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實,經過煙火熏制而成,因為經過熏烤後的梅肉外皮呈黑褐色,故名烏梅,又名梅實、熏梅等。   烏梅具有酸澀收斂之性,它的功效為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是治療久咳、久瀉、久痢以及消渴的常用藥物。它還可以治療牛皮癬、雞眼等。   烏梅藥理研究   烏梅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等,在成熟期含氫氰酸,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



手掌脫皮怎麼辦 5個驗方治好

 手掌脫皮怎麼辦 5個驗方治好
 1.夏枯草100克,水煎兩次,用煎液泡洗雙手。每日兩次,每次30分鐘,連用10~15日可愈。 2.當歸15克,紫草30克,用香油200毫升炸焦,過濾去渣留油備用。用油搽手,每日3次,以愈為度。 3.黃芪、白芍各12克,當歸10克,陳皮、甘草各5克,桂枝、生薑各3克,大棗4枚,飴糖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其藥渣加水適量,煎後溫洗患處15~20分鐘,每日一次,6天為一療程。 4.白鮮皮20克,白芷、防風、地膚子...



失眠的食療藥方

 失眠的食療藥方
適量選食一些有助於神經功能的食品。如河魚、海魚、牡蠣、蝦、泥鰍、豬肝、豬腰、核桃、花生、蘋果、蘑菇、豌豆、蠶豆、牛奶等。   飲食自療法    (1)蓮子肉(去皮帶芯)30克,龍眼肉5克,燒製點心或煮粥食用。   (2)豬心1只、大棗10枚,加調料煮食。   (3)雞蛋黃2枚、川連6克、黃芩10克、白芍12克、生地30克、阿膠10克(另烊),每日1帖,分2次煎服。   (4)紅棗30克(撕裂)、淮...



日飲一口醋酒油 長壽能到九十九

 日飲一口醋酒油 長壽能到九十九
導讀:長壽不老是歷代帝王夢寐以求的,他們都不惜耗巨資尋求長生不老藥,但最終卻都不得所願。其實他們都是急於求成,而且不老也不科學。帝王們無法追求到的,民間卻有妙招,一起來看看這個“日飲一口醋酒油,長壽能到九十九。”的說法吧!   日飲醋酒油活到九十九   民間曾有這樣的說法,日飲一口醋酒油,長壽能到九十九。這裡的酒和油單指葡萄酒和香油,但日飲並非是刻板地每天都喝,...



巧吃海帶解「秋乏」

 巧吃海帶解「秋乏」
多吃海帶不但能增強免疫力,還有防癌、抗癌的功效。有些地方有“貼秋膘”的習俗,一到秋天人們便開始大魚大肉地進補,而忽視了每日膳食中穀類、豆類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由於營養的攝入不均衡,結果帶來體重超重、消化不良、血壓、血脂升高等不良後果。   建議多吃一些“呈鹼性”的食物,可有效改善體內的酸性環境。海帶是“鹼性食物之王”,它是一種營養...



薺菜拌豆腐降壓清熱利濕

 薺菜拌豆腐降壓清熱利濕
薺菜又名地菜,俗稱“百歲羹”,是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薺菜的耐寒力和生命力極強,嚴冬剛過,初春時節,薺菜就已在大江南北的田埂、草地、溪邊露出了頭。   薺菜作為藥用,最早見於陶弘景《名醫別錄》,謂其能“利肝和中”,《本草綱目》謂其能“明目益胃”。中醫認為薺菜性平,味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壓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水腫、淋病、...



慢性前列腺炎的食療方

 慢性前列腺炎的食療方
    1.栗子燉烏雞        原料:栗子仁200克,烏雞一隻,海馬五隻。       製法:將烏雞去腸雜、毛,切塊,與栗子仁、海馬及鹽、姜同放鍋內,加水適量蒸熟。       服法:分2~3次食完。       功用:補益脾腎。       適應症:適用於前列腺炎。      &n...



骨頭斷了該吃什麼?

 骨頭斷了該吃什麼?
  骨折病人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如果注意飲食上的調理,會收到很好的臨床效果。   一、骨折初期   由於骨髓腔裡出血,加上骨折端周圍的血管損傷出血,血液積聚在損傷部,臨床表現為骨折處腫脹明顯及青紫淤斑,中醫辨證多為氣滯血淤,故宜食具活血化淤、行氣消腫止痛之食物,如三七、山楂、薤白、薺菜、韭菜、螃蟹等。   三七蒸雞   材料:雞肉250克,三七粉15克,冰糖 ?搗碎適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