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夏至養生篇 6月21日為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 2013年01月11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02 ℃ 次 閱讀全文
某些秋季常見病進入高發期 醫生提醒,夏秋之交,很多疾病也進入高發期,除了痢疾、病毒性腹瀉等入秋常見病外,易被忽視的干眼症、過敏性鼻炎當前已迎來發病和就診高峰。 過敏性鼻炎立秋高發 過敏性疾病,主要症狀都是過敏性鼻炎,嚴重的還引發了哮喘。 提醒有秋季鼻炎症狀的患者,盡快確定、警惕、遠離過敏源,同時在症狀出現前兩周左右,就開始咨詢醫生。 秋燥導致干眼症頻發 夏秋之交,北方氣候在炎熱中又加入乾燥,易導致人... 2013年01月1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1 ℃ 次 閱讀全文
清明節的農諺 農事諺語 清明時節天轉暖,柳絮紛飛花爭妍。 降水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乾旱, 有的年份連陰雨,寒潮侵襲倒春寒。 地溫穩定十三度,抓緊時機播春棉, 看天看地把種下,掌握有急又有緩, 棉花播下鋤夢花,提溫保墒效果顯。 澇窪地裡種高粱,不怕後期遭水淹。 瓜菜分期來下種,水稻育秧搶時間。 麥苗追澆緊劃鋤,查治病蟲嚴把關。 繼續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樹和桑園, 栽種棗槐還不晚,果樹治蟲喂桑蠶。... 2013年01月1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6 ℃ 次 閱讀全文
春捂秋凍護陽氣 春季養生四個基本小常識 立春以後,陽氣開始升發,所以春季養生保健一定要順應春令,注意氣候多變,中醫專家提示,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調養養生。中醫養生講究時令季節,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養生妙方,立春以後,陽氣開始升發,所以春季養生保健一定要順應春令,注意氣候多變,中醫專家提示,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調養養生。 一、御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 2013年01月1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8 ℃ 次 閱讀全文
冬天如何穿的薄而暖 養生之道網:大街上越來越多的靚女穿著裙裝單絲襪,成了蕭條冬季的靚麗風景。每個人都想在這個冬天展示自己的美麗。那麼,在冬日裡怎樣穿裙裝才時尚健康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作為普通人應當怎樣注意冬季保健呢?專家認為,天寒地凍,保暖的首要條件,當然是要穿上足夠的衣服。問題是,一旦把該穿的都穿上了之後,整個人就圓滾滾的和北極熊沒兩樣。事實上,要兼顧保暖與窈窕是有好方法的。 比如,與其穿一件厚... 2013年01月10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2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養生篇 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 2013年01月10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中醫養生的6大秘笈 不多吃酸常食甘 中醫提倡春天飲食中應“省酸增甘”,這是春季養肝的基本法則。因為在春天人的肝臟陽氣旺盛,再吃酸性食物,會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就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的飲食是忌酸倡甘甜的。 要避免過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多食用甘溫補脾的食物,如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 TIPS:春天應該多進食補,選擇具有溫... 2013年01月10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閱讀全文
清明節的簡介 清明節,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歷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與除、盂、九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 2013年01月1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慢性胃炎患者入秋生活常識 燥是秋天的天氣,在炎熱的夏天過去之後,隨著夏秋之交的空氣中水濕逐漸消失,自然界開始呈現一片乾燥現象。慢性胃炎患者在此季節中會出現特有的症狀和病理現象,如胃胱部隱痛、口鼻咽干、皮膚乾燥、大便干結等反應。再加上金秋之際瓜果豐盛,慢性胃炎患者也可能因多吃水果而產生問題。 秋燥要區分濕燥和涼燥 在中醫理論裡,秋燥有兩種,一為濕燥,一般在中秋前為多,出現的症狀以陰虛內熱為多,如咽干鼻... 2013年01月09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04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飲食養生的五大原則 春季,是人體生理機能和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早春氣候變化大,而春季飲食養生作為保持人們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注意飲食原則和要求。 原則一:飲食宜清淡,忌食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春季應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為清溫平淡,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吃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胃寒的人可經常吃點姜,以驅寒... 2013年01月0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