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藥用功效的歷史發展
人們自從發現了杜仲這種“強健筋骨”的植物後,歷代醫藥學家開始對其藥性進行了長期不懈的研究。東漢以後,歷代本草著作層出不窮,均對杜仲有所記載,隨著中醫藥學的發展,對杜仲的認識也不斷的深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
名醫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對各種藥物補充了大量新內容,增加了杜仲藥性的新認識、新的功能和異名、具體產地和采收時間等,第一次明確記載杜仲以皮入藥。記載杜仲藥性“甘、溫、無毒”,地道藥材“生上虞山谷及上黨、漢中”;使用方法“用之,薄削去上皮,橫理,切令絲斷也”;指出了杜仲的特徵,確立了“折之多白絲為佳”的鑒別標準。
宋金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
我國藥物學經隋唐以來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注重調查研究,對藥物的記載更重實際,重視藥性理論的研究,對杜仲的認識也到達新的水平。公元1061年,在全國性藥物大普查基礎上編成的《本草圖經》一書,匯總調查結果,廣徵前代文獻,對藥物的記載更加全面深刻。書中對杜仲增補了大量新的內容,特別是對杜仲葉、花、果實、木材的藥用功能作了首次重要的記載:“初生葉嫩時採食,主風毒,腳氣,及久積,風冷,腸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湯,謂之綿芽。花,實苦澀,亦堪入藥。木作屐,亦主益腳。”這一時期對杜仲的認識已相當全面,取得不少突破性進展,其中有關杜仲葉、花、果實、木材的利用和獨特的功效是重要的新發現。與現代科學研究證實杜仲葉、花、果實的藥用有效成分與杜仲皮相似的結論已近乎一致。
金元時期
著名醫學家張元素、李昊、王好古等人,對杜仲的藥性、藥理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如王好古認為杜仲是“肝經氣分藥。潤肝燥,補肝經,風虛。”這一看法極受明朝著名醫藥家李時珍贊崇。
明朝
中醫藥發展達到空前高峰,我國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巨著《本草綱目》集16世紀前藥物學之大成,被譽為醫學史上的里程碑。有關杜仲千餘年來的知識和經驗,也就在這部巨著中得到了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李時珍以它精深的醫學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杜仲的藥性理論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它認為:“杜仲古方只知滋腎,唯王好古言是肝經氣分藥,潤肝燥,補肝虛,發昔人所未發也。”還進一步闡述其藥理“蓋肝主筋,腎生骨。腎充則骨強,肝充則筋健。屈伸利用,皆屬於筋。杜仲色紫而潤,味甘微辛,其氣溫平。甘溫能補,微辛能潤,故能入肝而補腎,子能令母實也。”至此,我國傳統醫藥學對杜仲的認識,經李時珍總結闡述,更加系統完備化,達到了經驗科學的最高峰。
此後,經清朝到民國時期,對杜仲的認識再未有大的進展。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我國歷代杜仲研究的基礎上,國內外醫藥學家、植物化學專家,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了杜仲研究,使杜仲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特別是美、俄、日醫學界和我國科研人員,用高新科技手段對杜仲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