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保健的12條黃金定律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養生保健的12條黃金定律

2021年10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黃金分割線大家都知道。特別是女人,非常的熱衷於黃金分割線的追求。養生怎樣才算是黃金定律呢?中醫養生的12大黃金定律會讓你的養生更加的科學。

中醫養生12大“黃金分割法則”

大家知道,“黃金分割線”是古希臘數學家發現的,後來經歷代專家研究後斷言:凡符合“黃金分割線”的體形才是最美的體形。事實證明,黃金分割法則在建築、書法、繪畫、音樂等領域都得到了充分體現。近幾年來,科學家們發現,黃金分割法則與養生保健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以黃金分割法則0.618指導健身防更科學、更合理,效果也更顯著。現具體闡述如下: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1:舒適溫度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2攝氏度,因此,人們運用黃金法則就可以解釋人體為什麼在環境溫度為22至24攝氏度時感覺最舒適。因為人的正常體溫37度與0.618的乘積為22.8攝氏度,在這一環境溫度中,機體的新陳代謝、生理節奏和生理功能均處於最佳狀態。而為什麼要將它們相乘呢?因為37度相對於100度而言本來就是一個黃金點,而23度相對於37度而言也是一個黃金點。這個最適合的點即使在養生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2:理想睡眠

睡眠是人體修養生息的重要一環。其準確提法應是理想睡眠,充足睡眠的提法並不科學。因為人的組織器官屬用進廢退型,而不是想睡就睡,睡的時間越長越好。近來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7.5小時是最理想的睡眠時間(通常應不多於8小時,不少於6小時)。因為長期這樣睡眠的人大多都既健康又長壽。一天即一個晝夜24小時,白晝和夜晚各為12小時,人最理想的睡眠剛好是夜晚12小時的0.618(7.416)即近7.5小時。亦與黃金分割法則相吻合。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3:愉快起床

當人睡醒時,若眼睛一睜開就馬上起來,感覺很累。如果你估計穿衣服的時間要2分鐘,那麼躺在床上睜開眼睛的時間應為3分鐘(一個過程利用黃金分割法則,應是前段事情與後段事情的時間比約為6:4)。這樣起床,人體感覺是最為舒服的。

養生“黃金分割法則”4:人體穴位

人體的很多重要穴位以及健康、疾病生長發育等都與黃金法則有關,就連醫學和養生也與0.618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人體頭頂至後腦的0.618處是百會穴;下頜到頭頂的0.618處是天目穴;手指到手腕的0.618處是勞宮穴;腳後跟到腳趾的0.618處是湧泉穴;從腳底到頭頂的0.618處是丹田穴……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5:動靜法則

以動養生與以靜養關係方面,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主張運動養生的俗語就有:“生命在於運動”,“生命在於腦運動”,“動而不衰”;以靜養生的論述有“養生在靜”,“生命在於靜止”,“靜養存精者長壽”等,此外,還有“心靜體動”,“養心在靜、養生在動”等說法。權衡幾種觀點,各有依據,各有道理。據“黃金分割法則”來看,這裡其實存在著一個比例關係。從辯證觀點和大量觀察得知,動與靜應該是一個0.618的比例關係,大致是四分動,六分靜,這才是最佳的養生之道。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6:養心之道

一個人只有生理和心理上都處於完全協調平衡狀態,才可稱其為健康——即身心健康;而且二者相輔相成,心情好,人體生理機能就會處於最佳狀態,身體也就會健康;如果身體一直保持著最佳健康狀態,則心情通常也有可能就會很好;否則,將反之。因此,專家認為,精神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頗大,其對衰老的抗拒力心理佔六,生理佔四。這也符合0.618黃金分割原理。可見養心之重要。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7:情緒調控

人是感情動物,富有七情六慾,這也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猶如凡事都要一分為二一樣,人類進化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利的負面作用:因為情緒影響著人體內部生理機能的運轉狀態,掌控並影響著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從而決定著人體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和壽命。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調控與平衡自己的情緒——通常,心理平衡程度以四分宣洩,六分忍耐為機體保持健康的最佳平衡點。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8:健美養生

在人體健美養生中,也有許多黃金法則。一是被稱為“人體黃金點”的短段與長段之比值為0.618或近似值的分割點,如臍以上與臍以下的比值是0.618:1,肚臍是黃金點。二是指寬與長的比值為0.618或近似於該值長方形的“人體黃金點”之一,如鼻部輪廓鼻翼為寬、鼻根至鼻下點間距為長的“人體黃金矩”之一。三是兩條線段之比例關係為0.618或近似於此值的“人體黃金指數”,如目面指數兩眼外眥間距與眼水平線面寬之比的“人體黃金指數”之一。四是人體表面其內角分別為36°、72°、72°的“人體黃金三角”,如兩肩端點與頭頂中央組成的三角形“人體黃金三角”等。這些都是人體健美與養生的重要參數。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9:健康年齡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黃金法則中同一個被分割的單位裡,這個0.618不只是意味著一個點,它自然地包括了兩個點。如果我們把其中的一個具有肯定性品格的點叫做正黃金點,則另一個具有否定性品格的點就是負黃金點。比如,人生六十花甲子,人生七十古來稀,如果說一個人一生最健康的年齡是100-61.8(相當於1-0.618)=38.2歲以前,則根據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估算出一個人最不健康的年齡應該是61.8歲之後。

如此則38歲就是人的一生中一個正黃金點,62歲相應地就是人一生中一個負黃金點。這兩個黃金分割點,在我國的太極圖上,其實可以直觀地看出,那就是陰陽魚的兩個魚目所在的位置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10:抗老奧秘

抗衰老有生理與心理抗衰之分,哪個為重?研究證明,生理上的抗衰為四,而心理上的抗衰為六,也符合黃金分割法則。充分調動與合理協調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力量來延緩衰老,可以達到最好的延年益壽的效果。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11:和諧性生活

男女之間的性生活,若能使用黃金分割法則,也能使性生活達到最大的滿足。性生活一般可分兩個階段,就是性的前奏和性交兩個階段,那麼應該是四分性交六分的性前奏,比如整個性生活過程為半小時,性的前奏時間就要有18分鐘,而性交12分鐘。這樣的性生活可能是最和諧、最甜蜜、最有激情,雙方都可達到性高潮的一種性交過程。

養生保健的“黃金分割法則”12:生命奧秘

最神秘的巧合是我們生命中的DNA了,它的每個雙螺旋結構中都包含黃金分割法則,因為每個螺旋結構都是由長34個埃與寬21個埃之比組成,而它們的比率為1.6190476,非常接近黃金分割比的1.6180339。難怪有人猜測說:黃金分割法則就是人類保健養生與延年益壽的遺傳密碼。

總之,掌握與運用好“0.618”,可使人體節約能耗,延緩衰老,提高生命質量。

合理養生,健康生活。

中醫健身養生睡眠寶典 給你優質睡眠

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也是走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方。中醫睡眠機制是: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21-23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因為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夜半應長眠。

提高睡眠質量有四大法寶

1、提倡睡子午覺。“子、午”時候是人體經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於養陰及養陽。晚上11點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覺只需在午時(11點—13點)休息30分鐘即可,因為這時是“合陽”時間,陽氣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2、睡前減慢呼吸節奏。睡前可以適當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幾分鐘靜氣功,做到精神內守。

3、睡前可吃一點養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因為人睡覺後,心臟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臟中,心臟最辛苦,所以適當地補益心陰將有助於健康。

4、失眠的人別忘了睡前用溫水泡腳。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心腎相交意味著水火相濟,對陰陽相合有促進作用,陰陽合抱,睡眠當然達到最佳境界。

中醫解讀房事禁忌 不可飽食

性生活不可絕

性生活是人的正常本性,正常的性生活,使男歡女暢,陰陽調和,有益身心健康。《遵生八箋》云:“黃帝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陰陽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調聖度。至人不絕合之道,但安於閉密以守天真也。就是說男女之間性生活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獨身生活(即偏陰偏伯 陽),會使人情緒惡劣,甚而產生各種疾病。善生之道不在於男女不交媾,而在於不過度,以免精氣妄洩,以保寧天真之氣。

性生活不可過早過度

男子到了八歲,腎氣開始充實,十六歲時腎氣旺盛,以腎精為物質基礎,促進生殖機能的天癸產生,精氣滿溢而能外洩,兩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但是 如此時倚仗血氣盛,而性生活過早,甚至性生活無度,就會損傷精、氣。猶如園中之花,早發必先枯萎。性生活過早,影響其他臟腑之生長發育,甚至發生種種疾病

優生優育的角度來說,性生活不可過早,以及晚婚的年齡和晚婚的好處。這和我國《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男子不得早於22歲、女子不得早於20歲的規定的精神是一致的。

性生活當有所避忌

大醉、過他、忿怒、恐懼、金瘡未癒、新病等之後入房,都能損傷身體,甚至引起各種疾患,因而應當有所避忌。飽食過房室,勞損血氣,流溢滲入大腸,時便 血、腹痛,病名腸僻;忿怒中盡力房事,精虛氣竭,發為癰疽;恐懼中入房,陰陽偏虛,發厥自汗、盜汗,積而成勞”,“遠行疲乏入房,為五勞虛損。

結語房事養生最重要的就是不可過早。過早的話人的生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標籤:【中醫養生保健】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