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 養生知識網


 

A-A+

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2020年05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我國把每年的5月25日設立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日”,2011年首都高校把宣傳主題定為“親近你我,給力幸福”。

根據近年來各方面的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是好的,大學生不是心理問題的高發群體,也不是自殺的高危群體。但是隨著高校學生人數的增加,出現心理問題的大學生絕對數量有所增加。我們看到部分大學生存在著適應不良、學習障礙、人際關係、就業、戀愛及性意識等方面確實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困擾。特別是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時有發生,引起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還是不容樂觀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首先是心理發展變化產生的影響。大學生正處於青年期,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當面臨問題時,心理衝突和矛盾就會發生,這些衝突與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和合理的解決,便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當代的大學生心理脆弱,缺乏挫折耐受力,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輕生自殺。其次是外部環境壓力的影響。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們產生了過去從未有過的緊張感與壓力感。面對變動加劇、紛繁複雜的環境,許多大學生感到緊張、焦慮、困惑、迷惘、不安。此外,在教育指導思想上過度強調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而對心理素質的培養相對不足,導致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脆弱。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首先,學校可以通過開辦心理健康課堂和校園宣傳活動來加強學生對精神衛生知識的瞭解、認識;提高對精神疾病的知曉率、識別率,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提高。

其次,充分利用衛生部門心理衛生人員的優勢,建立“關愛大學生心理健康醫校合作模式,為大學生心理健康開闢教育、咨詢、會診、治療、危機干預等一條龍心理健康服務的綠色通道;同時為學校心理衛生工作者提供臨床見習、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技術的培訓等,有助於對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早期識別、早期獲得有效治療和干預,促進心理疾病的預後,共同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另外,學校和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還可以聯合就大學生心理問題開展研究,探索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的措施,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標籤:【心理健康】、【大學生】、【關注】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