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 孩子的心理問題你知道多少
養生之道網導讀:孩子的教育是一門每個父母都要學習的學問。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髮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一起來瞭解孩子的心理吧!
父母是孩於的第一任教師,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因而,作為家長,應該掌握一些兒童心理學知識,重視時孩予的心理教育問題。有學者指出,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心理醫生”。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與社會的接觸面越來越大,也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很需要得到家民的幫助。家長要成為孩子的“心理醫生”,則應學點兒童心理學知識。
細心觀察
多數情況下,由於心理活動較隱蔽,它不像孩子的外在行為和情緒變化那樣容易看出來,它需要細心觀察。例如,觀察孩子的眼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對刺激的反應最為強烈。幾種感覺器官接受外界信息所佔比例分別為:視覺占87%.聽覺占7%、嗅覺占3.5%、味覺占1%。可見,目光接觸在人際交往巾有極為重要的功能和輔助作用。平素孩子的眼睛是明亮活潑的,而且說話時無拘無束地和你目光相遇。要是他眼珠暗淡呆滯,而且盡量迴避你的日光,這就表明他心事重重。也可以看他說話的情況,孩子平時說話不會吞吞吐吐,如果出觀了這種情況,表明他心裡有了矛盾。
深入交談
觀察不一定令面、準確,還心該有必要的談話。在談話中你可以發現孩子的“觸痛點”。例如,他不願談某門功課的情況,便可以估計到這門功課的學習可能有了問題,這便可能能是他的“觸痛點”,這樣就可以確定進一‘步談話的方向。對已經顯露出情緒鬱結的孩子,為了避免孩子的對立與顧慮,可以先安慰再談話。
全面調查
小學生和初中生的“心病”多是受外界影響而產生的。這就需要向老師、同學作凋查,通過調查他在學校裡遇到的事情,弄清了原因,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由於青少年往往比較敏感,因此,在調查時盡量避免讓學生產生被跟蹤、被監視的感覺。
綜合分析
通過觀察、交談與調查.可以把得到的材料仔細分析、綜合,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瞭解孩子的“心病”所在。大舔分孩子不會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對於家長而言,其關鍵在於幫助孩子調節改善心理狀態,使孩子盡快擺脫不良的心理狀態。
在家庭中,與孩子的溝通以談心為主。為了增加效果,談心前一定要有所準備,即先把要說的道理想清楚。家長常碰到這種情況,一些道理似乎心裡明白,但不一定能有條理地說出來,說得令人信服。因此,有所準備很有必要,然後跟孩子說。這樣不僅有利於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形象,而且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談話過程中,不要怕孩予反駁,孩子在反駁中能說出更多的心裡話,談話便會更有針對性。有些談話,如果針對性強,指尋性強,可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有時則未必,這就需要等待。因為談話後孩子可能要有個思考過程,或者要有個心理恢復過程。要預計到孩子可能有這個過程,應允許孩子有這樣一個過程。在等待期間,可以配合其他方法起作用,例如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如果家長認為有必要的話,可以找心理醫生,以求行之有效地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22種你該注意的兒童心理異常
現代社會中,兒童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很多年輕的父母面對孩子出現的異常行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該求教心理咨詢師。以下介紹的主要是6歲以下的孩子常見的心理疾病:
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時期很常見的不良行為,男女兒童均可發生。程度輕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溝炎。愛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動。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嬰兒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到2-3歲以後,這種現象會明顯減少。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如不消失,則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偏差。
屏氣發作
是指嬰幼兒在受到刺激哭鬧時,在過度換氣之後出現屏氣,呼吸暫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嚴重者可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短則半分鐘到1分鐘,長則2分鐘到3分鐘。多見於2歲以內的孩子。
口吃
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約有半數口吃的兒童在5歲前發病。
言語發育延遲
是指兒童口頭語言出現較同齡正常兒童遲緩,發展也比正常兒童緩慢。一般認為18個月不會講單詞,30個月不會講短句者均屬於言語發育延遲。
選擇性緘默症
是指已獲得語言能力的孩子,因為精神因素的影響,在某些特定場合保持沉默不語。如在學校裡不講話,但在家裡講話。這種心理問題多在3-5歲時起病。
遺尿症
指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間經常尿濕床鋪,白天有時也尿濕褲子。多見於5-10歲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
抽動症
指局限於身體某一部位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出現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皺額、咂嘴、伸脖、搖頭、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見於5歲以上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
入睡困難
是指兒童在臨睡時不願上床睡覺,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動,或反覆地要求父母給他講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強入睡。
夜驚
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眼坐起,驚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氣急、出汗等症狀,多半發生在入睡後2小時內,醒後不能回憶。以5-7歲的兒童最為常見。
睡行症
指睡眠中突然睜眼,坐起凝視,下床走動。多半發生在睡後2小時內,醒後不能回憶。見於任何年齡的兒童,多見於5-12歲兒童。
夢魘
指從噩夢中驚醒,能生動地回憶夢裡的內容,使孩子處於極度緊張焦慮狀態的一種睡眠障礙。多發生在後半夜,多見於學齡前兒童。
偏食
是指兒童不喜歡或不吃某一種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種不良的進食行為。偏食在兒童中很常見,在城市兒童中約占25%左右,在農村兒童中約占10%左右。
拔毛癖
是指兒童時期出現的經常無緣無故地拔自己的頭髮、眉毛、體毛的不良行為。多見於4-5歲以上的兒童。
攻擊行為
是指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採取有害他人、毀壞物品的行為。兒童攻擊行為常表現為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東西(或玩具)等。兒童的攻擊行為一般在3-6歲出現第一個高峰,10-11歲出現第二個高峰。總體來說,攻擊方式可分暴力攻擊和語言攻擊兩大類,男孩以暴力攻擊居多,女孩以語言攻擊居多。
退縮行為
是指膽小、害羞、孤獨、不敢到陌生環境中去,不願意與小朋友們玩的不良行為。這種兒童對新事物不感興趣,缺乏好奇心。
依賴行為
是指兒童對父母過分依賴,並與年齡不相符的一種不良行為。這種兒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發生焦慮或抑鬱。
分離性焦慮
是指6歲以下的兒童,在與家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時,出現的極度焦慮反應。男女兒童均可得病,與患兒的個性弱點和對母親的過分依戀有關。
神經性尿頻
指每天的排尿次數明顯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規正常的一種心理疾病。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時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時僅幾滴。以4-5歲的兒童為多見。
神經性嘔吐
指一種反覆的餐後嘔吐,但不影響食慾、體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強,往往在明顯的心理因素作用下發病,以女孩為多見。
性識別障礙
是指兒童對自身性別的認識與自己真實的解剖性別相反,如男性行為特徵像女性,或持續否認自己具有男性特徵。多見於3歲以上的兒童。
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反應為特徵的疾病。多見於男孩,男女比例為4-5:1。
總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發現孩子出現行為異常、學習困難、睡眠障礙、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況,都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兒童心理門診,請兒童心理咨詢師和你一起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如何讓小孩走出心理亞健康
不少研究顯示,約15%的兒童存在心理與行為問題,這一數據遠遠高於其身體發育和軀體健康方面的問題。無疑,孩子心理成長中的亞健康問題尤其值得父母的關注。
一是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父母往往比較關注孩子的生理需求,而對他們的心理需求則關注不足。但心理學家已經發現,不少人的心理問題,根源就在於早期心理需求沒有得到合理而足夠的關注。而每一年齡階段孩子心理需求的合理滿足,都是孩子信任感、責任感、情緒穩定性、健全個性發展的前提。
二是對孩子持一種適度的期望。
過度的期望是當今父母養育孩子的典型特徵之一,也是孩子心理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在對孩子提出期望之前,父母不妨先評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點、興趣範圍、個性特徵。以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作為期望的參照和出發點。父母還要注意到,為了將期望轉變為現實,重要的是讓孩子把成人的期望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
三是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空間。
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使孩子大多有了自己的居室。但是,孩子的心理空間並非因為物質空間的擴大而“水漲船高”。事實上,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自由自在的、獨立的時間與空間。在父母一廂情願的“圍”、“追”、“堵”、“截”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通常缺乏自律,情緒起伏不定,應對挫折的能力較差。
看來,要讓孩子走出心理亞健康,父母要做的方面很多很多……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只有父母才能夠完全瞭解孩子的真正想法,所以說關愛孩子,父母是沒人可以替代的。
標籤:【孩子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