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推薦餐桌上的「降壓藥」 有統計顯示,在中國每年死亡的300萬心血管病患者中,50%都與高血壓有關。 為了控制血壓,除了吃藥以外,人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在向來注重食療的中國,通過入口的食物來預防或改善某些疾病是常見做法。但在降壓方面,哪些可能有效?《生命時報》近日採訪了心血管以及營養學方面的五大權威專家,請他們幫大家開出了一份餐桌上的“降壓藥”處方。 “一豆三子一米” 在引發... 2013年02月0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女性冬季中四道最佳補血食膳 飲食的方式可以通過哪能食材來調理呢?一起來瞭解吧! (1)當歸茶 當歸可補血,常用於血虛頭暈、虛寒腹痛、久咳虛喘及血虛腸燥的便秘等。 鑒別:當歸根部略呈圓柱形,主根為“歸身”,支根稱為“歸尾”,全藥為“全歸”。全歸一般長15~25厘米,外皮黃棕色至深褐色,有縱皺紋及橫長皮孔。 以主根粗長、油潤、外皮顏色黃棕、斷面顏色黃白、氣味濃郁者為佳。乾枯無油或斷面呈綠褐... 2013年02月03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益氣健脾用大棗 大棗是我國藥食皆用的果品之一,既為美味,又補身體。鮮棗素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民間更提倡“天天吃大棗,青春永不老”。 大棗滋補效佳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不足、血虛證、髒燥證及緩和峻烈藥物的藥性等。古籍《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稱大棗有“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 2013年02月0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2 ℃ 次 閱讀全文
食療保健讓你清明養生無擔憂 清明養生-疏洩肝木涵養腎水 在清明時節,氣候溫和,草木萌發,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傳統養生學認為“春與肝相應”,即春季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春養肝來常保健。除了多吃銀耳、淮山藥等益陰、柔肝、養肺的食物外,最好別吃筍、雞等傷肝食品。 中醫呼吸科的專家說,春天草木繁盛。肝屬木,木生火,火為心,此節氣中心臟會過於旺盛,所以這一段時間是... 2013年01月2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老人保健膳食方 山芋燉狗肉 山芋500克,狗肉500克,生薑10克,調料適量;將山芋去皮切塊,狗肉洗淨切塊,生薑切粒,加水燉爛後加調料即成。此款具有補腎、防肢冷、夜尿多的功效。 栗子雞 用雞塊200克,栗子肉150克,調料適量;將雞塊炸一下,裝入大碗內,與栗子肉、調料一起上籠蒸至爛熟。此款具有強身保健的功效。 羊肉燉豌豆 羊肉400克,豌豆60克,調料適量;將上料加水燉至豆熟肉爛。此款具有... 2013年01月26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秋冬注意預防天涼誘發頸椎病 隨著天氣的變冷,因患頸椎病來醫院就診的人數也逐漸增加。據有關資料顯示:頸椎病的發病除與日常的工作生活習慣有關外,與嚴寒、潮濕等氣候變化也有著密切關係。 由於頸部肌肉大都暴露在外,輕易受到冷天寒氣的刺激,使局部肌肉保護性收縮,從而導致頸部張力增高,輕易出現頸部力量失衡,頸部肌肉緊張痙攣;進而壓迫到神經、血管,則發生頸部疼痛不適。如原來頸部已有病變的情況下,就更輕易誘發頸椎病。 ... 2013年01月2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乾燥春季 七款養生靚湯一周補出滋潤美人 雨水時節已過,但天氣還遲遲未轉暖,季節交替時身體易出現各類狀況。皮膚的乾燥可以用乳液來解決,但身體的乾燥呢?那就來碗熱湯吧!今天教你做7款養生滋補靚湯,讓你一周七天啖盡美味,做個滋潤美人! 星期一:五指毛桃煲烏骨雞湯 原料:溫氏烏骨雞一隻、五指毛桃100克、豬脊骨200克、芡實25克、姜三片、蜜棗3顆、鹽適量。 做法: 1、將溫氏烏骨雞、五指毛桃、芡實等洗乾淨放入湯煲中; 2、豬脊骨在... 2013年01月1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你春困了嗎 六道養生菜助你趕走春季乏困 進入春季後(尤其到谷雨節氣後),隨著氣溫升高,人體皮膚鬆弛,毛孔放大,皮膚毛細血管舒張,外周血流量增加,大腦供血量就相對減少。同時,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身體耗氧量增加,大腦供氧量必然顯得不足。因此,一到春天,人們往往會感到十分睏倦。另外,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肝氣旺盛,肝勝脾(木克土),則導致脾失運化,水濕內停。加上春季陰雨綿綿,外濕困阻脾陽,引起氣血運行不暢... 2013年01月17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防暑清熱飲 【處方】 藿香3g 菊花3g 白茅根3g 薄荷2g 烏梅1枚 【功用】 芳香化濕,清熱生津 【適用人群】 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服用方法】 將上5味藥放入杯中,加350~450ml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每日1劑可供3~5人服用。 標籤:【熱飲】、【清】、【防暑】、【夏季】 2013年01月1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養生篇 6月21日為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 2013年01月11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9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