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脂牛奶(脫脂牛奶250克),玉米面粥(玉米面50克),雜糧發糕(玉米面25克,豆面25克),拌綠豆芽(綠豆芽100克)
午餐:米飯(大米150克),小白菜炒豆腐(小白菜100克,豆腐100克),炒圓白菜(圓白菜100克,西紅柿50克) 晚餐:綠豆粥(綠豆15克,大米35克),花卷(麵粉100克),油菜豆腐(木耳5克,油菜100克,豆腐50克),芹菜炒土豆絲(芹菜50克,土豆絲100克)
加餐:鴨梨或桃(鴨梨150克) 全日烹調用...
靜心養氣防「情緒中暑」
中醫認為“夏季屬火,易陰虛陽亢,陽亢火氣就大”。正常的火是生命動力的來源,當人體受到內火(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或外火(風暑濕熱等環境變化)侵襲時,就會導致生理機能失調。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高溫天氣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從而給人們的心理和情緒帶來負面影響。據測算,在正常的人群中,約有16%的人會在夏季出現“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對夏季養生危...
易咳嗽者別喝奶製品
時下正是是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季節,治療不當可發展為慢性肺氣腫,肺的彈性喪失,氣體不能充分由肺內呼出。
時下正是是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季節,治療不當可發展為慢性肺氣腫,肺的彈性喪失,氣體不能充分由肺內呼出。肺氣腫常難以治癒,久之可轉變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有支氣管炎的患者需要在秋冬季注意飲食的營養補充,從中得到調理和治療。
1.忌煙,香煙不僅是吸煙者自身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原因,煙霧...
牛尾湯適合秋季進補
立秋以後,天氣漸漸涼爽起來,可以吃些肉食進補了。牛尾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具有益氣血、強筋骨、補體虛、滋顏養容等作用,是秋季進補的佳品。下面介紹一下韓式牛尾湯的做法。
原料與調料:
牛尾2公斤,水17杯,蔥1根,蒜末1.5大匙,醬油3大匙,香油2大匙,白芝麻2大匙,鹽適量。
製作:
牛尾洗淨(如果牛尾是整根的,需要切成4-5cm大小的段),在煮姜的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備用。
(1)將蔥切成蔥花備用。取...
牙痛食療方
牙痛多由牙齒及牙周疾病引起,在臨床上常見有齲齒牙痛、風熱牙痛和虛火牙痛。
中醫辨證治療牙痛
齲齒牙痛型
[臨床表現] 牙體不斷遭受侵蝕出現蛀孔,飲食時食物嵌塞於齲洞,若受冷熱酸甜刺激,可引起牙痛。
[食療藥膳]
1.香蕉鹽:香蕉3個(去皮),抹鹽少許吃之。每日2次。
2.鴨蛋牡蠣粥:鹹鴨蛋2枚,干牡蠣50克,粳米60克。將鹹鴨蛋和粳米煮粥,熟時撈起鹹鴨蛋去殼,切碎和干牡蠣一起放人粥內,再煮...
立夏過後 中醫5招照做保你百病不侵
養生之道網導讀:立夏過後 中醫5招照做保你百病不侵。5月5日為立夏,在這春夏之交,陽氣正是上升之際,這個時候,養生的關鍵在於讓陽氣更加合理、茁壯地生長,任何破壞陽氣升發的做法,對身體健康及養生不利。
1.不貪涼
隨著氣候日漸變暖,很多人開始貪食冷飲,女士們過早穿上短裙,甚至露臍裝,男士們也喜歡在運動後選擇冷水洗浴。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此時陽氣正處於生長壯大的階段,就像嫩芽漸漸...
無名腫痛食療方雄雞雪蓮盅
【 來 源 】: 民間藥膳方
【 原 料 】: 公雞1只,夏枯草9克,雞矢籐3克,雪蓮3克。
【 調 料 】: 鹽適量,冰糖1粒,麻油數滴。
【 做 法 】: 1、夏枯草、雞矢籐洗淨,投入砂鍋,加入清水4-5碗,用文火煲約1小時。2、除去藥渣,濾出藥汁,盛入燉盅,待用。3、光公雞除去內臟、腳爪和尾臊,洗淨,斬成方塊,投入燉盅。雪蓮用紗布扎包,同時投入。4、調入鹽和冰糖,上籠燉1小時左右,至肉爛即成。...
鴨 肝
原料介紹
鴨肝為鴨科動物家鴨的肝臟。因其分豐富的營養和特殊功效,使得鴨肝成為補血養生的最佳食物。
肝臟是動物體內儲存養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具有營養保健功能,是最理想的補血佳品之一。
營養分析
動物肝中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肉、魚等食品,具有維持正常生長和生殖機能的作用;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乾澀、疲勞;能維持健康的膚色,對皮膚的健美...
燒烤吃出急性胰腺炎
22歲的大學生小明週末和倆好友吃燒烤,烤魚烤肉大快朵頤,再喝著冰鎮啤酒,甭提有多爽了。
22歲的大學生小明週末和倆好友吃燒烤,烤魚烤肉大快朵頤,再喝著冰鎮啤酒,甭提有多爽了。可是回寢室後小明就開始肚子疼,剛開始他沒在意,想著是吃撐著了,吃了點消食片就睡了,到了凌晨他疼得在床上直打滾,室友慌了,趕緊把他送到醫院急診,大夫抽血化驗一檢查是急性胰腺炎。大夫說幸好送來得及時,再晚些就有性...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養生保健篇
養生之道網導語:二十四節氣之立夏養生保健篇(圖)。每年5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開始。立夏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此節氣氣溫明顯升高。所以立夏時節,養生方法要尤為注意。今天鳳凰中醫向大家推薦二十四節氣之立夏的養生保健全攻略,對你一定會有幫助的。
一、天氣漸熱靜養勿躁
入夏之後,天氣逐漸變熱。因此需以“涼”克之,“燥”以“清”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