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怎樣開膏方 | 養生知識網


 

A-A+

臨床怎樣開膏方

2020年08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補而勿過

臨床上為避免補之太過,應先服“開路藥”以觀察患者服後反應。其次應詳細辨證,精心取捨,合理配伍,講究法度而處方。古人組方大多具有辨證觀點,往往是有補有瀉,有升有降,有塞有通,有開有闔。如六味地黃丸中,有熟地之補,即配以澤瀉之瀉;有山萸肉之闔,即配以丹皮之開;有山藥之固,即配以茯苓之通。如此開闔補瀉,使之補而不滯,滋而不膩,守而不呆,流通暢達,則無太過偏頗之弊。又如腎氣丸中不是單用附桂純補腎陽,而是根據陰陽互根之理,配六味地黃丸以養陰,使陰生陽長,此即張景岳所云:“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生而化源不絕。”

雜而勿亂

膏滋處方大多既要針對主證,又要兼顧複雜的情,用藥難免雜一些。每劑膏滋處方多達三四十味,甚至更多。但這種多與雜,並非隨意拼湊和堆積,而應該是以辨證為依據,並在一定法則指導下的多與雜。應明辨主次,有機合理配伍,使之互相協調,或相須,或相使,以達預期的治療目的。所以定開膏方也必按君、臣、佐、使的原則配伍,這樣可保證主次分明,結構嚴謹,每味藥物既能各施其長,又可起協同作用,增加療效。

因人而異

臨床開膏方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缺什麼補什麼。各人的體質、因、病狀以及其他方面的具體情況均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虛證,膏方也不一定完全一致。中醫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指導思想,不分青紅皂白,一律用同一種膏方進補,則大忌也。因為膏滋的作用是通過藥物的綜合性能體現的,藥物都有一定的偏性,進補的目的是靠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以使陰陽平衡,氣血調和。如人參既是“補氣大王”,但用之不當,也會造成“人參濫用綜合征”。

實證忌補

病屬實證而出現虛弱的症狀,中醫稱為大實有羸狀,此時絕對不宜滋補。膏方滋補,藥不對證,往往會“閉門留寇”,“助長邪氣”。有些病證虛實夾雜,或實多虛少,亦不可一味採用膏方峻補,應以祛邪為先,滋補在後,或扶正祛邪

辨證施補

膏滋處方當詳察病情,謹守病機,分氣血,辨寒熱,知開闔,分緩急,別臟腑。氣虛者當用補氣,血虛者當用養血,陰虛者當用滋陰,陽虛者當用助陽。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陰陽互根,因此補氣時加補血藥,則補氣之源不斷;補血時加補氣藥則能補氣以生血,使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相得益彰。辨證施補是臨床開膏方取效的關鍵。我在臨床所開膏方,大多是在湯劑治療有效的基礎上,待病情穩定後,再開出膏方,這樣便與“辨證施補”更加貼近。

顧護脾胃

膏滋處方應注意顧護脾胃之氣,過分滋填壅補,有礙脾胃升降,可致中焦阻塞。因此,開膏滋藥時,一定要在患者舌苔不厚、胃納脾運正常情況下。痰濕之體,食少納呆者忌滋膩蠻補,或暫緩進補,即使非補不可,也要佐以醒胃健脾之品。我在開膏方時,每遇方中有熟地黃、阿膠、玉竹、玄參之類滋膩藥物時,必用砂仁、陳皮之類理氣扶胃之品,只有時時顧及脾胃,配製的膏方才能讓患者堅持服用。否則,縱有良方良藥,亦不利於疾病康復。

重視食補

食補具有預防疾病和配合治療的作用,也有取材便利、味美適口、相對安全等優點。食補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兩個方面:

未病養生  增強體質  中醫認為,人體臟腑功能的衰減、陰陽失去平衡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而食補能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糾正不足與偏亢,因而能起到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作用。但是,食補也要根據人的體質靈活運用,要分清熟熱熟寒、偏盛偏虛。如陰虛內熱者宜多食涼性食物,如銀耳之類;陽虛外寒者宜多食熱性食物,如核桃、鹿肉之類;肺熱咳嗽者宜多食梨、百合、白果等;血虛失眠者宜多食桂圓、紅棗等;脾虛腹瀉者宜多食蓮子、扁豆、薏苡仁等。

已病補虛  促進康復  生病的人不但身體虛弱,而且消化、吸收功能也較低下,往往容易造成營養物質的缺乏,病情難以痊癒。運用食補法既可調整脾胃功能,又可補充營養物質,從而達到治療、補虛、康復的目的。所以在服用膏滋藥進補的同時,我也強調重視食補、食養與食療。 
 

標籤:【開膏方】、【怎樣】【臨床】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