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訓 養生需節食 飲食失度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平衡飲食應當成為現代飲食科學的重要標準,為此,我們瞭解一下—— 我國古代養生家十分重視飲食適量,在節制飲食方面有許多精闢論述和具體方法。被後世稱為“醫書始祖”的《內經·素問》中,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飲食過度的危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具體論道:“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則... 2020年11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超強!古人養生長壽十訣 泱泱世界,上下五千年,許多人夢寐以求長生不老,求仙方,覓仙果,煉金丹……結果無一人能逃過死亡的劫數。儘管如此,人類也積累了豐富的養生保健經驗,使平均壽命不斷提高。現將古人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良方介紹如下,只要你身體力行,將對你的健康大有裨益。這些保健良方既十分簡單,又很容易做到,概括起來,大致有如下十要訣。 一、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 2020年04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古人養生穩固「三支點」 物理學上有三支點的穩固性,古人在養生保健方面也有穩固性的三支點。 “三戒” 春秋時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張:“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因為縱慾、鬥毆及貪婪,均可危害健康、損傷人的身體,導致病患滋生,甚至威脅生命。 “三去” 與孔子同時代的另一位思想家老子,在其... 2018年11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古人為何有〞重病難過冬至節〞之說? 養生之道網: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通過探索大自然的變化及經臨床嚴密細緻的觀察,總結了許多疾病發生和演變的規律。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冬至一陽生",是象數之始,值此之際無痛當防病,有病宜防變,病甚則慎防危。 有俗言"重病難過冬至節,過了冬至可過年",這裡說的冬至也包括節前節後。民間又有一說"男超前,女落後:,是說男子重病死期往往在冬至前一二天,而女子往... 2013年01月25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23 ℃ 次 閱讀全文
古人為何強調「春夏養陽」?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有這樣一段養生方法:“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極,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根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學說,春夏季節正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的時候,此時養生宜側重於養陽,才能順應季節的變化,預防或少生,甚至不生疾病,如果違背了這個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就會影響健康,引起疾病。 春夏養陽的具體方法是早睡... 2012年10月27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