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話運動 寒冬季節,堅持室外鍛煉,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體抗寒能力。所以堅持冬練的人,很少患貧血、感冒、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話說得好:“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日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因為這時氣溫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血流... 2012年12月03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養生篇 公歷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後為雨水節氣。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012年12月02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指南 起居調養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有人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時間進行過調查研究,發現這類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而秋季... 2012年12月02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 因人而異各有選擇 夏季養生因人而異各有選擇,最近的天氣開始令人感覺的夏季真的來臨了,炎熱的天氣似乎已經開始讓人有點吃不消,尤其在中午更是熱氣逼人,一派初夏季景象。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在飲食調養方面,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2012年12月02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之首要-養心 秋天如何? 一、傳統秋季理論 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所以要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應以養肺為主。收斂神氣,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 (完谷不化的腹瀉) ,奉藏者少 (降低了適應冬天的能力)。 所以《》說: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與雞一起作息),使志安寧,收斂神氣。 秋冬季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進補適度,注意保溫,保持清潔,適當運... 2012年12月0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 十八法 一、節食慾食不過飽,定時定量,保證消化器官健康無病。 二、忌怒氣遇事不怒,不生氣,不發脾氣,以免損害身心健康。 三、發常梳常梳理頭髮,撫模顱頂,能促進新陳代謝,起到健腦、清神智的作用。 四、面多擦洗面頰,多用軟毛巾擦,包括乾洗臉。能益智凝神,面頰紅潤無皺紋。 五、舌舔顎經常以舌尖抵住上顎,閉氣凝神,可以提神補氣養心,多生津液,健脾胃。 六、齒數叩上下牙齒對齊,咬緊,嗑叩數次... 2012年11月30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立夏以後養生遵循四原則 夏日氣溫高,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一、清熱消暑 妙方:消暑菠蘿酒 配方:中興菠蘿1個,赤砂糖300克,米酒2000毫升。 製作方法:選取七八成熟,略帶香甜味,按之稍軟的菠蘿1只,切除果柄及頭部,將菠蘿連皮縱切為4塊,每塊再切成厚片,放入3000毫升容量的廣口瓶中,倒入米酒,加糖,密封浸泡,每2~3日略加搖動1次,經1... 2012年11月3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養生篇 3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曆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 2012年11月2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避免越補越虛的誤區 春季的氣候明顯變得溫暖了,養生進補的方法也和冬季很不一樣,如何掌握春季的新補發?千萬不要還是按照冬季進補的方法來,這樣你就會陷入了誤區,看看春季養生讓你越補越虛的六大誤區。 誤區一、盲目相信廣告 廣告中,關於各種補品的“神奇”、“靈驗”“包治百病”功效的宣傳,往往誇大其詞。 保健品不同... 2012年11月2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的忠告 度過了暑熱難挨的盛夏,時下已經進入秋天。秋令如何養生?這是人們十分關心的話題。如何正確養生,筆者提出如下忠告: 忠告之一:秋季進補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俗話說:“入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訥呆等,此時進補十分必要。 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 2012年11月2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