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 | 養生知識網

 



小暑節氣到來 如何正確食療養生

 小暑節氣到來 如何正確食療養生
小暑是什麼意思 小暑的由來 小暑是相對大暑而言,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每年7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05°時,小暑節氣開始。俗話說:“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後的第28天,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



小暑節氣吃黃鱔進補效果賽人參

 小暑節氣吃黃鱔進補效果賽人參
黃鱔又名鱔魚。小暑時節,黃鱔體壯而肥,肉嫩鮮美,營養豐富,滋補作用最強,故我國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之說。其實,“小暑黃鱔賽人參”還有另一層意思,這與中醫學“春夏養陽”的養生思想是一致的,蘊含著“冬病夏治”之意。中醫理論認為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此時若內服具有溫補作用的黃鱔,可以達到調節臟腑...



24節氣民俗:小暑時節避暑吃炒麵

 24節氣民俗:小暑時節避暑吃炒麵
 24節氣民俗:小暑時節避暑吃炒麵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夏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民間常這樣形容小暑:“六月不熱,五穀不結”,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小暑開始熱,減衣身上輕,抓緊種蔬菜,備足過嚴冬” ,“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 “小暑熱,果定結;小暑不熱,五穀不結&r...



夏至節氣的由來

 夏至節氣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



夏季節氣的養生精華

 夏季節氣的養生精華
在這個季節裡,人們開始愛打盹,原因是氣溫升高,空氣中濕度增加,體內汗液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濕熱瀰漫空氣中,人們就會感到胸悶、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  6月節氣--芒種和夏至 六月是夏季真正的開始,包含有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 芒種時天氣開始炎熱,大自然進入典型的夏季。夏至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白天氣溫一般都在30度以上,部分地區氣溫甚至達到38度。在這個季節裡,人們開始...



芒種節氣健康養生抓住三要點

 芒種節氣健康養生抓住三要點
 六日左右,將來迎來芒種節氣,這意味著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夏季將進入熱潮。小編提醒大家,夏季養生應注意,衣衫常換洗,飲食宜清淡,喝點綠豆湯,提防熱傷風,注意養生細節,提前預防冬病。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的時候。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rdquo...



小滿節氣遵循的三個養生原則

 小滿節氣遵循的三個養生原則
 導讀:小滿節氣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夏季的悶熱、潮濕天氣即將來臨。所以,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要做好“防熱防濕”的準備,要注意哪些問題、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則呢?下面就從中醫養生角度介紹一下小滿養生三原則: 原則一: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並且因這一時期暑濕並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



小滿節氣五款養生食譜

 小滿節氣五款養生食譜
白鯽滾荷包蛋: 配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生薑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淨,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剷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剷起;起油鑊爆香薑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後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濕開胃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



適合小滿節氣的養生食譜

 適合小滿節氣的養生食譜
白鯽滾荷包蛋: 配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生薑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淨,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剷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剷起;起油鑊爆香薑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後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濕開胃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



大暑節氣消暑除濕多吃冬瓜和山藥-保健藥膳方

 大暑節氣消暑除濕多吃冬瓜和山藥-保健藥膳方
7月23日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專家提醒市民,大暑時節的養生保健關鍵要除濕,最好多吃冬瓜、薏米、茯苓、山藥等食物。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北京中醫醫院中醫特色科李建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大暑時北京的天氣往往悶熱、潮濕,人體感覺熱,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熱,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桑拿天,悶熱天氣盡量少出門、少活動,即使出門也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露天裡。為了讓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