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貴在巧 一般說來,秋季養生可以分為初秋、中秋和晚秋3個階段。 初秋之時,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古代醫學家認為,秋季,草木零落,氣清風寒,節約生冷,以防疾病,此時宜進補養之物以生氣。《四時纂要》要說:“取枸杞浸酒飲,耐老。” 中秋炎熱,氣候乾燥,容易疲乏。此時應多吃新鮮少油食品。其次,應多吃含維生素和蛋白質較多的食物。現代醫學認為,秋燥症應多食含維生素A、B、C... 2012年10月1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養生 立夏篇 今年5月6日,為立夏節氣。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立夏過後,全國各地的氣溫就明顯升高,許多地方都已經超過攝氏30度了。在這逐漸炎熱起來的立夏季節,我們應如何做好立夏養生呢? 立夏養生之飲食養生 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此時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 2012年10月1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槐花食有宜忌 進入五月份,又到了槐花盛開的時候,村邊、路旁的槐樹吐出一串串潔白的花串,散發著濃烈的香氣。槐花不僅吃起來味道鮮美,可以做成槐花蛋湯、煎槐花餅子,而且槐花還是一劑良藥,能治療多種疾病。 槐樹是豆科落葉喬木,花、葉、果實都可食用,也都能藥用。從古至今,槐花都是常用的止血良藥,宋代的方勺在《迫宅篇》中就記載了一則槐花止血的醫話:有一位書生,舌頭突然出血不止,許多醫生不知何病,束手無... 2012年10月18日 飲食禁忌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老人安度盛夏要訣 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季節。此時晝長夜短,暑氣逼人。老年人由於耐受力弱,適應性差,要安全度夏,應注意保健。 酷暑盛夏,火氣旺盛,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等方面,應息其怒,靜其心,安其神,使神經系統處於寧靜狀態。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心平氣和的性格,常有冰雪在心之感,切不可煩躁激動。 夏日裡老年人應“早臥早起”。晨起後,適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有利於提高機體... 2012年10月17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調好冬季「飲食鍾」 冬季寒冷,人們食慾多有增加,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冬季人體需要更多的熱量。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體在冬季所需的能量與其它季節的差距並不大,因為人體的“激素鍾”在寒冷氣候下,運轉有所改變。此時,甲狀腺功能增強,去甲腺上腺素分泌增多,從而加速了體內大多數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增加產熱。此時應進行耐寒力鍛煉而增強適應能力。如忽略了人體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賴食物御寒,過多地... 2012年10月17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3 ℃ 次 閱讀全文
冬瓜籽 營養分析 冬瓜籽的藥用價值很高,有清肺去痰之功,無副作用,但瓜籽必須是子仁飽滿。冬瓜子所含有的植物油中的亞油酸等物質,是潤澤皮膚的美容劑。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使容顏紅潤光澤,皮膚細嫩柔潤,頭髮烏黑光亮。所以,冬瓜子具有相當高的美容價值。 現代營養研究發現,冬瓜子中含有皂甙、脂肪、瓜氨酸、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等成分,這些成分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積極... 2012年10月17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正是體檢的好時候 春天草長花開,也是人體內臟和器官生理功能活躍的最好時節 經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度過了春節長假,人們已經返回各自的崗位,著手新一年的工作。當您準備脫下御寒的棉衣時,當您摩拳擦掌運籌新的藍圖時,健康專家提醒您:春天是體檢的最好季節,不妨在春季先“檢修”一下自己的身體。 ■春季體檢為一年打好健康基礎 冬去春來,兩個季節有明顯不同的特點。冬季漫長而寒氣襲人,春季短暫而氣候多變... 2012年10月16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為何易患「發背」,怎樣防治? “發背”是祖國醫學的病名,屬於“有頭疽”的範疇,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癰”,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個相鄰的急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圍炎,出可以累及周圍和其下的結締組織,形成比較明顯的痛性紅腫硬塊。 一般來講,感染先從一個毛囊底部開始向周圍結締組織擴散,並沿著深部阻力較弱的脂肪組織蔓延至皮下深盤膜,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擴散,累及周圍許多脂肪組織,然後向上穿... 2012年10月16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大蒜(白皮) 原料介紹 大蒜為百合科植物蒜的鱗莖。 大蒜的種類繁多,依蒜頭皮色的不同,可分為白皮蒜和紫皮蒜;依蒜瓣多少,又可分為大瓣種和小瓣種。 白皮蒜:蒜瓣外皮呈白色,辣味淡,耐寒,耐貯藏。白皮蒜有大白皮和狗牙蒜兩種,前者蒜頭大,瓣均勻,後者蒜瓣極為細碎(多者20~30瓣),食用時剝皮費工。 中國人食用大蒜的年代較晚,大約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後才引進的。大蒜既可調味,又能防病健身,常被人們稱譽為&ld... 2012年10月16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大 棗 大棗為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棗樹的成熟果實。主產於河北、河南、山東、陝西等省。初秋果實成熟時采收曬乾,生用。 [性味] 味甘,性溫。 [功效]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主治] 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或氣血虧損,體倦無力,面黃肌瘦,婦女血虛髒燥,精神不安之症。 [實用驗方] 1、治過敏性紫癜:大棗生食,每日3次,每次10-15枚,連續食用。或紅棗15-20枚,水煎服,每日3次,連吃5-7天。 2、治血小板... 2012年10月1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