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令進補,是我國傳統的防病強身、扶持虛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
祖國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係。
冬季進補五大原則----“冬令進補,春天打虎”,老祖宗留下的這句古訓,成了現今人們冬季保健的最大理由。
於是藥補食補齊上陣,都希望能補出一個健康的體魄。中醫專家認為,進補一定要在專家指導下進...
冬季進補 有章可循
冬季是一個寒冷的季節。祖國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係。老年人由於機體功能減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節,更宜進行食補。這對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病體康復等方面,更能顯示出藥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
夏季用鮮花養生秘訣
生活中有很多鮮花,不僅芬芳馥郁,還能入藥。有些小小的不適完全可以通過這些花藥得到緩解,既便捷,又安全。重要的是用得恰當。
瀉火明目用菊花
《本草綱目》中有記載:野菊花清熱解毒、瀉火明目、利咽疏肝。經現代研究發現,野菊花之所以能“通關竅、利滯氣”,主要是其含有微量龍腦、樟腦和菊油環酮等揮發油。
養生方法:去中藥店購買干的野菊花,和萱草一起,裝入枕套裡,並縫合即可。用野菊製...
三伏貼是什麼 冬病夏治三伏貼
養生導讀:三伏貼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傳統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節氣中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
痛經食療 「蛋」化經期綜合症
“經行腹痛”中醫稱之為“痛經”。不少女性,每個月都會有這麼三四天遭受痛經之苦,應該怎麼辦呢?吃止痛藥?雖然止痛藥能解痙止痛,但長久服用,會產生耐藥性與副作用。那該怎麼辦呢?
試試食療吧!醫學研究表明,紅酒能通經活絡。如氣滯血瘀型痛經病人適量飲點紅酒能疏通經絡,擴張血管,使平滑肌鬆弛,緩解痛經;氣血虧虛型,中醫認為甘溫能補能緩,因紅酒辛甘性溫,...
芒種到,冬病夏治你準備好了嗎?
養生導讀:芒種節氣就要到了,預示著炎熱的夏季是真的來了。有人說,芒種養生重在“冬病夏治”,究竟冬病夏治是什麼意思呢?什麼病適合冬病夏治呢?我們一起去瞭解冬病夏治的相關知識。
冬病夏治是什麼意思?
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期間,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
藥與酒 中醫中的難兄難弟
早在春秋戰果時期,人們就認識到用酒來炮製藥物可以增加藥物的療效,即使是現在,中藥房裡的許多中藥還需經過酒的炮製。《中國藥典》收載的常用酒制中藥近50多種,名方中酒制中藥入藥也不少。因酒具有溫通血脈、行藥勢之功效,在服用部分中藥或中成藥時,如果能用酒浸泡後飲用或用溫酒送服,將會更好地發揮藥物防治疾病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酒為什麼會增加中藥的療效呢?
中醫理論認為,用酒...
春天小腹養生法
到了春天,沒事的時候可以經常捏揉一下手指頭,因為在手指頭的兩側,分佈著人體經絡的井穴,每隻手各有6個井穴,井穴一般是經絡的端點。
春分過後,養生應以調節氣血陰陽平衡為主,在我們的身體裡有兩個部位,是春季養生的重點,分別是手指和小腹。
到了春天,沒事的時候可以經常捏揉一下手指頭,因為在手指頭的兩側,分佈著人體經絡的井穴,每隻手各有6個井穴,井穴一般是經絡的端點。
如果說人體的經絡是...
手腳涼按摩三個暖身穴
氣溫降低後,很多人出現手腳涼、關節疼、頸腰椎疼痛等不適,其實這都和氣血不通暢有關。中醫常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大家都知道一個淺顯的道理,溫暖的夏季流水潺潺,嚴寒的冬季滴水成冰,這就是“寒則凝,溫則行”。有三個穴位,建議大家多按摩一下,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御寒保暖的目的。
大椎穴這個穴在脖子後面最突起的骨頭下面,腰椎病的患者可以搓擦腰部,脊柱是...
秋季時節少吃油膩飲食
長夏時節,尤其是臨近秋分時,一天之內溫差較大,中午熱早晚涼,暑濕隱藏在身體裡,暑濕天氣最容易產生腸胃疾病。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尤其是脾陽,脾臟受損,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可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口淡無味、胸悶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腫等症。
因此,在長夏時節一定要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不吃過於油膩或過甜的食物,以防產生濕氣,宜多吃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