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9大上火症狀 可用食療輕鬆解決 上火,是泛指頭面部的各種炎症,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結膜、咽部的炎症。雖然都是上火,但絕不是一上火就該清熱瀉火,因為“火”有虛實之分。一起來看看簡單有效的去火方法。 1、喉乾嗓啞 飲淡鹽水;服蜜梨膏;飲橘皮糖茶。 2、咽喉腫痛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瘡和咽喉腫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減輕痛苦;嫩絲瓜搗爛擠汁,頻頻含漱;咽喉疼痛時,可用一匙醬油漱口,漱1分鐘左右... 2018年04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丹參的功效與作用_丹參的藥用價值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藥丹參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丹參的功效與作用、丹參圖片、丹參的藥用價值、丹參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丹參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丹參簡介 丹參圖片 丹參的功效與作用 丹參的藥用價值 丹參的藥用附方 丹參的副作用 丹參片的功效與作用 丹參片的副作用 丹參醫書記載 丹參簡介 丹參,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乾燥根和根莖。春、秋二季採挖... 2018年04月11日 中草藥 暫無評論 閱讀 73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五味子的傳說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藥五味子的傳說。五味子是一種常見的中藥藥材,藥用價值很高。那麼你知道五味子的名字來歷嗎?中藥五味子的傳說,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常用於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中藥五味子的傳說 很久以前,長白山腳下... 2018年04月10日 中醫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63 ℃ 次 閱讀全文
紫珠葉的功效與作用_紫珠葉的藥用價值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草藥紫珠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紫珠葉的功效與作用、紫珠葉圖片、紫珠葉的藥用價值等,要想知道更多紫珠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紫珠葉簡介 紫珠葉圖片 紫珠葉的功效與作用 紫珠葉的藥用價值 紫珠葉的藥用附方 紫珠葉的臨床應用 紫珠葉簡介 紫珠葉,中藥名,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乾燥葉。夏、秋二季枝葉茂盛時採摘,乾燥。本品多皺縮、捲曲... 2018年04月10日 中草藥 暫無評論 閱讀 164 ℃ 次 閱讀全文
拳參的功效與作用_拳參的藥用價值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藥拳參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拳參的功效與作用、拳參圖片、拳參的藥用價值、拳參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拳參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拳參簡介 拳參圖片 拳參的功效與作用 拳參的藥用價值 拳參的藥用附方 拳參的臨床應用 拳參的副作用 拳參醫書記載 拳參簡介 拳參,中藥名,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拳參的根莖。根莖扁圓柱形,彎曲成蝦狀,長4-15cm... 2018年04月09日 中草藥 暫無評論 閱讀 92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十秘法 教你強健身體抗衰老 養生之道網導讀:現代醫學有許多方法讓人延緩衰老,保持美麗,健康食譜也有著這樣的功效,那中醫呢?作為我國最源遠流長的醫術,中醫抗衰老的方法有哪些?延緩皮膚衰老的科學方法有哪些呢? 10個方法全面強健身體抗衰老 一、烏須黑髮: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餘”。鬚髮烏黑是人體氣血旺盛的表現,鬚髮枯黃或早白,乃氣血虧,為早衰的一種徵兆。烏須黑髮的治療原則,以滋陰養血為主。常用藥物如何... 2018年04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0 ℃ 次 閱讀全文
羅漢果的名字由來 養生之道網導讀:羅漢果的名字由來。羅漢果被人們譽為“長壽果”,那麼你知道羅漢果的名字由來嗎?羅漢果的名字由來,下面一起來看看。 羅漢果,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滋補品,被稱為“長壽果”。在醫學上,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解署生津、清肝明目、潤腸舒胃等功能。對治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等多種疾病,對支氣管炎、急性咽喉炎、哮喘、高血壓、糖尿病都有療效。對從事教師、... 2018年04月08日 中醫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_青木香的藥用價值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藥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青木香圖片、青木香的藥用價值、青木香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青木香簡介 青木香圖片 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青木香的藥用價值 青木香的藥用附方 青木香的副作用 青木香的栽培技術 青木香簡介 青木香,中藥名,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 2018年04月08日 中草藥 暫無評論 閱讀 13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四診法”(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病的基本方法。那麼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下面具體來看看吧。 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 根據相關史籍記載,四診法是由扁鵲發明的,當時扁鵲稱之為“望色、聽聲、寫影及切脈”。《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診法何如?……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 2018年04月07日 中醫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閱讀全文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_肉蓯蓉的食用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肉蓯蓉圖片、肉蓯蓉的營養價值、肉蓯蓉的食用方法等,要想知道更多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肉蓯蓉簡介 肉蓯蓉圖片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 肉蓯蓉的營養價值 肉蓯蓉的食用方法 肉蓯蓉的食療方 肉蓯蓉的宜忌人群 肉蓯蓉的選購方法 肉蓯蓉簡介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 2018年04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6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