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

2018年04月07日 中醫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四診法”(望、聞、問、切),是中醫的基本方法。那麼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下面具體來看看吧。

中醫四診法是誰發明的

根據相關史籍記載,四診法是由扁鵲發明的,當時扁鵲稱之為“望色、聽聲、寫影及切脈”。《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診法何如?……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可見診法就是對人體進行全面診察的方法,藉以判斷人的健康與疾病狀態。

據《史記·扁鵲傳》記載:有一次扁鵲行醫到晉國,正遇上趙簡子患重,已經昏迷5天,不省人事。他的親人和幕僚非常擔心,請扁鵲來給趙簡子治病。扁鵲通過切脈,察覺趙簡子的心臟還在輕微跳動,又通過問診,瞭解到當時晉國的政治鬥爭非常激烈,於是斷定趙簡子是由於在政治鬥爭中用腦過度,一時昏迷,並沒有死。經過扁鵲精心治療,3天之內,趙簡子的病就好了。這說明,扁鵲非常精通四診法。

四診法有深刻的科學基礎。中國古代醫學經典《內經》上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這就是說,人與外界環境是統一的,外界環境對人體機能的活動有影響。自然環境對人體機能的影響涉及到許多方面,如季節氣候的變化,區域環境的差異等等。就連一天24小時的變化對人體機能的活動也產生一定的作用。

《內經》指出:“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也就是說,人體內陽氣的活動呈現出規律性的晝夜波動。而這一變化趨勢與現代生理學研究所揭示的人體溫度日波動曲線是十分吻合的。現代時間生物學研究表明,幾乎人體所有的機能活動都有著似晝夜的節律性變化。科學事實證明,古代中醫學的認識是很正確的。至於劇烈的社會環境對人身心機能的影響就更大。上面談到的那個趙簡子,因為在政治鬥爭中用腦過度而昏迷不省人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所以,中國古代醫學家很重視問診,通過問診,瞭解患者生病的外界環境,有助於尋找到病證的根源和病變的本質,從而確診。

古代中醫學還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種臟腑器官、組織在生理和病理上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有諸內,必形諸外”,也就是說,機體的外部表象與內部情況存在著確定的相應關係。這就決定了醫生可以通過望診、聞診、切診,觀察患者外在的病理表現,揣測內在臟腑的病變情況,從而確診。

扁鵲

中醫四診法

1、望診:是用肉眼觀察病人外部神、色、形、態,以及各種排泄物(如痰、糞、膿、血、尿、月經和血帶等),來斷疾的方法。

2、聞診:是通過醫生聽覺和嗅覺,收集病人說話的聲音,以及呼吸咳嗽散發出來的氣味等,作為斷病的參考。

3、問診:是通過跟病人或知情人交流,瞭解病人主觀症狀、疾病發生及演變過程、治療經歷等情況,作為診疾依據的方法。

4、切診:主要是切脈,也包括對病人體表一定部位的觸診。中醫切脈,大多是用手指切按病人的橈動脈處(腕部的寸口),根據病人體表動脈搏動顯現部位、頻率、強度、節律和脈波形態等因素,組成的綜合徵象,來瞭解病人病證的內在變化。

中醫四診法是由扁鵲發明的,你清楚了嗎?想要瞭解更多的中醫歷史,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標籤:【把脈】、【如何把脈】、【中醫把脈】、【中醫四診法】、【四診】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