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 養生知識網

 



中藥零食多吃無益

 中藥零食多吃無益
       養生導讀:不少人喜歡將中藥食物當成是零食來吃。很多中藥零食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益處。但是中醫專家提醒我們: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吃中藥零食。中醫零食其實是藥。是藥三分毒,所以我們還是不能把中藥當做零食來吃。中醫專有適應症的人吃對症的中藥零食,可以在享用美味的同時享受健康,而沒有對應症狀的人吃多了反而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



中藥八珍之茯苓

 中藥八珍之茯苓
養生導讀: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肝、腎經,具有補腦健身、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的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 一、茯苓餅的傳說 傳說康熙皇帝年幼時體弱多病,脾胃不和,但不肯吃藥,太醫們束手無策。莊太后十分生氣,要治罪於太醫,這時蘇麻喇姑對太后說有一個民間的老中醫醫術精湛,...



什麼時間服中藥最好

 什麼時間服中藥最好
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後服用,尤其是補益藥(如人參)、健胃藥(如補脾益腸丸)和對胃腸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甘露消毒片);而驅蟲藥(如烏梅丸)和瀉下藥(如大承氣湯),則空腹時服用較好;安神類中藥應在睡前服用。但不管是在飯前或飯後服藥,都應有半小時至1小時的間隔,以免影響藥效。 一般來說,中藥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緩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較重、...



著涼就咳嗽 用中藥脫敏

 著涼就咳嗽 用中藥脫敏
 養生之道網導讀:有一部分以咳嗽為主要症狀的患者,其咳嗽常常突然發作,來勢急迫,難以控制,同時伴咽癢,聞到異味、接觸冷空氣,甚至話說多了都會誘發或加重。發作時,病人感覺“嗓子奇癢,好像裡面有個小毛刷”。病症反覆發作,久治不愈。         這類病人往往體質偏寒,治療上採用“疏風宣肺,緩急止咳利咽”的方法,大多數病人症狀...



中藥注射液請注意三件事

 中藥注射液請注意三件事
養生之道網導讀:在絕大多數的中國百姓心中,有這麼一個定律:中藥就是比西藥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少。然而,近幾年不斷發生的魚腥草、刺五加、茵梔黃等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問題,不免讓人心生疑惑:中藥注射液到底還能不能用? 問題多,源於老百姓用藥安全意識增強了 “首先要強調的是,近年中藥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報告多了,並不代表相關惡性事件在增加。我認為,它說明現在老百姓更關注用藥...



中藥調理月經不調或血塊

 中藥調理月經不調或血塊
養生導讀:一般情況下,女性月經每個月都會來一次,大概持續一周時間,經期時間,女性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但是,有些女性月經會不準時或是經期出現血塊,以至於非常驚慌。那麼,經血中為什麼會出現血塊呢?月經不調怎麼調理。下面,小編為你一一解答。 月經是由於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如果有較大的內膜脫落,即有血塊。 月經中出現血塊的原因 1、與血瘀有關 在正常情況下,月經是鮮紅色的,沒有...



中藥藥湯沉澱物是否可以喝

 中藥藥湯沉澱物是否可以喝
煎好的中藥湯劑放溫服用,碗底常有泥糊狀的沉澱物。這些中藥沉澱物到底是喝掉還是倒掉不要,人們的看法多有不同。有的人每次喝藥喝到碗底時,總嫌剩下的藥太苦,把泥沙樣的沉澱物倒掉。而有些人正好相反,不管藥有多苦,都喝得乾乾淨淨的。在這一部分人眼裡,碗底的藥那是這碗藥的精髓,倒掉太可惜了。還有不少人則拿不定主意,喝了怕有害,扔了又覺得浪費。 那麼,中藥沉澱物我們到底是喝還是棄呢? 一般...



5大「平民」中藥可有效助你日常保健養生

 5大「平民」中藥可有效助你日常保健養生
 田七、杜仲、陳皮、茯苓、淮山藥5大“平民”中藥,若能使用得當,可保健養生。 田七 藥理作用:田七是參類的一種,具有滋補作用,同時也是跌打損傷藥,具有通筋活絡、活血祛淤的作用。 養生秘籍:經常用田七煲湯,可調理冠心病。 溫馨提示:購買田七,以顆粒大、堅實、滑身、無枝爪者為優。使用時最好用雞油,文火炒至微黃,冷卻後用錘子敲碎,因為這樣可增強田七的滋補作用。 杜仲 藥理作...



煎煮中藥一定要用陶瓷類容器

 煎煮中藥一定要用陶瓷類容器
中藥是通過有機配伍,用煎煮的方法,把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滲透到水裡,通過互相作用,達到治病目的。煎煮中藥有一定的訣竅,方法得當,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藥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1.一般不要在醫院代煎中藥。醫院代煎雖比較方便,但工作人員對煎煮程序不一定很清楚,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2.煎煮中藥一定要用陶瓷類容器。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遇高溫化學性質穩定,受熱也很均勻,傳熱緩慢,水分不容易被...



小兒食積 中藥來調理

 小兒食積 中藥來調理
食積中醫又稱“積滯”,屬於中醫兒科學的特有病名。它包括現代醫學的慢性消化不良、輕度營養不良等症,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統慢性功能紊亂。 小兒食積,中醫認為主要是由於過食油膩厚味的食品,聚積不化,氣滯不行所致,也稱為傷食、宿食。此病較多見於3歲前的嬰幼兒。若治療不當,積滯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損害,可導致營養及生長發育障礙而轉化為“疳症”。 陳可靜醫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