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谷雨 養生最宜健脾除濕 今日為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它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個節氣之後,降雨量逐漸增多,空氣濕度增大,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潮濕的環境會對人體產生一些不適的影響。專家建議,谷雨時節養生最適宜健脾除濕。 “谷雨節氣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雨量開始增多,人們普遍容易出現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這個... 2012年11月2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4 ℃ 次 閱讀全文
黃帝內經解析秋季養生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逆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秋三月,此謂容平,秋天養收,對應西方。容平就是開始收,收斂,特別壯大,盛極的意思。 天氣以急,天上的氣只能為燥氣了。燥氣是正氣,是從火的。衣服在秋天易干,這個干,是燥氣的收斂功能發生作用。如果生病,再出現... 2012年11月20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8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宜養脾 中醫認為,夏天人體消耗較大,需要加強中脾的“工作”,才能不斷地從食物吸收營養。同時,夏天人們大量食冷飲和瓜果,易損傷脾胃,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現為不思飲食、乏力。而通過健脾益氣則往往能達到開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 醒脾法 用生蒜泥10克、糖醋少許飲前拌食,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可預防腸道疾病。也可用山楂條20克、生薑絲50克,食鹽糖醋少許拌食,有芳香開胃健脾... 2012年11月20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9 ℃ 次 閱讀全文
5款滋血養肝的食療粥 春季滋補 5款滋血養肝的食療粥 春季滋補 1.豬肝綠豆粥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大米洗淨同煮,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後,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調味品。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2.決明子粥 炒決明子10克(中藥店有售),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將... 2012年11月20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節氣與養生:清明時節一粥解煩 清明時節,萬物生長,到處生機勃勃。此時,人體也會發生一些細小的變化。中醫認為,水(腎)生木(肝),春季,肝臟的陽氣發生得最為蓬勃,卻也容易導致腎虛,表現為盜汗、腰酸、小便不利等症。另一方面,肝火旺盛,肝氣就不容易疏發出去,還會引起頭暈、目眩、痤瘡、煩躁、失眠、多夢、便秘等。 當令食物:銀耳百合糯米荊花蜜粥 方法: 1、銀耳20克,百合、玫瑰洗淨,加溫水泡發30分鐘後置於鍋中,... 2012年11月1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三款靚湯趕走「春濕」 [導語]陳皮蓮肉煲水鴨湯製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淨血污,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去芯洗淨,淮山用水稍浸,陳皮、生薑用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一齊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陳皮蓮肉煲水鴨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新會陳皮6克,去芯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薑10克,水鴨肉250克。 製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淨血污,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 2012年11月1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1 ℃ 次 閱讀全文
各家言論:秋季養生之道法則 現在人們的居住條件改善了,很多人家裡都有淋浴設施,可以隨時洗澡,也順便把腳一起洗了,因此很多朋友不明白,為什麼要強調泡腳? 第一,促進血液循環。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極好... 2012年11月19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4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兩性房事應注意哪些 養生之道網:冬季氣溫驟降,寒風凜凜,萬物皆都潛藏,人們也相應減少活動,這是適應節令的養藏行為。在冬季,房事調攝也應掌握“養藏”的原則。 保精是冬季房事調攝的首要任務。從中醫而論,精、氣、神是人生三寶,其中尤以精為根基,誠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所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所以也正如古人所說,“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神全,宰全則身健&rd... 2012年11月19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8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如何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祖國醫學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簡稱類風關)的發生,是由於正氣虧虛,風寒淡邪乘虛入侵所致。類風關的關節腫痛症狀在冬季寒冷季節往往較為嚴重,尤其是索體陽所不足者更是如此。那麼能不能冬病夏治呢?答案是肯定的。 夏季預防類風關關鍵有兩點:一是顧護陽氣以固根本;二是祛邪外出不留後患。春夏季節,體內陽氣鴟張,極易洩越,做到勿暴汗淋漓,以防氣隨津脫;勿過於辛勞,戒性情急躁,所謂“五志... 2012年11月18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去火要對症 [導語]專家介紹,對春燥最安全的方法是選擇藥膳進行食療。但春燥有溫燥和涼燥之分,應該對症滅火才是。 春天,是一年的第一個季節,萬物生機萌發,氣候多變,乍暖還寒。在春季很難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導致生理機能失調而致“上火”症候,如咽喉乾燥疼痛、眼睛紅赤乾澀、鼻腔熱烘火辣、嘴唇乾裂、食慾不振、大便乾燥、小便發黃等。專家介紹,對春燥最安全的方法是選擇藥膳進行食療。但... 2012年11月18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